林長華
男人刮臉剃須不足為奇,而女人刮臉剃須恐怕聽說過的人就不多了。在閩南和臺灣,不但有女人刮臉,還有不用剃刀的“挽臉”法!
閩南和臺灣方言“挽”乃拔的意思,“挽臉”就是一種用紗線拔除臉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法。
早年,在閩南民間,姑娘出嫁前夕既要洗發(fā)、梳妝,還要“挽臉”。閩南人習稱沒有出嫁的閨女為“查某根”,而“挽臉”后,就意味著“轉正”為大人了。臺灣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提到婚俗中的挽臉:“婚前數(shù)日,準新娘要請福命婦人用紅紗挽面,將臉上細毛拔除,謂‘換新臉’,也就是脫胎換骨變成新人了?!?/p>
挽臉是一種成本相當?shù)偷拿廊葑o膚妙方,只需幾尺柔韌的細棉線、一塊白色粉餅即可。挽臉人先在被挽臉人的臉上均勻涂上一層白粉,使皮膚干燥些,這樣可減少挽時的疼痛,也利于把臉上的細毛(閩南人謂之“苦毛仔”)拔除干凈。再用拇指在臉毛多的部位反復摩擦,直至有點火辣辣的感覺。接著,用一根1米左右的韌紗線,擰成一個活結,就可以開始“挽臉”了。
挽臉人對著要拔臉毛的臉部,用左手拇指、食指反復地一張一弛,用門牙咬著紗線的一頭,右手執(zhí)另一頭,左手虎口在線的中間叉開10厘米左右,把紗線張開的口子貼著臉部,三點協(xié)調地用力,來回擰著“8”形,一起一落,一張一縮,借助紗線交叉、閉合、擰動之勢,漸漸把面、額、頸的汗毛和絨發(fā)絞去。最后敷上面霜,便大功告成,整個挽臉過程將近一個小時。
在臺灣,流行著一道用閩南方言制作的謎語:“四目相看,四腳相撞。一個咬牙根,一個面皮痛?!边@道謎的謎底便是“挽臉”??梢韵胂螅炷樳@種古老的美容法純粹靠拔,其感覺并不好受。但是,準新娘卻俗信挽臉時有點痛感才會“有人緣,得人疼”,她們樂意讓這種古老的美容風俗長盛不衰。
在閩南民間,姑娘出嫁以后,就可以自擇日期挽臉美容了。舊時富戶的小姐們每隔一兩個月就要挽臉,一般傳統(tǒng)節(jié)日前,姐妹們喜歡聚集在明亮場所,一對一地輪流“挽臉”。民俗中也有挽臉這一傳統(tǒng)節(jié)目,喪服人家“做七”時,仍保持著請吊唁者、送葬客“男剃頭,女挽臉”的古俗,意思是對所有參加治喪、送葬的婦女每人都發(fā)給挽臉費,七日后必須要挽臉一次。產(chǎn)婦在滿月時也習慣挽一次臉,寓意臉龐如滿月美好皎潔。
今天,在臺灣城鄉(xiāng),??煽吹健巴炷槨钡臄傸c,周圍總有人圍觀或等候,生意蠻不錯。據(jù)當?shù)貗D女說,這種古老奇特的美容法不僅省錢,而且會使皮膚變得細嫩明亮,并減少皺紋的產(chǎn)生,還能延緩汗毛再生,自然受到婦女的青睞。
如果您有機會到閩南鄉(xiāng)間走一走,不時可欣賞到挽臉這一傳統(tǒng)保留節(jié)目。挽臉婦的幾個姜牙般的手指猶如蝴蝶蹁躚翻飛,十分吸引人。許多“老外”目睹巧婦手法嫻熟靈活,把剃刀有時也不易刮凈的面部絨毛用一根平凡的紗線絞得一干二凈,無不感到驚奇,稱之為“東方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