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碧珍 馮彤玉 陳翠榮 許映冰 陳麗文
論 著
宮頸癌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與心理彈性、自我效能的關系研究
鐘碧珍 馮彤玉 陳翠榮 許映冰 陳麗文
目的 探討宮頸癌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pasttraumatic growth, PTG)與心理彈性、自我效能的關系。 方法 采用創(chuàng)傷后成長評定量表、心理彈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對70例宮頸癌患者進行調查。 結果 患者的PTG得分為(56.71±11.06)分,心理彈性得分為(60.32±12.08)分,自我效能得分為(25.30±6.29)分。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PTG與心理彈性、自我效能呈正相關(r=0.437,0.415)。 結論 宮頸癌患者的PTG有待提高,護理人員可通過加強患者的心理彈性及自我效能干預提高其PTG水平。
宮頸癌;創(chuàng)傷后成長;心理彈性;自我效能
宮頸癌是一種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惡性腫瘤[1],患者在經歷創(chuàng)傷和苦難的同時,也會產生正性心理改變,即創(chuàng)傷后成長[2](posttraumatic growth,PTG)。PTG具有使患者從創(chuàng)傷中自我恢復和成長的力量,能增強患者應對疾病的信心、希望及身心健康水平[2-3]。因此,深入研究患者的PTG有著重要的意義。相關研究[4-5]表明,心理彈性是患者心理健康的保護因素,能減少疾病對患者的負面影響及增強患者的積極情緒;自我效能是患者對自我行為能力的認知與評價,能影響患者應對疾病的信心和態(tài)度,但患者的心理彈性、自我效能與其PTG是否存在關聯(lián),有待研究。本文旨在探討宮頸癌患者PTG與心理彈性、自我效能的關系,以期為今后開展臨床干預提供依據。
1.1 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70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宮頸癌;②年齡≥18歲,認知和溝通能力正常;③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軀體疾?。虎诮谠庥銎渌卮髣?chuàng)傷事件。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①一般情況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編制,包括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其中病理類型、腫瘤分期、病程由研究者從患者病歷中查閱。②創(chuàng)傷后成長評定量表[6]。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74,內容效度指數為0.859,包括人際關系、新的可能性、個人力量、精神改變和人生感悟5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5分計分法,量表總分為0~100分,總分越高表示PTG水平越高。③心理彈性量表[7]。該量表由陳露露編譯,Cronbach′s α系數為0.856,重測信度系數為0.843,包括堅韌、自強、樂觀3個維度,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4分計分法,量表總分為0~100分,總分越高表示心理彈性水平越高。④一般自我效能量表[8]。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7,內容效度指數為0.83,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4分計分法,量表總分為10~40分,總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
1.2.2 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采用問卷法對患者進行調查,閱讀、書寫有困難的患者,給予閱讀問卷內容及代為填寫等協(xié)助。共發(fā)放問卷74份,收回有效問卷70份,有效回收率94.59%。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宮頸癌患者的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年齡21~56歲,平均(35.72±10.71)歲;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以上60例;有配偶59例,無配偶11例;城鎮(zhèn)44例,農村26例;鱗癌58例,腺癌12例;ⅠB期12例,ⅡA期15例,ⅡB期22例,ⅢA期21例;病程1~20個月。
2.2 宮頸癌患者的PTG、心理彈性及自我效能得分
患者的PTG得分情況見表1?;颊叩男睦韽椥缘梅譃?60.32±12.08)分,自我效能得分為(25.30±6.29)分。
表1 宮頸癌患者的PTG得分情況 (分
2.3 宮頸癌患者PTG與心理彈性、自我效能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PTG與心理彈性、自我效能均呈正相關。見表2。
3.1 宮頸癌患者的PTG水平分析
PTG是患者與疾病抗爭過程中產生的積極改變[2]?;颊咴谂c疾病抗爭的過程中,除了感受到創(chuàng)傷體驗外,在對待疾病和生活的態(tài)度、對家庭和親情的重視程度、自我認同等方面也會產生積極的改變而獲得PTG[9]。本研究結果顯示,宮頸癌患者的PTG得分為(56.71±11.06)分,與乳腺癌患者的(57.4±10.5)分[10]相近。在PTG各維度條目平均得分中,人生感悟維度得分最高,可能與患病經歷使患者對家庭和健康的重要性、生命的意義等有了深刻的感悟有關,新的可能性維度得分最低,可能與疾病的不良預后及各種癥狀困擾導致患者對疾病康復及未來生活較為悲觀有關。PTG能促進患者直面創(chuàng)傷、積極應對[3]。宮頸癌患者的PTG有較大地提升空間,應給予干預:①加強患者的認知和心理指導,減少不當認知和不良情緒對其PTG的消極影響;②引導患者從不同的視角審視患病經歷和自身價值,努力從創(chuàng)傷中搜尋積極的意義;③指導患者采取加強情感表達、尋求社會支持、尋找精神支柱等方法積極應對疾病,充分調動自身潛能獲得更多的PTG。
表2 宮頸癌患者PTG與心理彈性、自我效能的Pearson相關分析 (r)
注:*P<0.05,**P<0.01
3.2 宮頸癌患者心理彈性與PTG的關系
心理彈性又叫心理韌性,指個體面對應激或壓力時積極適應和有效應對的能力[11]。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彈性與PTG呈正相關,與相關研究[12]結果一致。其原因可能為:①心理彈性是患者應對不利環(huán)境的能力或特質,能減輕患者的心理應激強度及縮短其心理調適時間,有利于促進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適應和恢復及降低其積極改變的難度;②心理彈性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資源,心理彈性高的患者其心態(tài)較為積極、主動,對疾病治療及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較高[11],能夠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及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去應對疾病,從而有利于促進其創(chuàng)傷后的恢復和成長;③心理彈性與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呈負相關[7],心理彈性水平高的患者其PTG受負性情緒的抑制和拮抗作用較少因而更易于產生和提升。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和積極應對是心理彈性的保護性因素,應激、壓力和消極應對是心理彈性的危險性因素[11]。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心理彈性影響因素評估,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增強患者的心理彈性,進而促進其PTG的產生和提升。
3.3 宮頸癌患者自我效能與PTG的關系
自我效能指個體實施和完成某一特定行為或應付某種困難情境的信心[5]。相關研究[13]認為,自我效能可直接影響患者應對創(chuàng)傷事件的信心和態(tài)度,自我效能高的患者,應對創(chuàng)傷事件的信心較高,態(tài)度較為積極、主動,因而會獲得更多的PTG。陸靖等[14]認為,自我效能可減少創(chuàng)傷事件對患者的負面影響,自我效能高的患者,受創(chuàng)傷事件的負面影響較少,往往會表現(xiàn)出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功能,更易于找到創(chuàng)傷事件積極的一面而產生正性的心理變化。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與PTG呈正相關,與上述研究[13-14]的論點相符。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宮頸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較低,與相關研究[15]結果一致,這可能與患者缺乏有效地應對方法以及疾病不確定感、癥狀困擾、負性情緒等影響了患者的應對信心有關。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包括直接性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及心理狀況[16]。護理人員一方面應加強患者的認知和應對指導,增強患者應對疾病的意識及幫助患者獲得應對疾病的直接性和替代性經驗,另一方面應采取心理干預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從而達到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及提高其PTG的目的。
PTG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因素,能減少患者創(chuàng)傷后的負面影響,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對患者的PTG應給予重視。本研究結果顯示,宮頸癌患者的PTG與心理彈性、自我效能呈正相關。宮頸癌患者的PTG有待提高,護理人員可通過加強患者的心理彈性及自我效能干預提高其PTG水平。
[1] 熊媛,馬小琴. 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心理狀況及護理研究進展.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1):114-116.
[2] 向紅霞,曹麗紅,萬娟. 首發(fā)腦梗死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臨床護理,2015,7(3):189-192.
[3] 王會穎,劉均娥,王丕琳,等. 乳腺癌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研究進展. 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51-953.
[4] 王劍靜,許柳琴,羅漢媚. 老年痔瘡患者心理韌性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 中國臨床護理,2015,7(2):180-181.
[5] 鐘萍,戴艷萍. 自我效能感理論及其在護理領域中的研究展望. 護理學報,2009,16(4B):12-15.
[6] 汪際,陳瑤,王艷波,等. 創(chuàng)傷后成長評定量表的修訂及信效度分析. 護理學雜志,2011,26(14):26-28.
[7] 陳露露. 婦科癌癥患者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心理健康與心理彈性、人格和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 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
[8] 張作記. 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187-188.
[9] 楊陽,肖紅,王麗萍,等. 育齡期宮頸癌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質性研究.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3):189-192.
[10] 馬蘭,李惠萍,王德斌. 乳腺癌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相關因素.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28(4):258-259.
[11] 鐘杏. 胃腸癌患者心理韌性、一般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及生活質量的相關研究. 南昌:南昌大學,2013.
[12] 吳擁軍. 神經外科術后病人創(chuàng)傷后成長與心理彈性及疾病感知的關系.護理研究,2015,29(5C):1839-1841.
[13] 莫闊,唐棠,陳瓏,等. 腫瘤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與情感情緒調節(jié)和自我效能的關系.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334-336.
[14] 陸靖,史鐵英,李鶴. 乳腺癌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與心理彈性、社會支持和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6):1171-1174.
[15] 李瑩.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應對方式與心理彈性的關系. 濟南:山東大學,2012.
[16] 吳道仙,龔琴英,楊觀娣.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情緒調節(jié)自我效能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臨床護理,2015,7(1):1-5.
Relationship among posttraumatic growth, resilience and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ZHONGBizhen,FENGTongyu,CHENCuirong,XUYingbing,CHENLiwen.ThePeople'sHospitalofXuwenCounty,Zhanjiang5241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osttraumatic growth(PTG), resilience and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Totally 7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Results The average total score of PTGI, the CD-RISC and GSES was 56.71±11.06, 60.32±12.08 and 25.30±6.29 respectivel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resilience and self-efficac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PTG (r=0.437,0.415). Conclusion PTG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needs improving and can be improved by enhancing resilience and self-efficacy.
Cervical cancer; Posttraumatic growth; Resilience; Self-efficacy
524100 廣東湛江,徐聞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3.007
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