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剛
摘 要 番茄是喜溫濕怕高溫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之一,也是日光溫室生產的主要品種。要提高日光溫室番茄的產量,應當從選種、種子處理、培育壯苗、定植、常規(guī)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并采取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
關鍵詞 日光溫室;番茄;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26;S64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02
1 品種選擇
宜選擇結果期長、果實大、品質好、耐運輸的品種,如中研系列品種~艾菲特。
2 播種
2.1 播前準備
2.1.1 播種時間
春提早播種一般11月底—12月初播種;秋延后在6月初。
2.1.2 種子處理
溫湯浸種:先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使種子表面絨毛吸水滲透,把番茄種子放在50℃的溫水中不斷攪拌,并隨時補充熱水,使水溫穩(wěn)定的保持在50~52℃,浸泡15~30 min,種子在溫水中處理完后,再放入涼水中浸泡2~3 h。
2.1.3 溫室消毒。
溫室升溫后用45%的百菌清煙霧劑熏蒸,用量250~300 g/667 m2。播種前2~3 d通風換氣,夏季可進行高溫悶棚5~7 d,播種前消毒。
3 播種
點種
每營養(yǎng)袋2~3粒。營養(yǎng)土灌裝碼好后打水、點種、覆土1~1.5 cm,夏季育苗覆膜和遮陰網,12月育苗拱膜做小溫室。
出苗
苗出起后,即時揭去拱膜或覆膜和遮陰網,夏季育苗溫度高蒸發(fā)快,注意經常補水。
4 苗期管理
4.1 溫度管理(見表1)
4.2 水肥管理
原則是“濕而不飽,干濕相間”。如果水肥不足,可視苗情,采用灑壺灑水,用0.3%的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夏季則要保持苗床見干見濕,經常灑水。這樣,既可滿足水分需要,還能夠降低床溫,一般在上午澆灌較好。
5 定植前準備
5.1 整地施肥
每畝地均勻撒施磷酸二銨50 kg、三料50 kg,硫酸鉀50 kg,進行機犁旋耕2遍。
5.2 做畦鋪設滴灌帶
南北走向做畦,畦高35 cm以上,畦面寬度
50 cm,溝行距設置130*40,鋪設雙管帶。鋪管帶時摟一條3 cm寬的淺溝,把管帶放入溝中。
5.3 棚室消毒。
5.3.1 高錳酸鉀+甲醛消毒法
每畝溫室用1.65 kg高錳酸鉀、1.65 kg甲醛、8.4 kg開水消毒。封閉48 h。
5.3.2 硫磺粉+敵敵畏或敵百蟲
每100 m2用硫磺粉0.15 kg,摻拌干鋸沫和敵敵畏或敵百蟲0.5 kg,點燃密閉門口,熏蒸24~48h??蓺⑺辣砥ふ婢?、細菌和害蟲。
5.3.3 45%百菌清煙霧劑
每667 m2用藥1 kg熏蒸溫室,密閉溫室7~10天消毒滅菌。如每667 m2用藥200~250 g熏蒸,可在溫室播種前分3次進行,每次間隔時間1周。
5.3.4 閑茬時
高溫悶棚或太陽光紫外線消毒。
5.4 定植期
日光溫室定植早春茬1月底—2月上旬、夏秋茬7月下旬;
5.5 定植密度
每667 m2定植2 700株,行株距(0.5+0.8)m×0.37m。
5.6 定植方法
起壟覆蓋,挖穴,深栽苗淺埋,打水栽苗。
6 田間管理
6.1 溫度管理
早春定植:緩苗期溫度白天控制在28~32℃,夜間上半夜18~20℃,下半夜15~16℃。緩苗后至結果前適當蹲苗,白天25~28℃,夜間12~15℃。此間要加強通風散濕,降低溫濕度。溫棚結果期實行變溫管理,上午棚溫控制在25~30℃,下午25~20℃;前半夜20~15℃,后半夜15~12℃。超過30℃要放風,20~22℃閉棚。陰雨天適當降低溫度,陰天早晨棚內存霧,棚溫達到12℃時放風0.5 h左右,中午不見晴,放風1~2 h。隨著溫度的升高,加大通風量和延長通風時間,降低溫度和濕度,以防病害的發(fā)生。
6.2 水肥管理
花果期肥水管理:分別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噴施菜果壯蒂靈,提高花粉質量,增強循環(huán)坐果率,預防落花、落果,提高品質。
6.3 植株調整
6.3.1 吊繩綁蔓
為了防止植株倒伏,在植株長到30~35cm高時要及時吊蔓。
6.3.2 整枝打杈
第一、二、三側枝在10~15 cm時打掉,其余側枝盡早去除。春提早可留7~8穗果,秋延后留5~6穗,打頂時在果穗上方留2~3葉摘心,以保證生長后期的果實能充分膨大成熟。當第一穗果開始轉色時及時摘除第一果穗下的老葉、黃葉、病葉并帶出棚外掩埋。保證通風透光,促進西紅柿著色和成熟。
7 采收。
果實進入轉色期后,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采收。不合格的不予采收;輕拿輕放,嚴防機械損失,提高優(yōu)質商品果率。果實采后分級包裝、貯運、銷售。產品質量符合NY5005的要求。
(責任編輯:趙中正)
摘 要 番茄是喜溫濕怕高溫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之一,也是日光溫室生產的主要品種。要提高日光溫室番茄的產量,應當從選種、種子處理、培育壯苗、定植、常規(guī)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并采取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
關鍵詞 日光溫室;番茄;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26;S64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02
1 品種選擇
宜選擇結果期長、果實大、品質好、耐運輸的品種,如中研系列品種~艾菲特。
2 播種
2.1 播前準備
2.1.1 播種時間
春提早播種一般11月底—12月初播種;秋延后在6月初。
2.1.2 種子處理
溫湯浸種:先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使種子表面絨毛吸水滲透,把番茄種子放在50℃的溫水中不斷攪拌,并隨時補充熱水,使水溫穩(wěn)定的保持在50~52℃,浸泡15~30 min,種子在溫水中處理完后,再放入涼水中浸泡2~3 h。
2.1.3 溫室消毒。
溫室升溫后用45%的百菌清煙霧劑熏蒸,用量250~300 g/667 m2。播種前2~3 d通風換氣,夏季可進行高溫悶棚5~7 d,播種前消毒。
3 播種
點種
每營養(yǎng)袋2~3粒。營養(yǎng)土灌裝碼好后打水、點種、覆土1~1.5 cm,夏季育苗覆膜和遮陰網,12月育苗拱膜做小溫室。
出苗
苗出起后,即時揭去拱膜或覆膜和遮陰網,夏季育苗溫度高蒸發(fā)快,注意經常補水。
4 苗期管理
4.1 溫度管理(見表1)
4.2 水肥管理
原則是“濕而不飽,干濕相間”。如果水肥不足,可視苗情,采用灑壺灑水,用0.3%的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夏季則要保持苗床見干見濕,經常灑水。這樣,既可滿足水分需要,還能夠降低床溫,一般在上午澆灌較好。
5 定植前準備
5.1 整地施肥
每畝地均勻撒施磷酸二銨50 kg、三料50 kg,硫酸鉀50 kg,進行機犁旋耕2遍。
5.2 做畦鋪設滴灌帶
南北走向做畦,畦高35 cm以上,畦面寬度
50 cm,溝行距設置130*40,鋪設雙管帶。鋪管帶時摟一條3 cm寬的淺溝,把管帶放入溝中。
5.3 棚室消毒。
5.3.1 高錳酸鉀+甲醛消毒法
每畝溫室用1.65 kg高錳酸鉀、1.65 kg甲醛、8.4 kg開水消毒。封閉48 h。
5.3.2 硫磺粉+敵敵畏或敵百蟲
每100 m2用硫磺粉0.15 kg,摻拌干鋸沫和敵敵畏或敵百蟲0.5 kg,點燃密閉門口,熏蒸24~48h??蓺⑺辣砥ふ婢?、細菌和害蟲。
5.3.3 45%百菌清煙霧劑
每667 m2用藥1 kg熏蒸溫室,密閉溫室7~10天消毒滅菌。如每667 m2用藥200~250 g熏蒸,可在溫室播種前分3次進行,每次間隔時間1周。
5.3.4 閑茬時
高溫悶棚或太陽光紫外線消毒。
5.4 定植期
日光溫室定植早春茬1月底—2月上旬、夏秋茬7月下旬;
5.5 定植密度
每667 m2定植2 700株,行株距(0.5+0.8)m×0.37m。
5.6 定植方法
起壟覆蓋,挖穴,深栽苗淺埋,打水栽苗。
6 田間管理
6.1 溫度管理
早春定植:緩苗期溫度白天控制在28~32℃,夜間上半夜18~20℃,下半夜15~16℃。緩苗后至結果前適當蹲苗,白天25~28℃,夜間12~15℃。此間要加強通風散濕,降低溫濕度。溫棚結果期實行變溫管理,上午棚溫控制在25~30℃,下午25~20℃;前半夜20~15℃,后半夜15~12℃。超過30℃要放風,20~22℃閉棚。陰雨天適當降低溫度,陰天早晨棚內存霧,棚溫達到12℃時放風0.5 h左右,中午不見晴,放風1~2 h。隨著溫度的升高,加大通風量和延長通風時間,降低溫度和濕度,以防病害的發(fā)生。
6.2 水肥管理
花果期肥水管理:分別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噴施菜果壯蒂靈,提高花粉質量,增強循環(huán)坐果率,預防落花、落果,提高品質。
6.3 植株調整
6.3.1 吊繩綁蔓
為了防止植株倒伏,在植株長到30~35cm高時要及時吊蔓。
6.3.2 整枝打杈
第一、二、三側枝在10~15 cm時打掉,其余側枝盡早去除。春提早可留7~8穗果,秋延后留5~6穗,打頂時在果穗上方留2~3葉摘心,以保證生長后期的果實能充分膨大成熟。當第一穗果開始轉色時及時摘除第一果穗下的老葉、黃葉、病葉并帶出棚外掩埋。保證通風透光,促進西紅柿著色和成熟。
7 采收。
果實進入轉色期后,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采收。不合格的不予采收;輕拿輕放,嚴防機械損失,提高優(yōu)質商品果率。果實采后分級包裝、貯運、銷售。產品質量符合NY5005的要求。
(責任編輯:趙中正)
摘 要 番茄是喜溫濕怕高溫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之一,也是日光溫室生產的主要品種。要提高日光溫室番茄的產量,應當從選種、種子處理、培育壯苗、定植、常規(guī)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并采取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
關鍵詞 日光溫室;番茄;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26;S64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02
1 品種選擇
宜選擇結果期長、果實大、品質好、耐運輸的品種,如中研系列品種~艾菲特。
2 播種
2.1 播前準備
2.1.1 播種時間
春提早播種一般11月底—12月初播種;秋延后在6月初。
2.1.2 種子處理
溫湯浸種:先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使種子表面絨毛吸水滲透,把番茄種子放在50℃的溫水中不斷攪拌,并隨時補充熱水,使水溫穩(wěn)定的保持在50~52℃,浸泡15~30 min,種子在溫水中處理完后,再放入涼水中浸泡2~3 h。
2.1.3 溫室消毒。
溫室升溫后用45%的百菌清煙霧劑熏蒸,用量250~300 g/667 m2。播種前2~3 d通風換氣,夏季可進行高溫悶棚5~7 d,播種前消毒。
3 播種
點種
每營養(yǎng)袋2~3粒。營養(yǎng)土灌裝碼好后打水、點種、覆土1~1.5 cm,夏季育苗覆膜和遮陰網,12月育苗拱膜做小溫室。
出苗
苗出起后,即時揭去拱膜或覆膜和遮陰網,夏季育苗溫度高蒸發(fā)快,注意經常補水。
4 苗期管理
4.1 溫度管理(見表1)
4.2 水肥管理
原則是“濕而不飽,干濕相間”。如果水肥不足,可視苗情,采用灑壺灑水,用0.3%的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夏季則要保持苗床見干見濕,經常灑水。這樣,既可滿足水分需要,還能夠降低床溫,一般在上午澆灌較好。
5 定植前準備
5.1 整地施肥
每畝地均勻撒施磷酸二銨50 kg、三料50 kg,硫酸鉀50 kg,進行機犁旋耕2遍。
5.2 做畦鋪設滴灌帶
南北走向做畦,畦高35 cm以上,畦面寬度
50 cm,溝行距設置130*40,鋪設雙管帶。鋪管帶時摟一條3 cm寬的淺溝,把管帶放入溝中。
5.3 棚室消毒。
5.3.1 高錳酸鉀+甲醛消毒法
每畝溫室用1.65 kg高錳酸鉀、1.65 kg甲醛、8.4 kg開水消毒。封閉48 h。
5.3.2 硫磺粉+敵敵畏或敵百蟲
每100 m2用硫磺粉0.15 kg,摻拌干鋸沫和敵敵畏或敵百蟲0.5 kg,點燃密閉門口,熏蒸24~48h??蓺⑺辣砥ふ婢?、細菌和害蟲。
5.3.3 45%百菌清煙霧劑
每667 m2用藥1 kg熏蒸溫室,密閉溫室7~10天消毒滅菌。如每667 m2用藥200~250 g熏蒸,可在溫室播種前分3次進行,每次間隔時間1周。
5.3.4 閑茬時
高溫悶棚或太陽光紫外線消毒。
5.4 定植期
日光溫室定植早春茬1月底—2月上旬、夏秋茬7月下旬;
5.5 定植密度
每667 m2定植2 700株,行株距(0.5+0.8)m×0.37m。
5.6 定植方法
起壟覆蓋,挖穴,深栽苗淺埋,打水栽苗。
6 田間管理
6.1 溫度管理
早春定植:緩苗期溫度白天控制在28~32℃,夜間上半夜18~20℃,下半夜15~16℃。緩苗后至結果前適當蹲苗,白天25~28℃,夜間12~15℃。此間要加強通風散濕,降低溫濕度。溫棚結果期實行變溫管理,上午棚溫控制在25~30℃,下午25~20℃;前半夜20~15℃,后半夜15~12℃。超過30℃要放風,20~22℃閉棚。陰雨天適當降低溫度,陰天早晨棚內存霧,棚溫達到12℃時放風0.5 h左右,中午不見晴,放風1~2 h。隨著溫度的升高,加大通風量和延長通風時間,降低溫度和濕度,以防病害的發(fā)生。
6.2 水肥管理
花果期肥水管理:分別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噴施菜果壯蒂靈,提高花粉質量,增強循環(huán)坐果率,預防落花、落果,提高品質。
6.3 植株調整
6.3.1 吊繩綁蔓
為了防止植株倒伏,在植株長到30~35cm高時要及時吊蔓。
6.3.2 整枝打杈
第一、二、三側枝在10~15 cm時打掉,其余側枝盡早去除。春提早可留7~8穗果,秋延后留5~6穗,打頂時在果穗上方留2~3葉摘心,以保證生長后期的果實能充分膨大成熟。當第一穗果開始轉色時及時摘除第一果穗下的老葉、黃葉、病葉并帶出棚外掩埋。保證通風透光,促進西紅柿著色和成熟。
7 采收。
果實進入轉色期后,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采收。不合格的不予采收;輕拿輕放,嚴防機械損失,提高優(yōu)質商品果率。果實采后分級包裝、貯運、銷售。產品質量符合NY5005的要求。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