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超
(湖北省英山縣人民醫(yī)院,黃岡市 438700)
腹腔鏡下膽囊闌尾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對膽囊良性病變合并慢性闌尾炎的臨床觀察
高亞超
(湖北省英山縣人民醫(yī)院,黃岡市 438700)
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膽囊闌尾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對膽囊良性病變合并慢性闌尾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85例膽囊良性病變合并慢性闌尾炎患者按抽簽隨機分為兩組,其中42例采用常規(guī)聯(lián)合三孔切除術為對照組,43例采用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為觀察組,觀察兩組手術的臨床綜合效果。結果 兩組手術均取得成功,觀察組手術時間(63.7±9.6)min、術中出血量(25.8±8.2)mL、住院時間(4.0±2.1)d、術后VAS(1.8±0.9)分,較對照組的(78.4±12.4)min、(38.4±10.1)mL、(7.6±3.5)d、(3.0±1.1)分明顯較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無不良反應率為0.00%,較對照組的9.52%顯著較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下膽囊闌尾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能縮短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減輕疼痛、出血量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綜合療效較好。
膽囊良性病變;慢性闌尾炎;膽囊闌尾聯(lián)合切除術,三孔;同孔
在臨床上膽囊良性病變和慢性闌尾炎同時存在的情況較為常見,臨床多表現(xiàn)為右上腹疼痛、壓痛等癥狀[1]。由于這兩種疾病的手術原理類似,因此醫(yī)學上多采用腹腔鏡膽囊闌尾聯(lián)合切除術進行治療并取得滿意療效,但聯(lián)合切除術行切口操作方面存在較大差異[2]。我院對收治的85例膽囊良性病變合并慢性闌尾炎患者分別采用聯(lián)合三孔切除術和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治療,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85例膽囊良性病變合并慢性闌尾炎患者,抽簽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5.7±12.3)歲,病程3~25 h,平均病程(8.4±3.2)h;觀察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齡19~71歲,平均年齡(46.1±12.5)歲,病程4~23 h,平均病程(8.5±3.3)h。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85例患者均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臥位并給予常規(guī)消毒。
1.2.1 對照組 采用聯(lián)合三孔切除術治療,取臍孔下緣作為第一穿刺孔(A孔),插入氣腹針并建立氣腹壓力12~15 mmHg的人工氣腹,置入腹腔鏡后在劍突以下約3~5 cm處行第二穿刺孔(B孔),在右鎖骨中線肋緣下4~5 cm處行第三穿刺孔(C孔)。將腹腔鏡器械置入觀察膽囊和闌尾部位并常規(guī)切除膽囊和超聲刀切斷闌尾,從C孔取出后縫合切口。
1.2.2 觀察組 采用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治療,取臍部輪上緣處作為切口點,行1.0~1.2 cm大小的切口并建立氣腹壓力12~15 mmHg的人工氣腹,置入曲線形腹腔鏡,探入深度約5 cm,在腹腔鏡觀察下用彈簧鉗夾住膽囊并切除,置入電凝鉤、結扎鉗等器械進入闌尾部位,游離闌尾系膜并切除闌尾,從切孔取出后縫合。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從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術后患者自我疼痛評分(VAS)4個方面進行比較。VAS總分10分,得分高低與疼痛程度呈反相關關系;②觀察兩組術后不良反應結果。根據(jù)對患者的密切觀察和交談詢問,了解并記錄不良反映情況,計算不良反應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和t值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指標比較 兩組手術均獲成功,但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術后VAS評分較對照組均較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x±s)
2.2 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率較對照組明顯較低,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結果比較 [n(%)]
膽囊良性病變和慢性闌尾炎患者均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情進展快等特點,二者的臨床癥狀和治療手術有較大的相似性,且部分患者同時患有兩種疾病,因此選擇合適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3]。腹腔鏡下膽囊闌尾聯(lián)合切除術是目前治療兩種合并疾病較為有效的手術方法,具有成功率高、風險低等優(yōu)點[4]。程雷等[5]認為,腹腔鏡下聯(lián)合切除術具有較好的操作空間和視野,能降低對周圍組織和腸功能的損傷。腹腔鏡下膽囊闌尾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是近些年來逐步應用于臨床的改良療法,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6]。本研究通過分組與常規(guī)聯(lián)合三孔切除手術綜合對比,進一步證實了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的顯著優(yōu)越性。
腹腔鏡下膽囊闌尾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是經過常規(guī)五孔、四孔、三孔逐步改進發(fā)展的微創(chuàng)而安全的療法[7]。由于置入器械較多且術中手術醫(yī)師和助手缺乏必要的操作空間,三孔切除術中通過行多處切口以拓展操作空間和視野,多處切口的牽拉和暴露對切口組織及周圍器官難免造成一定損傷[8]。同孔切除術的改進主要體現(xiàn)在技術的突破,通過采用加長器械和可彎曲調節(jié)的腹腔鏡鏡頭,使得在單個切口內就能快速有效地進行觀察和膽囊闌尾切除操作,可以拓展操作空間和減少術中器械沖突的發(fā)生[9]。結合本次研究結果分析,兩組手術均取得成功,膽囊闌尾成功切除無中轉開腹,但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對照組手術時間和出血量與觀察組的差異尤為明顯;此外對照組住院時間以及術后VAS評分也均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和金俊哲等[10]的研究結果基本吻合,可見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更為方便快捷和微創(chuàng)減痛;觀察組術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恢復,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癥狀者;而對照組出現(xiàn)了4例感染、出血以及腹痛腹脹患者,不良反應率達9.52%(P<0.05)。可見同孔切除術能有效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的風險,對改善預后和病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膽囊闌尾聯(lián)合同孔切除術治療膽囊良性病變合并慢性闌尾炎具有微創(chuàng)高效的特點,能減輕疼痛和術后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好,具有較好的綜合治療效果,可作為臨床治療的重要療法之一。
[1] 於 敏,厲學民,許龍?zhí)?三孔法腹腔鏡膽囊并闌尾切除術21例體會[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2,24(6):490-491.
[2] 魏曉平,田大廣,胡明道,等.經臍上緣單孔腹腔鏡膽囊闌尾聯(lián)合切除術[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12):858-859.
[3] 蔣耀昌,郝睿文,徐多峰.膽囊炎伴發(fā)闌尾炎行腹腔鏡聯(lián)合切除21例治療體會[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6(12):1407-1408.
[4] 呂清泉,孫 堅,葉亞林,等.膽囊十二指腸瘺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剖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5):31-32.
[5] 程 雷,王洪江,金 實,等.腹腔鏡下膽囊與闌尾聯(lián)合切除45例療效分析[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4(5):517-518.
[6] 裴志強.腹腔鏡膽囊聯(lián)合闌尾切除術33例體會[J].臨床外科雜志,2013,21(11):888.
[7] 潘炳權.三孔法腹腔鏡下膽囊聯(lián)合闌尾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5,17(7):1176-1177.
[8] 戴靈波,鄭志堅,史逸華,等.三孔法腹腔鏡膽囊、闌尾聯(lián)合切除39例臨床報告[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2,12(8):756-757.
[9] 陳 顥,胡 江,李明章,等.腹腔鏡膽囊闌尾聯(lián)合切除30例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4,42(12):67-68.
[10]金俊哲,姜洪磊,別 浦,等.應用常規(guī)器械行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聯(lián)合闌尾切除術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4,16(6):793-795.
高亞超(1974~),男,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普外科。
R 575.6
B
1673-6575(2016)02-0282-02
10.11864/j.issn.1673.2016.02.49
2015-12-14
2016-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