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
摘 要: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努力探索提高教學實效的途徑,堅持數(shù)學教學改革,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文化科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179-01
數(shù)學有自己的特點:首先它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定理、法則等所組成的體系,具有較強的確定性、準確性和邏輯性;其次它既是一門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的學科;第三其內容多、觀點新、要求高。因此,在教學中,不但要求學生要能全面接受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應用知識。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的職責,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身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實際,運用具體的鮮活的教學事例,向學生闡明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雙向互動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果并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根據(jù)經(jīng)驗,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精心設計備課流程
備課流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備好課是優(yōu)化課堂管理、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和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首要條件,因此,在備課流程管理中要求做到精心、細心并注重細節(jié):
1、優(yōu)定教學目標
目標導向,制定了具體目標,學生和老師就有了奮斗的方向。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中,教師要根據(jù)“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注意效益”的原則,探索“以加強雙基為前提,以培養(yǎng)能力為重點,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新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遵循國家教委頒布的大綱和教材的知識體系和學生學習情況,借鑒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理論,制定從單元到課時目標體系,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一直分解到每節(jié)課的具體目標,從而形成教師為實現(xiàn)目標而教,學生為形成目標而學的良性機制。
2、優(yōu)化教學過程
重在過程。過程的細節(jié)不能馬虎,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必須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在設計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圍繞目標,根據(jù)全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多數(shù)學生是中等水平的特點來確定教學起點。這樣做,能使“推中提優(yōu)補差”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落到實處,既能保證多數(shù)學生的需要,同時對優(yōu)等生和差生也能通過準確的點撥和適當?shù)闹笇В瑵M足他們學習上的不同要求,從而向全體學生提供相對平等的學習機會。編寫課時教案項目齊全,體現(xiàn)課題、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設計包括符合系統(tǒng)論原理的教學結構和達標步驟,課堂導言要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方法要科學,設計課堂提問和隨堂練習,要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有助深化理解和強化記憶,課堂總結要畫龍點睛,板書設計要注重科學性、直觀性和藝術性等。
3、優(yōu)選教學方法
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勞而無功。根據(jù)課堂教學目標和原則,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把“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能”作為改革舊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突破口,正確處理教與學、講與練的關系。教師要針對學生情況和教材特點,選擇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指導和引導,學生自思自解。比如導讀式教學和訓練教學等都可以運用。
二、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人說過:“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金錢,只是失去一點點;如果失去了毅力,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興趣,那么你失去的就是整個未來?!痹S多著名的學者和專家,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出一番豐功偉績,就在于他們在某一領域具有了超強的濃厚興趣;那些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也是這樣,正因為他們對學習各科知識都有強烈的興趣,所以才會有廢寢忘食的學習精神。由此我們說,興趣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意義重大。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生動表述內容
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表述能力呢?那就是把枯燥的內容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講給學生聽。現(xiàn)行教材中有的內容并不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那么如何讓學生去喜歡?學生們天天在封閉的教室里學習,很辛苦很疲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去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充滿激情地去學習與思考?這些都需要我們做教師的付出極大的努力,盡最大努力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只有始終使學生保持著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才可以使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可能。比如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學、開放教學、研討式教學等方法。
2、營造良好氛圍
環(huán)境和氣氛直接影響學生和老師的心情。好的氣氛,教學雙方心情舒暢,教學效率高。教師要善于營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建立起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時刻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使學生的高見能得到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使學生的思維能得到適時的啟發(fā),及時發(fā)現(xiàn)和調動學生的興奮點,才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促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在有序的教學過程和良好的氣氛之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科學方法
1、教會學生預習
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學習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預習,也就是在上課前將所要學的內容提前閱讀,達到熟悉內容,理解和掌握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新內容肯定有不解的地方,教師應教會他們“打記號”。也就是將重點內容進行標記。比如標注有疑問的或者不懂的地方,留待課堂去研究和解決。
2、教會學生聽課
言傳身教體現(xiàn)在聽課當中。聽課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中心環(huán)節(jié),多數(shù)學生在“聽”時不懂方法,學習效果不明顯。怎樣學會聽好課呢?首先要專心,在聽課過程中必須專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三心二意肯定是聽不進去的。第二,抓重點,做筆記。在上課時,教師多次強調的問題就是重點,學生在聽時,只是暫時的記住和理解,要想記住,必須要把知識點記下來,以便于以后復習和鞏固。第三,對預習中打記號的知識點,應“認真聽,多提問”,做到聽懂弄清打記號的知識點。第四,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滿嘴跑火車,不經(jīng)思考而信口開河。第五,認真完成課堂練習,當堂鞏固所學知識,多想多問,勤學好問的思維方法。概括,即將所抽象出來的規(guī)律(或事物的特性)概括起來的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