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艷雙
(勃利縣永恒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 勃利 154500)
馬鈴薯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回艷雙
(勃利縣永恒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勃利154500)
馬鈴薯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诖?,從種薯處理、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紹馬鈴薯的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為廣大菜農及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馬鈴薯;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馬鈴薯適宜生長于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其有利于馬鈴薯塊莖的膨大生長,從而獲得較高的產量。選地完成后,需要進行整地。最重要的整地方式是深耕,深耕可以使土壤更加疏松,提高土壤透氣性和蓄水保肥能力。
2.1種薯選擇
選種時要注意選擇脫毒品種。經過脫毒的品種,生長周期短,根系發(fā)達,抗逆性強,具有較高的產量及生產效率。
2.2種薯處理
為了確保出苗齊、苗壯、苗全,應對種薯進行催芽。一般在播種前三四周進行催芽。催芽時將種薯置于18~25℃環(huán)境中避光保存2周,此時馬鈴薯芽可長至約1 cm。然后取出種薯,置于有光的環(huán)境下促進幼芽生長。播種前3 d對種薯進行切塊,確保每塊至少有1個芽,然后用5‰的多菌靈溶液噴灑種塊,置于陰涼處晾干,準備播種。
盡早播種,盡早上市,可適當提高售價,但馬鈴薯的生長對于溫度較為敏感,尤其是幼苗時期,只有在8℃以上的環(huán)境中才能健康生長。因此,播種時要保證當?shù)貧鉁匾呀浄€(wěn)定于8℃以上。一些菜農為了使馬鈴薯盡早上市而急于播種,最終因氣溫反復而造成減產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地區(qū)的馬鈴薯最佳播種時間一般為4月底—5月初。近年來由于全球變暖,播種時間略有提前,各地區(qū)可根據當年的實際氣溫選擇播種時間。如果已經完成催芽,但氣溫出現(xiàn)反復,可采用鋪裝地膜的方式來提高溫度,一般可提高3~5℃。播種前先澆足水,使土壤完全濕潤,以提高馬鈴薯幼苗的成活率。
4.1播后管理
播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馬鈴薯的成活率,使苗齊、苗全、苗壯。實踐表明,適當?shù)靥岣邷囟龋欣谔岣唏R鈴薯的成活率。因此,播種后可使用地膜,以適當提高地溫。另外,充足的水分也是提高馬鈴薯成活率的必要條件,可根據土壤表面的濕潤程度來適當澆水,一般每2 d澆一次即可。
4.2生長期的水分管理
馬鈴薯的生長階段對于水分的需求量較大,因此一定要澆足夠的水,保持土壤濕潤。一般保持土壤的水分含量在50%~75%為宜。下種后先澆一次全溝“跑馬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然后應視土壤干濕情況,決定澆水頻率及澆水量。現(xiàn)蕾至開花階段的需水量約占整個需水量的50%左右,如遇干旱應及時澆水,成熟期水分不能過多,容易造成爛薯,因此要注意開溝排水。
4.3合理追肥
據試驗測算,馬鈴薯對鉀肥需求量最大,氮肥次之,磷肥較少。因而,在馬鈴薯的整個生育期內,應把握“攻頭、保中、控尾”的施肥原則,當幼苗出土過半時,要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用量為667m2碳酸氫銨25 kg、過磷酸鈣50 kg,兌水1 500 kg進行澆施;出苗2周后,結合第1次中耕培土,667m2用尿素10 kg、氯化鉀10 kg進行撒施;現(xiàn)蕾期結合第2次中耕,再施用一次結薯肥,用量為667m2復合肥20 kg、尿素5 kg,進行穴施。需要注意的是,施用化肥時,不要直接使其接觸到植株莖部,以防傷苗。施結薯肥時,最好667m2用200倍多效唑溶液100 kg進行噴施,用以抑制薯苗徒長,矮化植株,使其達到增加分枝的目的。
4.4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蟲害較少,一般多發(fā)生病害。一是選用抗病品種,田間清除病株并集中處理。二是選用低毒農藥進行防治。以晚疫病和早疫病為例,一經發(fā)現(xiàn)要及時噴藥,晚疫病可選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的撲海因800倍液,5 d噴1次,連續(xù)噴3次;早疫病可選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多菌清1 000倍液,7 d噴1次,連續(xù)噴3次。
馬鈴薯的適合收獲期較長,但不宜過早或過晚。收獲過早,影響產量;收獲過晚,馬鈴薯過度成熟,影響口感且易被病蟲害侵害,造成產量降低。因此,收獲時間可根據馬鈴薯的生長情況及市場價格的變動靈活掌握。
S532
B
1674-7909-(2016)0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