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芊枼
時間永遠分岔 通向無數(shù)的將來
——《小徑分岔的花園》導讀
☉素芊枼
博爾赫斯的小說《小徑分岔的花園》,像一個規(guī)模不大卻讓人迷惑的迷宮,又像一個好玩的思維游戲,主人公的身份與心態(tài),從一個迷宮分岔口走向兩個方向,沒有告知讀者謎語的謎底,卻借用斯蒂芬教授之口告訴了讀者尋找謎底的方法, 引人無限遐想。在這個時間“我”是間諜,在下一個時間或者之前的一個時間“我”卻是那位杜撰了13年小說的彭冣,或者“我”還可以是那個被殺死、被新聞通報的人,無論在這個還是那個情境里,“我”都是小說的靈魂。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阿根廷詩人、小說家、評論家、 翻譯家, 西班牙語文學大師。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 少年時隨家人旅居歐洲。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1925年出版第一部隨筆集《探討集》,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壇的地位。代表詩集《圣馬丁札記》《老虎的金黃》,小說集《小徑分岔的花園》《阿萊夫》,隨筆集《永恒史》《探討別集》等更為其贏得國際聲譽。曾任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文學教授,獲得阿根廷國家文學獎、福門托國際出版獎、耶路撒冷獎、巴爾贊獎、奇諾·德爾杜卡獎、塞萬提斯獎等多個文學大獎。
《小徑分岔的花園》是偵探小說,講述了一樁罪行的準備和實施過程。小徑分岔的花園是一個謎語,或者說是一個寓言,而謎底正是時間。博爾赫斯被稱為“圖書館作家”,他在書齋和圖書館中度過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 安靜的、迷宮般的圖書館與外面紛亂的現(xiàn)實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令人惶惑;而書本的世界又可以讓人展開想象,穿越時空,任意遨游。這不能不增加作者內心的迷惑,生出“此身何在、此身為誰”的疑問。 現(xiàn)代科學知識能夠解釋許多問題,卻始終無法解釋人對于自身命運的迷惑,停止人對時間、空間和永恒的追問。
在博爾赫斯看來,時間是宇宙唯一的魔法師和主宰。因此,他試圖用文字和幻想構建一座時間迷宮,小說《小徑分岔的花園》正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xiàn)。從表面上來看,這很像一篇間諜小說,它講述了一戰(zhàn)期間在英國為德國當間諜的主人公俞琛的經歷, 俞琛在同伴被捕、自己被追殺的情況下, 為了把重要情報告知德國上司, 不惜殺死漢學家阿爾貝。 故事的講述又以余準被捕后的獄中供詞展開, 且以歐洲戰(zhàn)爭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的推遲為切入點, 引人入勝。 但作者真正的意圖在于闡述自己的時間觀念, 所講的故事只不過是自己的時間觀念的一個例證。閱讀時應明確這一點,并體會“小徑分岔的花園”的多重含義。
我想起剛才接電話的人竟是理查·馬登上尉。這就意味著魯納貝格已經被捕,或者被殺。他是冷酷無情的,他是一個愛爾蘭人,為英國服務。人家說他脾氣不冷不熱,而且為人也許還有點不忠誠。為什么他不抓緊而且充分利用這么一個奇跡似的好機會,發(fā)現(xiàn),逮捕,或者殺死兩個日耳曼帝國的間諜呢?我心里想,這個軍人,根本沒有懷疑我掌握著這個秘密——在安克雷的英國大炮新陣地的確切名字。一只鳥在灰暗的天空上飛過,我在昏亂之中把它變成了一架飛機,這架飛機又變成了許多飛機,以直接命中的炸彈夷平了英國的大炮陣地。要是我的嘴巴,在一顆子彈把它打穿之前,能夠喊出這個地名,喊得德國都聽得見就好了……我這人類的聲音是渺小的,怎么能夠使它讓我的首領聽見呢?可非得讓這個討厭的有病的人聽見不可;這人既不認識魯納貝格,也不認識我,只知道我們是在司塔???。他在柏林死氣沉沉的辦公室里坐著,翻閱無窮無盡的報紙,徒然等待著我們的情報……不過十分鐘,我已經想好了我的計劃。我在電話簿上查到了那個唯一能夠幫肋我傳遞情報的人的名字。他住在范頓的郊區(qū),坐火車去用不了半個小時。
去阿希格羅夫的火車八點半開,我急忙進站?;疖囬_了后,有一個人拼命地向月臺盡頭跑來。那是理查·馬登上尉。我驚慌失措,顫栗著縮到座位的一角,遠離那個可怕的車窗。
火車輕快地在白楊樹中間行駛,然后,幾乎就在田野的中央停住了。沒有人報車站的名字?!鞍⑾8窳_夫嗎?”我問月臺上的幾個孩子?!笆前⑾8窳_夫。”他們回答。我就下了火車。月臺上亮著一盞燈,但是那些孩子們的臉仍然是在陰影里。他們中有一個孩子問我:“您是到史蒂芬·阿爾貝博士家去嗎?”不等我回答,另一個又說:“他的家離這里遠著呢,不過您不會找不到。您只要從左邊的路走,在每一個十字路口向左拐彎?!蔽胰咏o他們一枚硬幣,走下幾步石階,踏上了那條冷落的路。
我到了一座高大的鐵門前面。一個高身材的人開了大門,用我家鄉(xiāng)的語言慢慢地說:“原來是郗本仁兄光臨,來解我的孤寂了。毫無疑問,您是想觀賞一下花園吧?”
我記起來,郗本是我們一位領事的名字。我莫名其妙地重復說:“花園?”
“小徑分岔的花園?!笔裁礀|西觸動了我的記憶,我不知怎的,蠻有把握地說:“那是我祖先崔朋的花園。”
“您的祖先?您的著名的祖先?請進來?!?/p>
潮濕的小徑曲曲彎彎,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我們來到一間書房,里面滿是東方和西方的書籍。我認出了一些用黃絹面裝訂的大本子,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命令編篡的手抄百科全書,從來沒有印刷過。留聲機的唱片在旋轉。
(本欄目編輯 黃亞瓊)
Email:8750000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