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科
(廣西靈山縣沙坪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靈山縣沙坪鎮(zhèn) 535419)
小切口手術治療老年闌尾炎的療效及耐受度觀察
楊思科
(廣西靈山縣沙坪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靈山縣沙坪鎮(zhèn) 535419)
目的 觀察小切口手術治療老年闌尾炎的療效及患者耐受度。方法 64例老年闌尾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切口闌尾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小切口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手術結果、手術相關指標,并結合術后隨訪結果分析兩組手術的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手術均成功切除闌尾,觀察組手術時間為(35.6±5.4)min、術中出血量為(28.7±4.8)mL,術后4 h VAS評分為(1.3±0.8)分、術后恢復時間為(4.6±1.7)d,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的(55.4±7.5)min、(57.2±6.3)mL、(3.2±1.1)分、(7.2±2.1)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2/3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00%(8/3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切口手術能有效治療闌尾炎,且手術風險較低,術后不良反應少,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耐受度。
闌尾炎;老年;小切口;傳統(tǒng)切口;療效;耐受度
闌尾炎是指闌尾由于多種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變,常見誘因有飲食不合理、便秘以及細菌感染等,多表現(xiàn)為腹痛、壓痛及反跳痛、嘔吐等癥狀[1]。目前治療急性闌尾炎主要采用闌尾切除術進行治療,根據(jù)切口大小可分為傳統(tǒng)切口手術和小切口手術[2]。本研究對我院104例老年闌尾炎患者分別采用傳統(tǒng)切口和小切口兩種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探討小切口手術治療老年闌尾炎的療效及患者耐受度,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4例老年闌尾炎患者,年齡≥60歲,均于發(fā)病3 d內入院且經(jīng)臨床表現(xiàn)及B超檢查確診,利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其中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62~78歲,平均年齡(68.3±3.4)歲;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63~79歲,平均年齡(67.8±3.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邔κ中g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患者術前均行硬膜外麻醉。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切口闌尾手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通過按壓腹部和詢問患者確定疼痛點,根據(jù)痛點選擇合適的切點行6~9 cm切口,用電刀依次切開表層皮膚、皮下組織至腹外斜肌腱膜,觀察升結腸和盲腸等部位并沿結腸方向尋找闌尾,在闌尾根部結扎后切除并進行末端殘留段消毒,清理腹腔后縫合切口。觀察組:采用小切口手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根據(jù)痛點確定切點行2.0~3.5 cm麥氏切口,用電刀依次切開表層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鍵膜,顯露腹膜后切開并外翻與固定,進腹觀察腸道組織,沿結腸方向尋找闌尾并結扎切除,術后消毒縫合切口。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手術結果及相關指標,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患者術后4 h自我疼痛評分(VAS)、住院恢復時間并行比較;②觀察兩組術后不良反應,通過臨床觀察和術后隨訪記錄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結果及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均成功切除闌尾,手術順利完成;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VAS評分及住院恢復時間較對照組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x±s)
2.2 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67,P=0.039)。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n(%)]
闌尾炎是較為常見的急腹癥,具有起病急、易復發(fā)、病情易進展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3]。近些年來我國闌尾炎的發(fā)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趨勢,且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老年闌尾炎患者的比重逐漸加大。王清祿[4]認為由于闌尾炎在早期缺乏特異性,且老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以及其他慢性肺疾病,使得臨床易出現(xiàn)誤診和漏診。此外何伯軍[5]認為盡管傳統(tǒng)切口闌尾手術的應用較為成熟,但老年闌尾炎患者大都身體素質較差且合并多種老年疾病,行傳統(tǒng)大切口切除術發(fā)生手術的風險較高,且預后較差,不利于病情的恢復和生活質量的改善。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和臨床研究的深入,小切口闌尾切除術逐步應用到臨床治療中并取得較好的效果[6]。本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小切口手術的優(yōu)越性。
傳統(tǒng)切口直接切除闌尾,能較為徹底消除炎性反應對腸胃道、腹部的疼痛刺激,是治療闌尾炎較為成功的手術療法。但也存在著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失血量較多以及預后恢復差等缺點,使得老年患者出現(xiàn)術后疼痛、切口愈合較慢甚至感染等癥狀[7]。和傳統(tǒng)切口手術相比,小切口術能較好的規(guī)避上述缺點,因其微創(chuàng)、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更加適合老年闌尾炎患者,提高了手術耐受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手術均成功,但手術相關指標存在較大差異,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4 h VAS評分以及住院恢復時間均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和顏文飛[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小切口手術能有效降低老年闌尾炎患者手術風險和疼痛感,且對機體創(chuàng)傷小,利于術后切口的愈合恢復。兩組術后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觀察組1例靜脈血栓和1例切口感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而對照組出現(xiàn)了8例,不良反應率高達2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小切口手術對減少患者不良癥狀、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小切口手術治療老年闌尾炎不僅具有同傳統(tǒng)切口手術相同的顯著療效,而且手術的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耐受度。
[1] 董天雄.急性闌尾炎誤診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13,41(4):116-118.
[2] 王介營,李 芹,王洪輝,等.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相關影響因素及防治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6):1340-1342.
[3] 張文良,汪圣毅,雷 偉.急性闌尾炎患者穿孔的發(fā)病率及其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23):2792-2795.
[4] 王清祿.38例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z2):377.
[5] 何伯軍.微創(chuàng)小切口在單純性闌尾炎手術中的運用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4,24(1):103-105.
[6] 蘇瓊川,張惠明,王飛躍,等.皮內縫合微創(chuàng)小切口切除闌尾炎116例臨床體會[J].海南醫(yī)學,2012,23(15):58-59.
[7] 姜德清,郝占偉,黃繼超,等.微創(chuàng)小切口<2 cm闌尾切除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1X):243.
[8] 顏文飛.采用小切口手術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并腹膜炎的療效觀察[J].國際病毒學雜志,2015,22(z1):63-65.
楊思科(1974~),男,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普通外科。
R 574.61
B
1673-6575(2016)02-0292-02
10.11864/j.issn.1673.2016.02.54
2015-11-30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