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英
(遼寧省開原市第八中中學)
慧心播撒教育溫情
◆劉蘭英
(遼寧省開原市第八中中學)
一所學校不僅要有溫度,更要有溫情。身為一校之長,要站在一塊精神高地上。身居高地,既要遠顧孩子們的未來,又要探索的“以情治校,以愛育人”的溫情教育。教師關愛學生,應該是學校的溫情。
溫情 溫情管理 溫情活動
到學校工作之初,我曾在教師中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說出你心目中好校長的標準。教師們寫到:“充滿親和力,不要擺架子,待人處事要公正民主,寬厚仁和,情系師生,熱心助人;在工作學習中,極力為師生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讓身處學校的每個人學得開心,干得順心……”工作兩年來,我努力按照教師心目中的好校長標準去做,并積極倡導“溫情教育”。因為我深知,身為一校之長,確是站在一塊精神高地上的。身居高地,既要遠顧孩子們的未來,又要堅守自己最初的理想。這也許就是我所崇尚并且一直在積極探索的“以情治校,以愛育人”的溫情教育吧。
所謂“溫情”,簡而言之就是學校管理實行人性化,師生言談舉止文明高雅,領導、師生關系和諧,校園生活快樂溫馨。兩年來,我一直堅守著這種工作理念——以“情”治校,以“愛”育人,打造人本文化,實施溫情教育,把這青青校園真正打造成教師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幸福樂園。
首先,確立“以校為家”意識。溫情校園的建設,教師是根本,領導是關鍵。我校首先加強班子建設,每周召開一次校級領導會議,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認識;每月召開一次中層以上民主生活會,大家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其目的是以溫情的理念和方法激勵大家對學校“大家庭”的熱愛,進而互敬互愛、互幫互助,同心協(xié)力把共同的“家”建設得更和諧、更美好。
其次,學校還竭盡全力改善工作環(huán)境,積極開辟教工運動場地,充分提供舞蹈健身時間,經(jīng)常舉辦各種文體比賽、聯(lián)歡會,設身處地為教師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求著想。對于學校老師及其直系親人的婚、生、病、喪等家事,學校領導班子都一定會親自到場,與教師同喜同憂,力所能及地解決教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小到請假照顧老人,大到陪護孩子工作安排,都要時刻想著老師,讓他們時刻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和幸福。八中每位教師過生日,學校都要送上一本很實用的圖書作為生日禮物。每到“三八”婦女節(jié),學校為女教師舉辦美容健康知識講座還贈送一份精美的紀念品。領導的真情行動使校園人際關系更平等、融洽、和諧。教師人心順,主人翁意識增強,就會自覺地把自己和全校的發(fā)展大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同時,踐行“人文管理”。對教師做到工作上信任、人格上尊重,努力創(chuàng)設團結、關愛、互助的情感氛圍,營造民主、合作、向上的工作氛圍,創(chuàng)建和諧、文明、奮進的文化氛圍。
作為校長,無論多忙,我都不會錯過一次教師的公開課、親自參與教研評課、讀書交流會,等等。校長室旁“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的標語赫然醒目;正廳里“教育根植于愛”的巨幅時刻提醒。這些舉措的實施,使老師愿意上班,樂于奉獻,使學校處處充滿了情,人人心中充滿了愛,這種情愛感染著教師們的心靈,鼓舞著教師們的干勁,樂此不疲地演奏著育人交響曲。
更重要的是,不斷提升“領導作風”。學校領導采取多種形式不斷學習,政治素質和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有較強的親和力、凝聚力、感召力。我們在學校工作中搭建了制度平臺,情感平臺和風氣平臺,領導班子成員以德治校、以理服人、以身作則,創(chuàng)建了八中自己的管理風格和辦學特色,形成了“溫情、文明、睿智、進取”的校風和“敬業(yè)、愛生、樂學、善思”的教風。
教師是創(chuàng)建溫情校園的中堅力量。教師之間關系的和諧可以促進教師自由而全面的進步,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首先,以“行動見真情”。要想愛護教師,其實很簡單,就給老師在考核上減壓。我校對于教師的業(yè)務評價不斷加強彈性化、人性化,這非常有利于老師的溫情積蓄,從而放寬視野,更多地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品格成長和長遠發(fā)展考慮。
其次,實施“真情鍛造”策略。一是“真情待人”,賞識、尊重教師,相信人人都有成功的愿望,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的成功優(yōu)勢。二是“真誠用人”,唯才是舉,唯才是用,創(chuàng)造條件,扶持他們成長,為教師營造一個成名成才的良好氛圍。三是“真心感人”,關心教師將心比心,熱心關心,急教師之所急,為他們排憂解難,辦實事。四是“公正服人”,建立民主渠道,讓教職工當家作主,學校領導以公道正派的形象換取人心,讓教師心服口服。五是“真情育人”,教師要滿懷真情,滿懷愛心,關愛學生,服務學生。
再次,實施“溫情互補”戰(zhàn)略。學校有許多先進的教師是這個集體中的骨干和帶頭人,我們倡導每一個教師都虛心向先進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大家也都能認識到,彼此一起工作,是一種緣分,是一種機遇。
我校為教師成長營造良好氛圍,搭建合作平臺,提供合作機會,如堅持集體備課制度、每雙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每學期搞一次全校公開課大賽,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最終實現(xiàn)教師團隊共同的專業(yè)成長和境界提升。
例如,為更好地發(fā)揮骨干教師傳、幫、帶的作用,提高青年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加快青年教師成長的步伐,我校于2015年4月10日舉行了溫馨的師徒結對活動。
年輕教師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為學校發(fā)展帶來了勃勃生機,但年輕教師相對經(jīng)驗少,會制約自身的發(fā)展,學校希望通過搭建師徒結對平臺,讓新教師盡快地融入學校大家庭,并在優(yōu)秀的經(jīng)驗豐富的師傅帶領下更快地成長。師徒結對活動確立了新老教師相互學習的平臺,為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水平和營造溫情校園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推行溫情教育,要求教師認真研究我們的受教育者,做精雕細刻工作,我們堅持做到以下三點:
1.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用真心、細心、耐心和愛心打動學生;
2.善待每一個學生,他們都需要教師真誠的鼓勵和表揚;
3.對學生教育做到“五不失”:不失手、不失言、不失禮、不失態(tài)、不失信。
愛是培養(yǎng)溫情有禮學生的沃土。只有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才能坦誠面對師長,才能靜心地投入到學業(yè)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愛心的接力賽。例如,我們要在孩子幼小心靈中播下“感恩”“孝道”的種子,利用國慶節(jié)、清明節(jié)、母親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開展主題鮮明的德育活動,引導他們愛祖國、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幸福生活,并將收受的愛心傳遞下去。我堅信,師生間溫情關系的建立必將促動著學生愛心的萌生,從而推進整個校園的溫情發(fā)展。
溫情的校園環(huán)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學生在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中能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這不但利于學生健康高雅性情的培育,更利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幾年來,我們一直在積極探索“溫情環(huán)境和高雅文化,讓每一個學生擁有最美好的人生起點”的育人模式。我們通過吟誦經(jīng)典古詩文,講二十四孝故事,借助古韻圍墻、文化櫥窗、知識板報、才藝走廊等,讓墻壁處處說話,讓標志時時引路,讓典雅的校園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陶冶、滋潤著學生們的純真的心田,使他們全面、和諧、愉快地成長。
多彩活動促進健康成長,我校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采取多途徑、全方位的育人方式,取得很好的效果。
1.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對老師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校園、感恩父母的思想教育。特別弘揚孝道文化,評選孝心少年、孝心家長,認真做好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讓師生有更多的渠道感知和體驗溫情與關愛。
2.利用班隊會,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和校情教育。堅持開好“兩會”(每天五分鐘晨會和周一第八節(jié)班會),精心組織,讓廣大學生懂得規(guī)范、踐行規(guī)范,這樣才能知禮儀、明榮辱,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形成溫馨和諧氛圍。
3.創(chuàng)建校園之聲廣播站,準時播放校歌《逐夢八中》以及教師講壇內容,不斷優(yōu)化校園音響效果,上下課電鈴設為動聽的音樂鈴聲,課前進行溫馨提示,課余時間要播放輕松歡快的音樂或勵志歌曲,讓師生在其中得到正能量的啟迪和美妙的藝術享受。
4.研發(fā)校本課程《美麗的開原》,創(chuàng)辦《蘭之馨》校刊編輯部。此舉加強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文化滲透研究,提升課程實施的文化品位;圍繞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目標,拓寬了學校課程研發(fā)思路,創(chuàng)新學校課程載體,豐富課程內容,實現(xiàn)學校課程與辦學理念的有機結合,豐富了課程文化活動,展現(xiàn)了全校師生精神風貌,搭建師生寫作平臺,彰顯了校園文化的親和力。
5.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定期舉辦藝術節(jié)和運動會,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師生道德情操。
6.開展特色大課間活動,集安全演練、文明禮儀、體質鍛煉于一體,努力構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7.積極開展讀書活動和“歌滿校園”活動,努力營造“書香校園和幸福校園”氛圍。班班成立“圖書角”,學校設有閱覽室,音樂教室,讓每個學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讀書的高雅和學習生活的快樂。
8.認真做好學生校園明星評選宣傳工作。參照“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形式,評選每學期的“師德標兵”“敬業(yè)標兵”“教壇明星”“優(yōu)秀班干部”“優(yōu)秀團員”“感到校園之星”等,實行獎勵頒獎詞辦法,從多方面激勵師生積極進取、弘揚愛心。
9.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每名中層以上領導和黨員教師教至少與1~2名家庭貧寒、行為有偏差、心理有障礙、學習有困難、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不良、單親家庭、留守家庭、特長生等特殊學生群體結對。既要從經(jīng)濟上資助,更重要的是從心理、行為習慣、學習指導、愛心等方面進行指導。根據(jù)分工每年學校分別在寒暑假組織集中家訪,與家長交流孩子的成績,提出孩子成長合作發(fā)展方向,彌補了家庭教育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保證每一名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努力將每一名學生培養(yǎng)成為“知書、明理、仁愛、至善”的合格公民。
安全是幸福人生的前提。學校時刻保持警醒的頭腦,切實負起領導責任,把維護校園穩(wěn)定放在重要的位置。每天二十四小時雙門衛(wèi)值班,領導和政工干事各有負責區(qū)域時段。我們始終堅持抓早抓小,工作在先,預防為主,認真排查影響和諧穩(wěn)定的因素,滿腔熱情地幫助師生解決實際問題,化解思想矛盾。尤其要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大力宣傳安保知識,消除地震、食品、交通、火電氣、打鬧、踩踏、野浴等各種安全隱患,杜絕校園暴力,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同時,引導教師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以耐心和愛心感染、教育、鼓勵學生,減少、避免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矛盾,與學生平等、友好相處,為師生創(chuàng)建穩(wěn)定、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踐行“以情治校”,實施“溫情教育”的幾年,不僅使我們八中的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更促進了我們領導的專業(yè)成長。面對學校的大好態(tài)勢,我由衷感到:“溫情”和“愛心”是教育成功的巨大推動力。如果說,教育是參天大樹,那么學生是葉,老師是枝,愛是根,溫情就是那陽光和雨露。我們堅信,只要堅守“溫情教育”的夢想,用心譜寫“大愛”詩篇,我們就一定能精心打造出滋潤生命的溫馨樂園,一定能勝利完成歷史賦予我們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
后記:那天偶閱我們的??短m之馨》第三期時,有篇署名為葉青(九年級一位曾經(jīng)相當叛逆的女孩)的文章——《美麗校園,溫馨的家》深深地吸引了我。文中,小作者寫道:“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愛我們的校園嗎?你們愛我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嗎?是的,我們愛這美麗的校園。這里有光鮮亮麗的塑膠操場,有莊嚴肅穆的升旗臺,有清新雅致的楊柳綠蔭,有充滿童趣的娛樂場,有啟人心智的雕塑,更有關愛著我們,為我們的成長而辛勤勞動的老師。學校就是一個溫馨的家。我們愛學校,就要愛她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使我們的“家”美景如畫,處處洋溢著蓬勃的朝氣……”讀罷,我熱淚盈眶、感慨萬分:這就叫“溫情”!為此,我們付出的一切努力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