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人與自然關系的社會生成①——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

        2016-02-13 14:06:14魯明川
        浙江倫理學論壇 2016年0期
        關鍵詞:自然界馬克思人類

        魯明川

        人與自然關系的社會生成
        ①——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

        魯明川②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人與自然也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二者在人類社會活動過程中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并最終相互生成。當我們討論生態(tài)問題中人與自然關系時,討論的是社會屬性的人與被人類活動打上社會關系烙印第二自然的關系,而不是人類中心主義或非人類中心主義所認為的“自然是人的一部分”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外在“主奴式”包含關系。脫離人與自然的內在生成聯(lián)系以及人與人的現(xiàn)實整體社會關系,孤立而空洞地爭論“人的主體優(yōu)先”和“自然價值至上”的人與自然問題,將永遠無法找到妥善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矛盾沖突的正確出路。

        生態(tài);社會關系;生成;歷史唯物主義

        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一直是理論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面對日益嚴重的全球性生態(tài)危機,理論界對這一問題進行熱烈的討論和廣泛的研究,形成了諸多思潮流派,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是其中最突出的兩大代表。

        一、人與自然關系: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爭論焦點

        人類該如何走出生態(tài)困境?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就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雖然不同的歷史時期,雙方爭論的形式和內容有所不同,但爭論始終圍繞人與自然關系的焦點展開。

        在人類中心主義看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無論世界的本原是物質還是精神,人始終是這種本原建構的世界的中心,人是“絕對的主人”,這是人類中心主義本體論意義的最直接表達;從價值論層面而言,人類中心主義認為,無論是自然存在物還是社會存在物,人的利益滿足始終是這些“物”存在的意義,人是“絕對的尺度”;從認識論層面而言,人類中心主義主張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人的認識能力始終是萬事萬物是非曲直的判斷標準,人是“絕對的智慧”。概言之,人類中心主義堅信人類是萬事萬物的中心,只有人類才具有內在價值,其他任何非人存在物都只有工具價值,其核心要義就是“一切以人為中心,或一切以人為尺度,為人的利益服務,一切從人的利益出發(fā)”①余謀昌:《走出人類中心主義》,載《自然辯證法研究》1994年第7期。。從古希臘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到中世紀的“人為神存在,萬物為人而存在”、近代的“人為自然立法”,以及現(xiàn)代的“人是自然的管理者和改造者”,人類中心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圖景在我們面前漸次清晰明朗,在這一歷史演進過程中,人的主體意識不斷被激活、人的主體地位不斷被提高,科學技術“工具理性”不斷被高揚,人在自然和神面前逐漸站立起來,人充分利用自然“為我所用”,促進近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工業(yè)社會的繁榮。但是,單向度地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將自然視為被征服和控制的對象,自然“僅僅在于為人類提供一個無足輕重的棲息地”②程倩春:《敬畏自然——論生態(tài)文明的自然觀基礎》,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4年第3期。,原先整體的自然,在人的欲望與科學技術“合力”座架下,不斷被肢解成滿足人的需求和利益增殖的資源碎片,人的無限性需求與自然的有限性供給之間的矛盾沖突愈演愈烈。

        面對高歌猛進、盛行其下的人類中心主義,非人類中心主義主張從自然出發(fā),反思人類的行為,極力反對人對自然的主導和支配,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地球上萬事萬物是一個整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人和其他存在物都是這個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自然以及自然界的生物都擁有客觀的內在價值,人并不優(yōu)于其他任何生物,沒有凌駕自然、宰割其他生物的權利,人對自然以及其他生物負有道德義務。正是由于人對自然的征服和掠奪,才導致了生態(tài)危機的加劇。為此,解決生態(tài)危機根本出路是摒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回歸自然,確立非人類中心主義思想,代表性的思想流派有動物權利主義、生物中心主義和生態(tài)中心主義。非人類中心主義將價值擴展到了極限,賦予整個自然界道德和價值的意義,從生態(tài)整體主義的角度去對自然進行更多的道德關懷,進而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為克服人類中心主義、革新人們傳統(tǒng)的生態(tài)理念以及后來環(huán)境保護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但是,單一化地強調自然的內在價值以及人與自然的同一性,面對日趨復雜的社會問題,人類為何而存在、人類社會因何而發(fā)展以及生態(tài)危機解決的目的論意義等問題成了非人類中心主義無法解答的難題。

        二、人與自然的現(xiàn)實:社會屬性的人與第二自然

        當我們討論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時,我們所討論的“人”是何種意義上的人?所討論的“自然”又是何種意義上的自然?這是首先必須厘清的基本問題。

        一般而言,人和自然都具有二重性。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人類“在以自己的本質力量即生產勞動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時候,就在對自然界的關系上具有了二重性”①李崇富:《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觀及其現(xiàn)實意義》,載《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人的二重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性和人的社會性,人的本質屬性在其社會性,這一觀點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有經典表述:“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②[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頁。人是一種社會關系存在物,人的全部活動在理論邏輯上都應該是社會活動,在社會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人不斷與他人進行社會交往,并在社會交往中通過他人來確認自身的社會存在,離開了社會,離開了社會活動,人的社會關系將無法產生,人也因此失去了存在可能?!皞€體是社會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現(xiàn),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現(xiàn)這種直接形式,也是社會生活的表現(xiàn)和確證?!雹弁?第188頁。人的存在首要屬性和基本前提是與他人建立的社會關系。把握人的本質,既不能把人歸結于一種普遍的本質,也不能簡單理解成孤立的自我,而是從社會關系的視角去把握具體個人的存在,人在社會關系中存在,這也是人與其他動物區(qū)別的重要內容,正如馬克思所言,動物根本就沒有什么“關系”,“凡是有某種關系存在的地方,這種關系都是為我而存在的,動物不對什么東西發(fā)生‘關系’,而且根本沒有‘關系’;對于動物來說,它對他物的關系不是作為關系存在的?!雹芡?第533頁。離開社會、離開關系,討論人的本質問題,不過是抽象意義上的一種“思想體操”,不可能洞悉到人的全面本質,也不可能覓到解決與人相關的各種社會問題的正確方法路徑。

        自然的二重性意指自然的先在性和現(xiàn)實性,先在性指的是自然先于人類存在的天然性質,即原始性;現(xiàn)實性指的是自然由于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后天屬性,即社會性。根據自然的二重性,我們將先于人類存在的自然稱作原始自然或第一自然,將受到人類活動影響、與人類社會密切相關的自然稱作人化自然或第二自然。隨著人類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第一自然的原始性以及對人的異己性漸漸地被人類消除,失去了自然的自在性和外在性,成為與人類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現(xiàn)實的第二自然。自從人類社會產生以后,自然作為人類生產、生活的物質基礎和活動對象,被納入到了人的社會實踐范圍,從此自然就被深深地打上了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烙印,自然的歷史和人類社會的歷史便融為一體。人的出現(xiàn)以及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進行,改變自然的原始性,第二自然就此產生并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生變化,自然由于人的活動成了與人緊密相連的自然,成了社會歷史性的自然,體現(xiàn)出明顯的社會性,在人類社會的不同發(fā)展階段,自然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人類的實踐不斷地改變著第二自然,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那樣:“大家知道,櫻桃樹和幾乎所有的果樹一樣,只是在幾個世紀以前由于商業(yè)才移植到我們這個地區(qū)?!雹賉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頁。人的社會實踐,使“櫻桃樹”不再是“固定不動的天然果樹”,它具有能被人類利用的豐厚商業(yè)價值,并且可以進行跨區(qū)域移植,至此“櫻桃樹”被深深印上了“人的痕跡”。隨著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深入,第一自然的“自然而然”狀態(tài)將不斷被打破,自然的“人工化”程度不斷提高,第二自然日益普遍,“人類所進行的全部活動就是使自然界人化的活動,其面對著的作為活動結果的自然界,就是人化了的即被人類活動所作用的自然界。”②王丹:《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自然觀研究》,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41頁。從某種意義上講,自然的人化史就是人類文明史,“文明就是第二自然”③[日]湯川秀樹:《人類的創(chuàng)造》,那日蘇譯,河北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第5頁。。

        在論及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時,馬克思曾批判費爾巴哈人與自然觀念的非現(xiàn)實性,這種“先于人類歷史而存在的那個自然界,不是費爾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現(xiàn)的一些珊瑚島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對于費爾巴哈來說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④同①,第530頁。。馬克思向來反對抽象的、非實踐的、非歷史地看待自然,那種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與人分離的自然,對人來說就是無。離開社會的人奢談原始自然,不過是一種“無反思”的樸素實在論。

        當然,作為自然屬性的人也不斷與自然發(fā)生各種聯(lián)系,但這種生物學或生理學意義上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不足以引致生態(tài)危機的出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受到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制約。第二自然是“在人類社會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類學的自然界”。①[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頁。在馬克思看來,自然—人—社會構成了一個彼此關聯(lián)的關系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客觀辯證法決定了我們考察自然時候不能脫離人和人類社會,在考察人和人類社會時也不能脫離自然。馬克思所討論的人與自然的關系,絕不是抽象的個人與原始的“自在自然”關系,也不是單個人與人化自然的關系,而是社會現(xiàn)實中的整體的人與現(xiàn)實自然的關系,即社會屬性的人與第二自然的關系。

        毫無疑問,生態(tài)問題是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的社會化產物,討論生態(tài)問題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必然要放置到人類社會歷史或現(xiàn)實背景下,無論是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爭論的生態(tài)倫理問題還是人們一般意義上談及的生態(tài)問題,其涉及的人與自然本質上是社會屬性的人與打上人類社會關系烙印的第二自然。

        三、人與自然關系的社會生成

        人與自然的社會現(xiàn)實意味著人與自然的關系與社會緊密相連,人與自然關系的建立與變化離不開社會,在社會中生成。正如馬克思所言:“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xiàn)實的自然界?!雹谕?第193頁。

        (一)人類社會的形成:人與自然現(xiàn)實關系得以建立的歷史前提

        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系?!雹弁?第519頁。人的出現(xiàn)和人類社會的形成,是人與自然之間建立現(xiàn)實關系的歷史前提。人與自然的關系只有在人與人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才有其現(xiàn)實性,“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礎,才是人的現(xiàn)實的生活要素?!雹芡?第187頁。離開社會,人與自然就成了孤立的存在,按照馬克思的觀點,這種孤立的存在就是“非存在物”,就是“無”,人與自然關系在“非存在物”和“無”的狀態(tài)中就失去了產生和形成的現(xiàn)實可能。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類只有結成社會關系,并且“只有在這些社會聯(lián)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①[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4頁。。人的生存方式與其他動物的生存方式存在根本性差異,人是有意識的自覺的動物,會通過改變自然的活動,改善自己同自然的關系,進而獲取或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存條件,而其他動物只能被動的適應自然而獲取生存。除此之外,人“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②[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頁。。離開了社會,人與其他動物無異。在人類社會產生之前,人與自然的關系同其他動物與自然的關系沒什么區(qū)別,都是單向度的對自然的依存關系,人的社會性尚未形成,真正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因此尚未形成。人類社會形成后,人與自然產生了復雜的互動關系,將人與自然的關系同動物與自然的關系區(qū)別開來,自然界在人的社會活動中逐漸“涌現(xiàn)”出來,最終成了真正的自然界。離開了人類社會,人的自身已經不再是完整意義上的存在,自然也無法成為人的活動對象,依然是一種“異人”的存在,無法建立起人與自然的現(xiàn)實聯(lián)系,人與自然關系的談論也就成了一種妄談。

        (二)“自然史”與“人類史”的統(tǒng)一:人與自然關系隨社會發(fā)展變化而變化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認為,世界主要存在兩種社會關系:一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二是人與自然的生態(tài)關系?!吧纳a,無論是通過勞動而生產自己的生命,還是通過生育而生產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現(xiàn)為雙重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雹弁?第532頁。在現(xiàn)實世界中,這兩種關系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是不可分割的。“歷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的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雹芡?第516頁。馬克思把“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視為人類面臨的兩大基本問題,是“兩大變革”的歷史任務,“我們這個世紀面臨的大轉變,即人類與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本身的和解”⑤同①,第63頁。。因此,我們在認識人與自然關系的時候,不能割裂“自然史”同“人類史”的聯(lián)系,將人與自然關系孤立化、靜止化,而是應該把人與自然的關系放到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以及人類活動的歷史進程中加以考察和理解。只有這樣,人與自熱的和解以及人與人的和解才能真正實現(xiàn)。

        縱觀人類社會歷史進程,可以發(fā)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生變化?!叭祟愅ㄟ^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給自然界打上了人的烙印,將自己的本質對象化給自然界,使自然界是人的作品和人的現(xiàn)實,成為表現(xiàn)人本質的對象?!雹俨苊锨冢骸度耸桥c自然界的本質統(tǒng)一——質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年第9期。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人與人社會關系的映射,人們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社會關系中不斷賦予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屬于人的意義。人對自然的特定關系是受社會形態(tài)制約,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也不同。正如馬克思所言:“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來說才是人與人聯(lián)系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說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對他來說才成為人。”②[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頁。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里,社會生產力極度不發(fā)達,社會生產力主要表現(xiàn)為自然生產力,人類勞動的對象是天然的植物和動物,還不存在現(xiàn)代意義的社會分工與合作,人類文明還處于“叢林文明”發(fā)展階段,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十分簡單,群居式生活關系和主奴式生產關系是這一時期最主要的社會關系。生產力不發(fā)達以及社會關系的簡單,使得人們只是從自我生存和繁衍的角度去認識自然,對自然的利用十分有限,人們對自然滿是崇拜,“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自然界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自然界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懾服于自然界。”③同上,第534頁。早期人類社會中人與人的簡單化交往以及低級化的社會生產生成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原始和諧。當人類社會進入農耕社會后,隨著人類生產實踐的發(fā)展,人們掌握了農作物自然生長規(guī)律,對自然的認識能力進一步提高,人們開始常態(tài)化地利用已有的自然力并嘗試改造已有的自然力,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大發(fā)展,人類停下“游蕩”的腳步,開始了定居生活,土地和草原成了人類勞動的主要對象,人類進入了“土地文明”時期,土地成了財富的來源,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征,成了影響人們社會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根據占有土地的多寡形成了農耕社會特有的家族式等級制社會關系,人們開始瘋狂地占有土地。但是,此時人們對土地以及自然的利用還嚴格遵循“天然的原則”,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仍然還是有限的,沒有破壞自然系統(tǒng)的自凈能力和恢復能力,農耕社會中有限的人與人交往以及初級性的社會生產生成了相對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近代以來,人與自然關系隨著人與人社會關系的日益異化,發(fā)生了本質斷裂。尤其是人類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但凡市場有需求的原材料都可以成為人類勞動的對象,人類進入了“市場文明”時期,人們在利益最大化原則的驅使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不斷地被物質量化,價值通約主義盛行,物化的社會關系支配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代謝不斷出現(xiàn)難以彌合的“裂縫”,導致了生態(tài)危機的頻發(fā)。工業(yè)社會和后工業(yè)社會中物向化的人與人交往以及集聚化的社會生產最終生成了緊張沖突的人與自然關系。

        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演進在人類生產活動的歷史進程中進行,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演變,反映了人類文明形態(tài)的歷史變遷。從這個意義上講,一部文明形態(tài)史實際就是一部人與自然的關系史。

        (三)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質:人與人的關系

        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人與自然之間一直存在著雙向互動關系。人與自然是相互創(chuàng)造、相互生成的現(xiàn)實過程,正如馬克思所言:“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①[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頁。自然界并非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對象性關系,而不是簡單的“改造與被改造、征服與被征服”的二元對立關系,也不是單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自然是人的一部分”的外在包含關系,二者是一種互為對象、互生互融的有機統(tǒng)一關系?!叭伺c自然的關系,不是靜態(tài)消極的‘主客二分’,不是外在二分的孤立定在,不是主體構造、征服、利用客體,而是自我主體與對象主體之間積極的雙向選擇與生成過程,是主體間的交往、對話、共在關系。”②崔永和:《走向后現(xiàn)代的環(huán)境倫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頁。人與自然的背后總隱藏著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并折射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受到人與人的關系的規(guī)約,我們可以通過人與人的關系來認識和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地球的表面、氣候、植物界、動物界以及人本身都發(fā)生了無限的變化,并且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動”③[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22頁。,人類在勞動實踐中不斷將自身的本質力量作用于自然,影響和改變自然的外在形態(tài)和內在性質,表面上看,人類的這種實踐活動產生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深層實質卻是社會化中人與人關系在人與自然上的折射。

        當我們談及生態(tài)危機中的人與自然關系時,此時的人與自然都不是一種先在的或既成的存在,而是一種具體的、現(xiàn)實的社會特殊存在?!爱斘覀兲岢鋈伺c自然的關系時,實際上把人定義為社會關系的總和,把自然定義為人的對象性存在,從而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納入到人與人的關系之中?!雹俑等A:《生態(tài)倫理學探究》,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頁。人與自然關系是社會進程中人與人社會關系的現(xiàn)實寫照,人與自然的緊張與沖突關系實質上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不協(xié)調。因此,只有從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出發(fā),才能找到妥善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矛盾沖突的正確出路。

        四、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錯誤的根源:人與自然關系同人與人社會關系的脫離

        既然人與自然的關系只有在人類社會中才能生成,那么,我們討論人與自然關系就不能脫離人類社會,脫離人類社會中的人與人社會關系,否則,人與自然就成了互相獨立的“無”,人與自然關系也就無從談起。而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卻撇開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的相互關系,抽象地強調“絕對的人”和“純粹的自然”,究其原因,是由其思想背后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致。

        (一)兩種唯物主義

        一般而言,我們在討論世界觀和方法論問題時,都會談及兩種截然不同的唯物主義即舊唯物主義和新唯物主義。

        舊唯物主義肇始于英國,特別是牛頓力學取得偉大勝利之后,以英法為代表的唯物主義成了世界主流思潮,后來德國出現(xiàn)了人本主義唯物主義。雖然二者關注的中心問題有所不同,英法唯物主義關注的是“發(fā)現(xiàn)和解釋自然界”,并且將自然界的規(guī)律移植到人類社會并用以解釋人類社會現(xiàn)象;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唯物主義關注的是“發(fā)現(xiàn)和解釋人與宗教的關系”,把宗教還原到人,再把人還原到自然界;但本質都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統(tǒng)稱舊唯物主義。這種唯物主義把世界看成“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認為世界由一個個孤立存在事物加總而成,因而通過理性和經驗對世界不斷進行“祛魅”,從而可以得到一個純粹客觀的物質世界及其規(guī)律,世界成了具有固有性質的“自我存在”。這種“存在者”的哲學,對復雜的世界萬物進行了簡化處理,使之明晰化和固定化,有力地促進了人們對“存在世界”的“物性”把握和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但是這種唯物主義有個根本性的缺點,就是只“直觀”到了外在的物質世界,沒有看到事物之間的彼此聯(lián)系,面對那些相互作用生成并不斷發(fā)展的事物,就失去了基本的解釋能力。在解釋人與自然關系的時候,這種舊唯物主義“推崇作為自然的自然,而不懂得歷史的自然,即處于一定歷史進程和文化環(huán)境并打上了人的烙印的自然;它們也不懂得自然的歷史,不懂得自然界由于人的參與而發(fā)生的變化。它們把自然與人的活動分離開來,一邊是自然,一邊是人,采取的是人與自然二元化的原則。它們堅持唯物主義,但陷入了形而上學”①陳先達:《馬克思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把握》,載《高校社會科學》1989年第5期。。

        新唯物主義又稱實踐唯物主義,由馬克思創(chuàng)立,他指出了舊唯物主義“客體世界觀”的根本缺陷,“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xiàn)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雹赱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頁。馬克思認為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事物不是孤立的存在,事物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中發(fā)生聯(lián)系并不斷生成。這一觀點,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進行過詳細論述:“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wěn)定的事物同它們在我們的頭腦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樣都處于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③[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頁。世界上事物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每個事物都作用于另外一個事物,事物總體上處于不斷的生成和滅亡的過程。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打破了世界萬物各自的孤立封閉狀態(tài),彼此通過對方來實現(xiàn)與表達自身的存在。在人與自然問題上,人類通過實踐活動,把人的意志和本質力量通過自然事物實現(xiàn)和表達出來,使人類制造出的勞動產物成為人的作品與人的現(xiàn)實。同理,自然界通過人類實踐活動將自身滲透到人的生命中,表現(xiàn)為人的生命的物質的和精神的材料,展示自身的存在。人類在實踐活動中通過物與物的關系來實現(xiàn)人的生命的內在聯(lián)系:“在我個人的生命表現(xiàn)中,我直接創(chuàng)造了你的生命表現(xiàn),因而在我個人的活動中,我直接證實和實現(xiàn)了我的真正的本質,即我的人的本質,我的社會的本質?!雹躘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頁。新唯物主義從實踐出發(fā),由人與物質的“實踐關系”推導出物質世界各事物存在“內在聯(lián)系”并在“內在聯(lián)系過程”中生成,確立了世界是“事物間內在聯(lián)系的集合體”,開辟了人類正確認識世界的新道路。

        (二)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錯誤的根源

        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孤立地對人或自然進行“祛魅”,這一方法路徑實質上是形而上學舊唯物主義路徑,“因為它把真正現(xiàn)實的物質世界的生動多彩的存在形態(tài)祛除掉了,把事物本身性質的運動變化的豐富性祛除掉了,把人與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祛除掉了,只剩下用歸納與演繹的概念體系所網羅的機械物質世界?!雹亵斊吩剑骸渡顚由烧摚鹤匀豢茖W的新哲學境界》,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頁。將人與自然割裂開來,單向地從人的立場或自然強調人的重要性或者自然的重要性,將人與自然視為非此即彼的對立,使人與自然出現(xiàn)“存在性的斷層”,這種機械的二元論的思維方式是形而上學方法論的典型表現(xiàn)。人類中心主義拋開人與自然的內在聯(lián)系,不是從現(xiàn)實社會生活找尋人與自然、人與人沖突的根源,而是從抽象的人性諸如“愛”“心靈”“欲望”“意志”出發(fā),盲目擴大人的主體地位和意識能動作用,認為人的本性是整個自然界的鏡子,自然界通過人性找到自己的原像。以“自然是一種物體”和“自然是一面鏡子”為由,不斷征服和改造自然,將自然消滅在人的活動范圍以內或人的意識里。“對于這種充盈著‘擬人論渣滓’的‘形而上學改了裝的、同人分離的自然’和被‘自然立了法’的人”②李勇強、孫道進:《馬克思生態(tài)批判的雙重維度及其現(xiàn)代啟示》,《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年第9期。,人類中心主義對自然的理解堅持的主客二分的“笛卡兒范式”,將自然看成孤立、僵死的“單元”,主張人類理性,不斷對自然進行“祛魅”,從而實現(xiàn)人徹底地征服和控制自然,人類中心主義的極端發(fā)展,最終會逐漸蛻變成了個體主義,“‘人類’這一抽象性范疇也不再具有實質性內涵,而成了原子化的個人以工具理性這樣一把利劍征服和控制自然界的‘擋箭牌’”③張彭松:《人類中心主義的現(xiàn)代性心態(tài)及其哲學反思》,載《理論導刊》2011年第9期。。這一思想主張不僅無法妥善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而且甚至會進一步加劇人與自然的沖突。

        非人類中心主義主張自然的內在價值,人須回歸自然,將人視為自然的一部分,把人的本質簡單歸結于人的自然性,消解人的主動性、意識性以及人與自然的內在聯(lián)系,只看到“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條件到處決定人的歷史發(fā)展,它忘記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變自然界,為自己創(chuàng)造新的生存條件”④[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3頁。。這實際上拋開了一切現(xiàn)實的社會歷史前提,只看到自然的先在性,沒看到人對自然的社會作用,割裂了人與自然的社會聯(lián)系,此種語境下的自然也就喪失了現(xiàn)實性和生命力,成了一種形而上學的虛構和幻象,自然成了“敵視人”或“仇視人”的存在。按照我們一般的定義,自然觀是人們關于自然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人的“介入”是自然觀的題中之意。非人類中心主義將人排除在自然之外,將自然理解成“純粹的荒野”和“直觀的感性”,這種“自然”已不再是自然觀視野下的自然,而是一種“作為存在者的存在”。這種觀點如果說是唯物主義的話,那么與馬克思所批判的“從前的唯物主義”無異,是一種典型的“人學空場”的“見物不見人”的唯物主義。將人與其他生物“等量齊觀”,否定了人的社會存在,也是對人類歷史的貶折與否定。非人類中心主義離開處于“自然關系與社會關系”這“雙重關系”中現(xiàn)實的人的現(xiàn)實生活,囿于“生態(tài)律令”的柔性“英雄主義”,對于大量殘害和踐踏自然的行為卻束手無策,只停留在彼岸世界的“倫理主義批判”,一方面使解決生態(tài)危機失去了根本意義;另一方面也不可能真正解決生態(tài)危機問題,并且還會導致人的生存、社會的發(fā)展等一系列新的問題的出現(xiàn),將人倒退到自然動物的水平之上,使人無所作為,與人類進化和發(fā)展規(guī)律背道而馳,單純的“節(jié)制”與“保護”,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

        總之,脫離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來討論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的根本缺陷。無論是以人為中心還是以自然為中心,都是從割裂人與自然內在社會聯(lián)系、抽象人性論的視角來建構人與自然之間的“主奴關系”。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時,“要么高揚科技理性,訴諸暴力,野蠻傷害自然;要么詛咒現(xiàn)代文明,消極無為,幻想徹底回荒野,既不能真正解決當前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也無法幫助人類真正走出目前的發(fā)展困境”①王喜平、韓志順:《探索人與自然的契合之“度”》,載《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3年第5期。?,F(xiàn)實世界中,人與自然統(tǒng)一于人類的社會實踐,彼此關系社會生成,人與自然關系的現(xiàn)實是社會屬性的人與印上“人的痕跡”的第二自然的關系,二者是一種對象性存在關系,而不是簡單的“人奴役自然”或“自然奴役人”的非此即彼“主奴關系”。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撇開人與自然的內在生成聯(lián)系以及人與人的現(xiàn)實整體社會關系,孤立而空洞地爭論“人的主體優(yōu)先”和“自然價值至上”的人與自然問題,這是機械唯物主義的典型表現(xiàn),這決定了雙方的爭論自然就是一場偽爭論,也注定是一場永無出路的爭論。

        ①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資本論》生態(tài)哲學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建設”(13YJC710034)階段研究成果。

        ②魯明川,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生態(tài)倫理研究。

        猜你喜歡
        自然界馬克思人類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自然界的一秒鐘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例說“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學生天地(2016年24期)2016-05-17 05:47:30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xiàn)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AV中文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天堂av另类在线播放| 精品高清免费国产在线|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软件|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麻豆av传媒蜜桃天美传媒|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擦边| 全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国产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s|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蜜臀av|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大全|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97丨九色丨国产人妻熟女|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啊v在线视频| 美艳善良的丝袜高跟美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ww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最新视频|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国产乱人伦AⅤ在线麻豆A| 日本免费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色aⅴ大片| 长腿丝袜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性生交活xxxxxdddd| 丝袜足控一区二区三区 | 91亚洲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年人毛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