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瑋
(中國礦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課程改革探索
◆唐 瑋
(中國礦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是高等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專業(yè)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yè)主干課。作者針對《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課程的特點,從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開展多模式教學、改進課程考核方式三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達到逐步對課程改革進行探索,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工程材料 成型技術 教學方法
《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是高等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專業(yè)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yè)主干課。本課程的任務是從機械工程材料的應用和成型加工角度出發(fā),闡明工程材料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及常用工程材料的應用,掌握鑄造、鍛壓、焊接、快速成型等成型技術的基本理論和主要生產方式,使學生基本具備根據機械零件的使用要求,對其進行合理的選材并制定加工工藝路線的技能。該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今后的設計制造等生產技術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課程具有理論體系復雜,概念抽象,內容廣泛,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因此在課堂教學的同時要配合相應的實驗和生產實踐,以此達到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強化學生感性認識,增進對相關概念和理論的理解力的目的。目前我校相關課程建設尚在起步階段,課程結構和教學資源急需優(yōu)化和改進。為此,我們對《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課程進行了改革,希望探索出適合于該課程特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工程技術應用能力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講解,課堂教學模式為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造成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差,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為重點的教育體制。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課程教育緊隨科技發(fā)展的步伐,可適當介紹當今材料發(fā)展的新發(fā)現和新動態(tài),將科技發(fā)展最前沿的成果展示給學生,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應結合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教學中結合日常生活實踐中可接觸的材料和成型工藝,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可增加討論環(huán)節(jié),由老師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課下查閱資料,課堂自由討論,將單一的講授型教學向問題式教學模式轉變。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中,由教師制定實驗計劃,學生根據制定好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實驗過程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缺乏自主思考的過程,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與當前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目標相矛盾。因此教師可在實驗課程環(huán)節(jié)安排若干綜合實驗,由教師提出實驗基本要求和實驗目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獨立設計實驗方法和路線,教師審核實驗的可行性,并協(xié)助優(yōu)化實驗設計,以此鍛煉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和提高其創(chuàng)新意識及創(chuàng)新能力。
《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課程的理論體系復雜,概念抽象,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傳統(tǒng)板書難以全面的展示材料的形貌、結構和工程應用情況,課堂教學中通過視頻、動畫、圖片和音頻等多媒體手段,可以將抽象難懂的概念和知識點直觀生動的展示給學生,將知識點形象化具體化,減小教學難度,加深學生的理解力并強化記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相關圖片、動畫和實物增加教學效果,注重課件的生動性,給予學生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教師可制作相關的flash和3D動畫,實驗曲線和各類生產錄像,通過多模式教學模式,增強教學質量和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課程的考核方式以閉卷考核為主,學生考前突擊復習,通過死記硬背大量的概念和習題以達到通過課程考核的目的。這樣的考核方式違背了課程學習的初衷,無法使學生真正理解相關的理論和概念,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了避免這種考前突擊的應試考核模式,教師可在課程學習中,針對每章節(jié)的學習重點,給學生布置若干討論課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課下調研和討論,提交相關課題的調研材料,成績計入課程考核最后成績。課程考核的最終成績可由實習成績、實驗成績、課堂研討及調研報告幾部分組成,這種方式優(yōu)化了課程考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避免了學生平時不努力,考前突擊,死記硬背的應試考試現象。
作者通過分析《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從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開展多模式教學方式、改進課程考核方式三方面,對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初步探討。目前我校《工程材料與成型技術》課程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們的教學改革方法只是初步的,探索性的,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還應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斷完善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體系。
[1]趙曉棟.《工程材料及成形技術基礎》教學方法初探.科技時代,2009,(2):216.
[2]雷聲,吳躍波.工程材料與成形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28(3):61-63.
[3]李戩,雷富軍,郭彥宏,王金輝,薛彩紅.高校工程材料系列課程多元化教學改革與實踐.青海大學學報,2013,31(2):81-84.
中國礦業(yè)大學青年教師教學改革資助計劃項目20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