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寧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四醫(yī)院,黑龍江大慶 163316
探討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呂寧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四醫(yī)院,黑龍江大慶163316
目的該文旨在探究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方法該研究主要選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該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兒共120例,將這120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對于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的手段開展響應的護理工作,對于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的護理工作。在進行對比的過程中主要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血糖含量、心理抑郁狀況、心理焦慮狀況以及血紅蛋白含量進行對比。結果通過響應研究和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患者在進行治療和護理工作之后整體的血糖含量為(5.26±0.52)mmol/L、餐后2 h血糖為(7.17±0.78)mmol/L、患兒整體抑郁得分為(13.3±3.9)分、患兒整體焦慮得分為(7.3±1.9)分、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為(7.59±1.47)%,觀察組的上述數(shù)據(jù)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由此可見,對于糖尿病兒童患者開展護理干預工作能夠達到更好的護理和治療效果。
護理干預;兒童糖尿病患者;作用和影響
近年來,我國的肥胖兒童在不斷增多,患有糖尿病的兒童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在我國的肥胖兒童中有很多兒童都患有糖尿病,這種疾病形式會對兒童的成長以及生命安全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兒童一旦患上糖尿病會嚴重影響到兒童發(fā)育的同時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影響到兒童的正常成長。在進行兒童糖尿病治療的過程中,不僅要開展有效的治療工作,同時也要針對糖尿病患兒的心理狀況和健康狀況進行深入和細致的護理,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恢復效果。因此對護理干預在兒童糖尿病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更好地提升糖尿病患兒的恢復質量,促進其健康成長,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文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主要選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兒共120例,其中男性兒童共70例,女性兒童50例,年齡在5~25歲之間,平均年齡7.8歲。將這120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6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兒36例,女性患兒24例,年齡在3~15歲之間,平均年齡7.9歲,空腹血糖含量為(11.24±5.66)mmol/L,餐后2 h血糖(17.36±4.07)mmol/L;對照組男性患兒共34例,女26例,年齡5~15歲,平均7.7歲,空腹血糖(11.31±5.12)mmol/L,餐后2 h血糖(17.21±4.35)mmol/L。運用相應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對于這些基礎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發(fā)現(xiàn),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血糖含量等指標并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較性。
1.2護理方法
該文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針對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針對觀察組除了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工作之外還進行了護理干預。針對于觀察組開展的護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針對對照組的患兒處理開展常規(guī)的護理工作,還開展了心理護理和健康宣傳教育工作。由于糖尿病患兒在體征上會表現(xiàn)為肥胖,因此這類兒童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學校生活中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和排擠,這會對患兒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長期心理的作用下會對兒童的正常恢復和治療產生影響。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在開展相應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當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開展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心理咨詢工作,以求讓患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要對患兒的家長開展健康宣教工作,讓家長在日常生活照顧的過程中重視兒童的飲食和運動,以達到更好的恢復效果。其次,針對對照組的兒童開展飲食控制工作,因為糖尿病患兒的致病原因主要是飲食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只有在治療的過程中進行飲食控制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能夠防止疾病的惡化。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叮囑家長注重孩子的日常飲食,糾正家長的溺愛心理,在進行日常飲食搭配的過程中應當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在日常的正餐之外不再加餐,減少兒童的身體負擔,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再次,在針對對照組兒童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要著重對酮癥酸中毒開展護理工作。酮癥酸中毒是一種十分嚴重的中毒現(xiàn)象,會嚴重危害到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當針對不同程度的酮癥酸中毒患兒開展護理工作,要在患兒的身體內部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同時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當配合藥物治療和護理,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證兒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求達到更好的恢復效果。最后,針對低血糖患兒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這主要是指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針對低血糖患兒進行葡萄糖液輸入,以保證其自身正常的生理機能。除此之外在對對照組患兒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患兒自身的清潔,這樣能夠減少在恢復和治療過程中的感染,要對兒童的指甲進行定期的修剪,對于頭發(fā)要進行定期的清洗。對于出現(xiàn)感染的患兒要進行及時的治療,減少感染對于糖尿病治療的影響。
1.3評測方法
在進行對比和研究的過程中主要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 h血糖含量、患兒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進行相應的對比和研究工作。同時在對兩組患兒的心理狀況進行評測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焦慮測評量表和抑郁測評量表。其中焦慮癥狀量表一共有10個問題,總分為20分,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患兒的得分越高說明患兒存在越嚴重的焦慮問題。在運用抑郁測評量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如果測量的總分超過17分就表明患兒存在抑郁問題或者抑郁傾向。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開展相應的統(tǒng)計和數(shù)據(jù)處理工作,通過相應的統(tǒng)計和分析工作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治療前后的血糖和血紅蛋白對比
通過該文的統(tǒng)計和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在治療和護理干預之后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血糖含量、糖化血紅蛋白含量都遠遠低于對照組,通過相應統(tǒng)計學軟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兩組患兒的相應數(shù)據(jù)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治療前后心理狀態(tài)的比較
通過該文的統(tǒng)計和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在治療和護理干預后整體的焦慮測評量表和抑郁測評量表的整體得分下降,整體的心理狀態(tài)較好。通過護理達到了更好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更好地生活。兩組患兒相應數(shù)據(jù)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1兒童糖尿病概述
小兒糖尿病是目前十分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形式,這種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為主,引起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及尿糖。臨床表現(xiàn)為多飲、多尿、多餐和消瘦。小兒易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后期常有血管病變導致眼及腎臟受累。兒童時期的糖尿病可見于各年齡階段,學齡期和青春發(fā)育期多見,無性別差異。我國目前在對兒童糖尿病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將兒童的糖尿病主要可以分為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目前在我國的整體臨床資料和相應數(shù)據(jù)中,兒童的糖尿病類型主要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3.2嚴格控制兒童糖尿病患者的飲食
糖尿病患兒的致病原因主要是飲食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只有在治療的過程中進行飲食控制才能夠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同時能夠防止疾病的惡化。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影響叮囑家長注重孩子的日常飲食,糾正家長的溺愛心理,在進行日常飲食搭配的過程中應當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在日常的正餐之外不再加餐,減少兒童的身體負擔,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刂骑嬍呈亲o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用易懂的語言向患兒及家屬講解其重要性與具體做法,使之自覺遵守;每周測體重1次,待病情穩(wěn)定后根據(jù)患兒年齡定期測體重與身高,因生長速度可作為小兒糖尿病代謝障礙得到控制的1個指標;遵醫(yī)囑給予低糖飲食或按營養(yǎng)師要求提供飲食。在小兒運動之后可以給予兒童少量的食物來加餐,這樣能夠保證兒童正常的生理機能,能夠讓兒童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達到更好地效果。同時應當對兒童的血糖含量進行定期的檢測,根據(jù)血糖的相應檢測數(shù)據(jù)來進行飲食搭配。
3.3加強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
由于糖尿病患兒在體征上會表現(xiàn)為肥胖,因此這類兒童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學校生活中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和排擠,這會對患兒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長期心理的作用下會對兒童的正?;謴秃椭委煯a生影響。針對這一情況,醫(yī)護人員除了保持善意和親切感外,還要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鼓勵患兒按照醫(yī)囑,進行治療,以后可以與同齡人正常交流,激發(fā)他們治療的信心和欲望。同時,針對性開展健康宣教,提升兒童自身和家長的護理能力。
3.4注重對低血糖患者的護理
針對于低血糖患兒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這主要是指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針對低血糖患兒進行葡萄糖液輸入,以保證其自身正常的生理機能。這主要是因為低血糖會嚴重影響到患兒的正常生活,導致患兒出現(xiàn)突發(fā)饑餓感、心慌、軟弱、脈速、多汗。嚴重者出現(xiàn)驚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的現(xiàn)象。在針對患兒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應當叮囑其對低血糖現(xiàn)象進行及時的處理,同時教會家長識別低血糖反應,同時教會家長低血糖的處理方法。
3.5加強對排尿異常與感染糖尿病患兒的護理
在出現(xiàn)排尿異常的糖尿病患兒應當進行特別的護理,應當對這類患兒的排尿狀況進行記錄,同時要幫助患兒排尿。同時要對患兒的陰部進行定期的清理,防止發(fā)生感染,影響到糖尿病的正常治療。在針對患兒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患兒自身的清潔,這樣能夠減少在恢復和治療過程中的感染,要對兒童的指甲進行定期的修剪,對頭發(fā)要進行定期的清洗,減少感染的發(fā)生。
[1]張桂香.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3):98-99.
[2]余紅.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5):76-77.
[3]田淑利.家庭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生活質量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8):71.
R587.1
A
1672-4062(2016)08(a)-017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5.173
呂寧(1982.5-),女,吉林長春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兒科護理工作。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