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花
“高效課堂”下古典詩詞教學芻議
王玲花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初中階段古詩詞的閱讀目標是“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币虼耍匾暪诺湓娫~的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顯得非常重要。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如何更好地貫徹課標要求,更高效地實施古典詩詞教學,就成了我們亟待探討的問題。
高爾基說過:“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是語言的精粹。因此,在古典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美,對于理解古詩的思想情感和寫作藝術,以及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皶x百遍,其義自見”,可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而古典詩歌由于富有音樂美,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鏗鏘悅耳,富有感情的朗讀,更能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鳴。因此,在朗讀訓練中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感情基調。詩歌朗誦,首先應從詩的內容出發(fā),確定朗誦的基調。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歌頌還是揭露,是勸勉還是諷剌,是贊賞還是惋惜,是激動還是平靜,是歡快還是憂傷……這些都是指導朗誦時必須先弄清楚的。教師范讀,一定要把握詩歌基調。例如同是送別之作,同寫與好友別離之情,可是高適在《別董大》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跟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不一樣。前者,盡管所寫景物“黃云”“北風”“吹雁”“大雪”流露凄慘之感,但卻充滿了有人別離的豁達樂觀之情;后者雖然所寫景物“朝雨浥輕塵”、“客舍柳色新”流露出清新畫面,但詩歌卻流露出黯然惜別之意。前者可以讀得高昂輕快,后者應該讀得低沉迂緩。
2.加強朗讀指導:要從機械朗讀到理解朗讀,運用范讀、指名讀、自由讀、表演讀、分組輪讀等方式表現(xiàn)作品的美,激發(fā)學生審美情趣,要指導學生掌握好朗讀的輕重緩急,使之抑揚頓挫,錯落有致,達到以聲感人,以情感人。要讓學生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聲情并茂,方肯罷休。
高效課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傳統(tǒng)教學并非一無是處。我覺得詩詞教學就應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的長處——講解。老師不僅要講,而且要大講特講。講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講解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講解詩句中的典故……把詩意講深講透,通過講解,讓學生深刻理解詩詞的意思。教師在講解中,把歷來對某些詩句不同的理解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選擇一種認同的觀點。同時,通過教師的講解,避免了學生理解上的膚淺和偏頗。
品讀詩句,就是要通過尋美句,抓動情點,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去接觸感受一顆顆鮮活的心并與之共振。那些活化意境,高度概括的關鍵性字詞句正是解析詩詞內蘊的密碼,值得反復吟詠和品味。當我們吟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前搏動的是文天祥那顆拳拳愛國心;當我們高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時,定會為孟子的民族精神而感佩;當我們低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也會為杜甫偉大的濟世情懷所動容。
艾青曾說:“詩人一面形象地理解著世界,一方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說世界”。意象是詩詞的靈魂所在,是詩人寄托情感的載體。我們可以根據(jù)傳統(tǒng)古詩詞中的意象,來把握特征,理解作者情感。如,“杜鵑鳥”——象征凄涼、哀傷的情感。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寫到:“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到龍標過五溪”。子規(guī)即杜鵑,此處用杜鵑來寄托自己內心凄涼、哀傷的情感。
再如詩人杜甫《春望》一詩,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以寫長安城里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皣粕胶釉凇?,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悲涼景象?!案袝r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于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來寫春天,寫出了事物睹物傷情,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亡國之悲,離別之悲?!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國家動亂不安,戰(zhàn)火經(jīng)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xiàn)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睂懺娙四怯鷣碛∈璧陌装l(fā),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抒發(fā)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因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真正理解詩意,想象意境,就必須要抓住詩詞中塑造的形象,在學生充分感知、理解形象的基礎上理解詩意,感悟意境。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高效課堂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5]GHB1458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甘肅民樂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