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云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內蒙古通遼 028000
?
探討循證護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王紅云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內蒙古通遼028000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糖尿病足臨床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將該院200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糖尿病足護理,觀察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行循證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的差異。結果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在經過治療和護理后,無論是治療效果和治療安全性,觀察組患者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使用循證護理的手段對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進行護理,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有著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循證護理;糖尿病足;應用觀察
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同時也會對患者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導致患者出現(xiàn)諸多并發(fā)癥。而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患者在發(fā)病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類并發(fā)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1]。若沒有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也會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諸多的研究顯示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能夠起到理想的臨床療效,該研究中使用實證的手段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間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00例。其中男患者122例,女患者78例,患者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0.52±7.52)歲。所有患者均使用 《糖尿病足國際臨床指南》中的診斷標準診斷,并均已經得到確診。同時所有患者臟器功能均正常,并沒有精神類疾病。將所有患者隨機性的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數(shù)量為100例。對照組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59.82±6.91)歲。觀察組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1.75±8.0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首先護士和患者需加強交流,并了解患者的需求,加強對患者的鼓勵,提升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另外也需要對患者進行糖尿病足相關知識的宣教,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識,讓患者明確應該如何依從治療和護理,尤其是可以對患者講解在治療和護理后能夠取得的效果,幫助緩解患者的恐懼以及焦慮等情緒[2]。另外也需要為患者提供高營養(yǎng)食物,盡量讓患者身體狀態(tài)得到恢復,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而在體位方面,可以幫助患者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有著最為舒適的體位,提升其護理和治療的舒適性,讓患者更好的依從治療和護理。
1.2.2觀察組護理方法 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在此過程中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治療方法等信息進行相應的分析,觀察患者在目前的身體狀況以及治療效果等,并和患者進行相應的溝通和交流,全面的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3]。然后根據評估的結果和在實際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等,提出在實際護理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進行探討,找出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方法,并找出相關證據,將證據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為其制定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包括了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血糖控制和體位護理。另外為了讓患者的糖尿病足癥狀得到更好地護理,在實際地護理過程中可以讓患者使用中醫(yī)藥泡腳,并對其進行中醫(yī)足部護理[4]。尤其是在實際護理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總結護理經驗,并且需要不斷地提升護士的操作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秀的臨床護理服務。
1.3療效標準
該研究中首先需要使用SAS評分以及SDS評分的手段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同時需要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已經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明顯好轉,但沒有完全性消失。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任何的好轉,甚至更加嚴重。另需要比較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截肢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率(%)表示,用χ2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SAS評分(40.39±4.87)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SAS評分(49.85±9.75)分,觀察組患者SDS評分(41.09±5.75)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SDS評分(50.75±6.9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率(61%)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率(40%),同時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81%)。觀察組患者截肢率(3%)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截肢率(1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安全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較為常見,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水平的發(fā)展,目前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的提升。糖尿病會出現(xiàn)諸多并發(fā)癥,而足病即糖尿病足就是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類型[5]。糖尿病患者由于會出現(xiàn)周圍神經病變和外周血管過高的機械壓力等情況,極有可能導致其足部軟組織以及骨關節(jié)系統(tǒng)的畸形,并會導致足部骨關節(jié)的破壞,進一步導致患者發(fā)生諸多的足部疾病。若癥狀較為嚴重,甚至會導致患者發(fā)生感染、血管疾病以及潰瘍等諸多癥狀,對其身體健康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
正是基于此種特點,對糖尿病足患者需實施及時有效并安全可靠的護理。而循證護理正是一種能夠對糖尿病足患者起到較好效果的護理手段[6]。循證護理主要包括了3大要素,首先是需要查詢科學有價值的文獻,并通過文獻的手段找出實證。另外需要結合護士在實際護理過程中的臨床經驗制定出對糖尿病足患者的合理護理方案,保證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能夠對患者起到針對性的護理效果[7]。另外也需要充分的考慮到患者的意愿和要求,針對患者自身的要求制定出護理方案。而正是由于這種特點,使用循證護理的方法能夠保證護理方案的科學性[8],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有著非常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對患者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該研究中使用實證分析的手段探討了在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臨床護理時,使用循證護理能夠起到的效果。通過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AS以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同時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效果以及治療的安全性上,均明顯的要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臨床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護理時,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能夠明顯的提升治療安全性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有著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萬建紅,何立環(huán),王殿輝,等.院外延續(xù)宣教對糖尿病足中高危人群自護行為的影響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4(17):1564-1566.
[2]林媛,蔣爭妍,何冬凝,等.刮匙與剝絲換藥法在糖尿病足護理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8):2131-2134.
[3]Fernando M,Crowther R,Lazzarini P,et al.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ipheral diabetic neuropath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findings from the gait cycle,muscle activity and dynamic barefoot plantar pressure [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3,28(8):831-845.
[4]武義華,章合生,張星辰,等.中藥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護理干預對早期糖尿病足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7):604-606.
[5] Yavuz,M..AmericanSocietyofBiomechanicsClinical Biomechanics Award 2012:Plantar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s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neuropathy[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4,29(2):223-229.
[6]陳冬梅,鄭冬杏,黃健寧,等.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潰瘍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2):28-30.
[7]Zheng,Y.,Wang,L.,Krupka,T.M.et al.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to assess nerve ending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3,82(3):512-517.
[8]胡鵬,徐蓉.應用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材料真空密封包扎創(chuàng)面治療糖尿病足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13-1115.
R587.1
A
1672-4062(2016)09(a)-016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67
2016-06-01)
王紅云(1970.2-),女,內蒙古通遼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