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鏡海
(廣寧縣木格中學,廣東 肇慶 526348)
激勵性語言是老師運用期待、賞識、引導、諒解、表揚和鼓勵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思維、增強學生信心、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成功的關懷性教育語言。[1]激勵性語言在表現(xiàn)形式分為肯定式、相信式、期待式和鼓勵式幾種。激勵性語言可以使后進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提升其進步的欲望,讓他們在尊重和信任中保護自尊,找回自信。初中班主任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他們大多思想、個性尚未定型,求知欲強,需要教師引導鼓勵。特別是部分學習落后,紀律松懈,作風懶散的學生,他們更需要關注和引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善于用“你真行”“你真棒”“相信你能行”“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等鼓舞人心、激勵學生上進的話語教育后進生,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成為學生不斷前進的催化劑,表達教師熱愛、關心和鼓勵學生的真情箴言。
下面是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運用激勵言語的一些做法。
筆者擔任七年級班主任兼數(shù)學老師,當時班上有9名學習后進生,為了轉(zhuǎn)化這幾位學生,筆者費盡了心思。他們都是十二三歲的少年,可塑性很強。首先,要善于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抓住有利時機,只要有一點進步就利用班會、晨會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們良好的表現(xiàn),幫助他們建立信心,讓他們找回“我能行”的感覺。如班上的一名女同學,她的基礎不好,接受能力也一般,但勞動很積極,經(jīng)常主動做好教室講臺的清潔,教師就在班會上多次表揚她關心集體,她勞動更積極了,并且學習也來了勁,肯下苦功,用勤補拙,一學期后,該學生躍進班上的中等水平。又如一位后進生,課堂上板演一道解答題,雖然沒有全對,但是他的書寫非常工整漂亮,解題格式也很規(guī)范,就當場表揚他:“你真行!這么努力,這么執(zhí)著,老師真為你感到驕傲!”當時他很是自豪。以前作業(yè)經(jīng)常錯題滿篇的他,在老師的不斷鼓勵下,認真多了,成績有很大的飛躍。
其次,對后進生不能操之過急,教師要有耐心,使之逐步提高。每節(jié)課教師有意識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習題,在教學過程中對他們采取優(yōu)先的“傾斜政策”,他們一旦舉手就優(yōu)先提問,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答對就表揚鼓勵,即使答錯了,也會體諒安慰:“別灰心,知識總是在不斷的失敗中積累起來的”。他們的作業(yè)一旦完成,就優(yōu)先批改,稍微有進步,做得好的,就在上面寫“你真行”,“你真聰明”,“你比上次做得好”之類的話語,并告誡他們貴在堅持。
再次,在每次考試前,教師會在班上設立進步獎,特別是對稍有進步的后進生都給予最真誠的激勵:“你的表現(xiàn)很出色,你是最棒的!”“你知道嗎?你的進步給老師和同學帶來多大的驚喜呀!”
經(jīng)過一個學年的努力,在老師和同學鼓勵下,9名后進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且獲得了學校的“學習進步獎”。
曾經(jīng)有一名男學生,他頭腦靈活,但總是違反紀律,上課從不認真聽講,不接受老師批評,常常和老師頂嘴,甚至還欺負班里的同學,同學們都對他有意見。教師掌握該生情況后,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該生的不良習慣。首先通過其他同學了解情況,并主動接近他。和他談話后,發(fā)覺他身上還是有許多閃光點,并有著遠大的理想——當一名運動員。對此,多次找他談心并予以極大的支持與鼓勵。一段時間表現(xiàn)有了很大的進步,上課比較認真聽講,也沒欺負同學。但沒過多久,他的舊毛病又犯了。后來,發(fā)現(xiàn)他的體育不錯,于是就動員他去參加學校的冬運會,并多次在他面前說:“XX同學,為班級爭光,相信你能行”。果然,他在運動會的田徑項目50米跑中獲得第一名,為班級爭得了榮譽。于此,教師又抓住有利時機,在同學面前對他豎起大拇指,同時大聲對他說:“繼續(xù)努力,相信你會做得更好!”自此之后,同學們也給他一個“飛人”的稱號,紛紛舉薦他擔任體育委員。此后,經(jīng)常注意用鼓勵的眼神和激勵的言語與他交談,提醒他堅持做到最好。一年后,他升入高中,高中的老師都反映他不錯。
一個班集體中,總有一些有進步愿望,但自控力差,學習成績低下的學生。班主任如果體諒他們的難處,并讓其明白:“學習也像龜兔賽跑,暫時的落后不要緊,只要你咬緊牙關,迎頭趕上,最后的勝利還是屬于你的!”[2]“陽光總在風雨后,你會成功的!”班主任要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勤奮學習,使他們對老師產(chǎn)生特別親近的感情。這種特殊的師生情感,最容易轉(zhuǎn)化為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樂意聽從老師的話,并心甘情愿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使自身潛力得到最有效的開發(fā)。[3]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這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外省轉(zhuǎn)來的一名學生,他自尊心強,自信心弱,性格較為內(nèi)向,學習馬虎、主動性不強,學習成績偏下。剛轉(zhuǎn)來的時候,看到同學們搞科技小制作,覺得很好玩,就產(chǎn)生想做一做、玩一玩的念頭。這時,教師恰時地動員他加入由班主任擔任指導老師的學校科技制作興趣小組。開始時他對自己沒有信心,膽怯說:“我不去,不敢去。老師,你請其他同學去比賽吧!”老師則給了他肯定的回答:“你應該要有自信。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如果你沒有得獎也沒有關系,你就把它當作是一次鍛煉的機會。”就這樣一次一次地鼓勵他,為他加油。由于他刻苦肯學,很快就有了進步。老師抓住契機及時給予表揚,并向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創(chuàng)新,每次都為他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參加各類科技制作的比賽。經(jīng)過努力,該同學不僅在鎮(zhèn)科技制作比賽中獲了獎,而且在縣的“中學生科技小制作”比賽中獲得二等獎。一聲小小的鼓勵卻能挖掘到一個小小的創(chuàng)作家。
俗話說“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言語的力量是很大的,我們要善于運用激勵性語言,給學生正能量,把握這種力量,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然而,在表揚或鼓勵學生的同時,不能盲目地浮夸學生,避免其出現(xiàn)驕傲自滿的心態(tài)。在鼓勵學生上進時,需要很有技巧并慎重地選擇適當?shù)恼Z言,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出語言的激勵作用。
實踐證明,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不要忽略你口中的鼓勵,不要把“笨、蠢、懶”常常放到嘴邊,多鼓勵學生,多說些“你真聰明,你真行”這樣的話,這樣就會得到學生進步的報答。
參考文獻:
[1] 孫西洋.班主任的最佳教育語言—激勵性語言[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1):30.
[2] 佚名.教師鼓勵學生的話[EB/OL].2014-09-13.http://www.doc88.com/p-6989856260260.html.
[3] 王素彥.淺談班級管理中的賞識教育[J].學周刊,201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