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訃聞所見李盛鐸生卒年及其生平事跡

        2016-02-12 18:01:23吳密
        圖書館研究 2016年3期
        關鍵詞:訃告藏書家李氏

        吳密

        (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訃聞所見李盛鐸生卒年及其生平事跡

        吳密

        (國家圖書館,北京100081)

        李盛鐸為近代歷史文化名人,然其生卒年以訛傳訛處頗多,常見說法達六種之多。據李盛鐸訃聞,佐以民國報章,指出生卒年考訂中常見的問題,對李氏生卒年進行辯證。訃聞附帶的哀啟對李氏為政為學,以及病逝前后情形記述較為詳細。對其標點整理,并對訃聞的價值進行簡略的討論。

        李盛鐸;生卒年;生平事跡;訃聞;哀啟

        李盛鐸,字椒微,號木齋,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李氏為近代歷史文化名人,尤以藏書著稱于世,然其生卒年以訛傳訛處頗多,雖有學者注意到這一問題,并有專文討論[1],但沒有很好地解決問題。本文擬在分類厘清李盛鐸生卒年各種說法的基礎上,據國家圖書館藏李氏訃聞,佐以民國報章,考證其生卒年限。李氏訃聞附帶的哀啟對其為政為學,以及病逝前后情形記述較為詳細,可與其他傳記資料互為參照,本文對其標點整理,俾為學界之參考。

        1關于李盛鐸生卒年的各種觀點

        李盛鐸的生卒年存在多種說法,下面以卒年分類羅列各種的不同說法。

        (1)1934年說。參與整理李氏藏書的張玉范在《李盛鐸及其藏書》一文中指出李氏生卒年為1859~1934年。該文首刊于1980年《文獻》第三輯,后附錄于作者所編《木樨軒藏書題記及書錄》[2]。較為晚近的著作,如《明清著名藏書家·藏書印》[3]《中國私家藏書史》[4]都持此說。李盛鐸為江西德化人,部分江西地方人物傳記和人物志類著作也持1934年之說。如《江西近現(xiàn)代人物傳稿》(第1輯)記載:“1934年,李盛鐸死于天津,享年76歲?!保?]《江西省志·人物志》也持1859~1934年說[6]。此外,也有個別著作持1858~1934年說[7]。

        (2)1935年說。鄭偉章、李萬鍵在《李盛鐸與木犀軒》中記述李氏生平事跡較為詳細:“其祖先為江西九江潭家坡人。咸豐九年(1859)己未五月二十日生于北京宣武門南孏眼胡同旅舍,1935年卒,終年七十七歲?!保?]作者在文末注明寫作此文時參閱了北大圖書館善本室張玉范著 《李盛鐸及其藏書》,查閱了《麐嘉居士年譜》稿本、《李盛鐸藏書書目提要》稿本等相關書目,但是給出的李氏卒年卻與范著不同。李盛鐸之孫李傳梓在《李盛鐸愛書成癖》中說:“我的祖父是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科榜眼,任山西布政使,出使日本、比利時的清廷大臣李盛鐸(1859~1935)?!保?]《九江市文化志》[10]《中國近現(xiàn)代人名大辭典》[11]亦持此說。此外,《清代人物傳稿》[12]《中國藏書家辭典》[13]《海源閣藏書研究》[14]則持1858~1935年說。

        (3)1937年說。臺灣學者蘇精所著《近代藏書三十家》是近代藏書史研究中影響很大的著作,其關于李氏家世生平記述如下:“生于清咸豐八年(1858)”“民國二十六年(1937)二月四日卒于天津秋山街寓所,享年八十歲”。[15]《歷代藏書家辭典》[16]《中國目錄學家辭典》[17]《中國歷史大辭典》[18]《民國人物小傳》[19]《20世紀中華人物名字號辭典》[20]等多種工具用書皆持此種說法。此外,《中國歷代人名辭典》[21]《中國藏書家通典》[22]《文獻家通考》[23]《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像傳》[24]等則持1859~1937年說。

        在李盛鐸生卒年問題上,生年為1858、1859的說法不分上下;卒年有1934、1935和1937三種說法,各有擁躉。生卒年各種說法合起來又衍生出1858~1934、1859~1934、1858~1935、1859~1935、1858~1937、1859~1937六種組合 (此外還有其他說法,此處從略)。從前面舉的例子,可以看出這六種組合皆有代表觀點。

        2訃聞所記李盛鐸之生卒年限

        訃聞,又稱訃告、赴告,為報喪的通知文書,由死者親友發(fā)出,一般應具死者生卒、祭葬時日和死者重要資歷。國家圖書館藏有李盛鐸訃告一張,木刻墨印,其主體部分內容如下:

        不孝家溎等罪孽深重,不自殞滅,禍延顯考。木齋府君痛于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二月四日,即丙子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丑時壽終津寓正寢,距生于咸豐九年己未五月二十日未時,享壽七十八歲。不孝家浵、家浦、家溱、少微侍奉在側;家溎、嘉淦先后奉電匍匐奔喪,親視含殮,遵禮成服。謹筮于三月十八日移厝浙江義園,擇吉扶柩回籍安葬。叨在戚學年世寅鄉(xiāng)族,誼哀此訃。

        訃告中記錄了李氏出生和死亡年月日,如果換算成公歷的話,李氏生于1859年6月20日,卒于1937年2月4日,享年78歲?;剡^頭來看前述各說,生卒年上皆準確表述的并不多。

        近代以來,報紙新聞事業(yè)逐漸發(fā)達,許多訃聞也借助于報紙媒介廣而告之,且報紙對歷史文化名人的逝世往往會刊發(fā)消息。李盛鐸死后的第二天(1937年2月5日),天津當?shù)氐膱蠹垺兑媸缊蟆芳纯l(fā)了一條“李盛鐸昨晨逝世”的消息:“前農商部部長、本市聞人李盛鐸氏,于昨日晨二時二十分,在日租界秋山街私邸病故,享年七十八歲?!庇兄鴱V泛社會影響的《申報》也在2月5日刊發(fā)了兩條李盛鐸4日在津逝世,享年七十八歲的簡短電文。

        報紙上的消息及時準確地傳達了李氏死訊,可惜的是沒有交代其生年。在缺乏完整的生卒年記錄情況下,據史料推算歷史人物的生卒年是不可避免的,最為常見的是通過其活動的某一時間節(jié)點,如婚嫁、功名或者卒年等時的年齡,推算其生年。但是這種推算一方面由于資料缺失帶來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年齡的虛實問題以及傳統(tǒng)紀年與公歷的換算,會帶來一系列不確定性,需要慎重處理。王學莊較早注意到李盛鐸生卒年問題,并據報紙消息進行了補正:“據報訊,李氏卒于1937 年2月,終年78歲,依此推計,當生于1859年,故其生卒應補標為(1859~1937)”。[25]因為不知李氏出生具體的月日,王學莊對李氏生年的推算雖然正確,但有一定的偶然性。此條訂誤影響不大,此后相關著作在李氏生卒年問題上一仍其舊,錯訛百出。

        王菡發(fā)現(xiàn)了今人著作中李盛鐸卒年記載的不統(tǒng)一問題。傅增湘在??薄蹲滔母濉肪硭哪┤~有“(癸酉)十一月二十有七日,為德化李氏題主”字樣的題識(題主,是指在逝者出殯之前請親友中有名望而善書者在牌位事先寫好的“某某神王”中“王”字上加一點劃,亦稱“點主”)。王菡據此推測李氏卒年必在1934年。傅增湘年小李盛鐸十三歲,對其執(zhí)弟子之禮。兩人又同為藏書大家,往來切磋,交往密切。按理來說他的記載應當可靠。只是傅增湘在《滋溪文稿》中的題識過于隱晦,據此推測李盛鐸卒年既然錯誤,說明這條記載也許另有所指,又或者是筆誤,以致引起誤會。

        3哀啟所記李氏生平事跡

        訃告簡明扼要,對于接受訃告之人,特別是比較疏遠的親友,對逝者不一定很了解,故訃告通常附有哀啟、行述、行狀、事略、遺像、遺墨、遺囑、像贊、碑文、著作目錄等內容。訃告附件名目不一,多寡亦不定。實際運用多附有哀啟,重在揭示逝者生平履歷,一般用白紙書就,夾于訃聞之內。國家圖書館藏李盛鐸訃告僅附“哀啟”一份,各種傳記資料皆未收錄,2003年出版的 《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26]影印了大量國家圖書館藏別傳類古籍,收錄了不少訃告和哀啟,但此件未見收錄,故對其標點整理,供學界參考。

        哀啟者:

        先嚴年垂八十,耄學不倦,耳目聰強,生平不謁醫(yī),不服藥。晚年深通佛學,得大愚法師之傳,大徹大悟,了于去來。方五歲時,隨宦湘鄂,合肥李勤恪、仁和王文勤雨公一見稱為神童。以體弱,先曾祖光祿公于課讀之外,授以武術,氣體轉弱為強。同治癸酉,先王母萬太夫人見背,讀禮家居,益劬于學,經史以外,旁及天文步算,中外經世之學,靡不研究。又恪遵先王父中丞公家訓,勿染世俗名士之習,以故先嚴讀書從政,以實事求是為本而持之以恒。

        光緒乙亥,旋里應試,以第一名入庠。是年冬十一月十一日,先慈歐陽夫人來歸。明年補廩膳生。己卯以優(yōu)行貢成均,本省鄉(xiāng)試中魁選。庚辰入都,援例為刑部郎中。與龍陽易實甫觀察謁潘文勤公于朝房,文勤笑曰:“雨君家世才名并稱海內,今同日上官,可謂一時瑜亮矣?!北缢脑?,先王父中丞公考終邗寓,先嚴哀毀骨立,因患痰喘之證。己丑會試中式第五名貢士,座師高陽李文正公極器重之。殿試以第二人賜及第,授職編修,充國史館協(xié)修。辛卯典試江南。甲午充會試同考官,得士稱盛。中東事起,恭忠親王調充督辦軍務處文案,如全國軍務劃編三軍暨小站新練陸軍之議,皆發(fā)自先嚴。乙未考取御史。戊戌補授江南道御史,派充京師大學堂總辦,前往日本考察學務。途次奉旨代理日本使事,旋加三品卿銜,充駐日本國欽差大臣。庚子補內閣待讀學士、順天府丞。當團變之始,先嚴嘗建剿匪睦鄰之議,惜未實行。及至議和,力請拒簽俄約,保全大局。更多方贊助,持正義,電陳各國大勢,疏通友邦,和議乃成,文電所傳,各國驚嘆。乙巳出使比國,并充考察各國政治大臣。抵英牛津大學,贈予文學博士學位。駐比時,創(chuàng)設遠東通訊社,于是歐洲各國始明中國國是焉。宣統(tǒng)己酉還朝,簡授山西提法使,嗣升布政使,特旨署理巡撫。辛亥以后,政府禮聘為高等顧問、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參議院議長、國政商榷會會長,立法議政,禆益尤大。

        而先嚴亦以久歷艱危,公忠謀國,心力交瘁,痰喘每歲必發(fā)。嗣從大愚法師修心中心密法,日修二小時,并令家人隨侍學法,且勸勉知交,諄諄不倦。庚午夏,因步行下階,失足傷踝,不良于行。不孝等屢請延醫(yī)診治,先嚴執(zhí)意不允,謂時事紛紜,不如藉此謝絕塵擾,一心念佛之為愈。七年以來,痰喘之疾竟不得發(fā),實定慧等持之功。乙亥冬,先嚴重游泮水,又值先慈八十五壽。花燭重諧,不孝等舉行家慶,竊喜二老精神矍鑠,期頤可卜。詎意丙子春初,先慈棄養(yǎng),先嚴一遵佛旨,囑勿悲哭,以亂神思,己則勉自鎮(zhèn)抑,若無所事然。一年以來,雖神明不衰而意興蕭然,時感枯寂,輙閉目養(yǎng)氣。迨十二月初間,兩腿忽患浮腫,漸次上延,然尤照常起坐。十九日夜,以飲湯過急,氣逆痰壅,旋即平復。不孝等惶駭萬狀,急延西醫(yī)診治。先嚴諭曰:“我本無病,一切如常?!倍障挛?,尚對客縱談,毫無病狀。亥刻登床就寢,猶燃燭觀書,后時寐時醒,至二十三一時十分,囑留燭以備臥閱書籍,乃不數(shù)分鐘,忽聞呼吸頓異,并非痰逆,不孝等急扶起坐,頻呼不應,陡見玉筯雙垂,竟不汗不痰,剎那坐化,棄不孝等而長逝矣。嗚呼痛哉!不孝等生不能盡一日之養(yǎng),病不能延三世之醫(yī),搶地呼天,百身莫贖,祗以窀穸未安,不得不茍延殘喘,勉襄大事。

        至先嚴志識閎達,才略恢雄,雖揚歷中外垂數(shù)十年,而生平抱蘊迄未竟施。雅志好學,長日把卷不釋,于經學專攻韓詩,夙有心得。家富藏書,宋刊元槧名抄舊校,積至數(shù)十萬卷,中多孤本秘籍,并世藏書家,推為第一。嘗刊行《木犀軒叢書》,經生遺著,多賴以傳。撰述閎富,記問淹賅經史之外,朝章、國故、金石、地理、目錄、校讎,就所見聞,隨筆考辨,均精確可傳。旁及術數(shù)之學,如星占、壬遁亦喜涉獵及之,通其源委。晚歲坐隱書叢,而中外人士叩門問字者車轍常滿,蓋采獲既廣,探索復精,博涉多通,聞望日焯,海內講學者尊為一代靈光,非偶然也。遺稿浩繁,尚待董理竣當。撮舉一生從政論學諸大端,撰次行狀,以告惇史。土室余生,語無倫次,伏乞矜鑒。

        棘人:李家溱、李家浦、李家溎、李家浵、李家淦、李少微 泣血稽顙

        李盛鐸活躍于晚清民國的政治舞臺,在官方履歷和較為權威的傳記資料中皆有案可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的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對其光緒五年(1879)考取優(yōu)廩生后功名皆有記載[27]。哀啟則對其此前受到的家庭教育情況進行了記述,對科舉考試時間和所獲得的名次亦有詳細記錄,并附有時人評價。另外,對李氏為學為政和藏書梗概也進行了較為客觀的評述,對其退隱后的晚年生活記述尤詳,可補史傳記載之所缺。

        4余論

        訃聞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喪葬文化的組成部分流傳已久,凡稍有地位和影響者,逝后大都會有或詳或略的訃聞刊印于世。訃聞及其附帶的哀啟、行述、遺像、遺囑、碑文等屬于較為特殊的文獻資料,往往被視為史料中的邊角料。不過此種材料由逝者親友或逝者生前服務任職的機構團體印制,在人物的籍貫、生卒年月、生平大事等方面的記載無疑具有最大的權威性,運用得當可以解決很多難題。歷史人物生卒年的訛誤并非個別現(xiàn)象,訃告準確記載至年月日乃至時辰,不受諸如年齡虛實和積閏享壽等不確定因素的困擾,能夠精確地換算為公歷紀年。正常情況下,如果我們有幸看到某一歷史人物的訃告,至少在生卒年問題上是可以蓋棺定論的。

        訃聞附帶的哀啟、行述等屬于碑傳類資料,為私家撰述。雖有些虛文和套話,也有尊尊親親,曲為隱飾之處,但只要仔細甄別,往往可作文獻辨析的重要參考,可補史傳、志傳等官方記載之不足?,F(xiàn)存訃聞實物,以晚清民國居多。近代以來,受西方影響,訃聞登報開始流行,訃聞的原件不大容易看到,如果有心尋找這類史料,可以嘗試從報刊中獲取。

        [1]王菡.藏書家李盛鐸卒年辨正[J].文獻,2010(4):191.

        [2]李盛鐸.木樨軒藏書題記及書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425.

        [3]林申清.明清著名藏書家·藏書?。跰].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217.

        [4]范鳳書.中國私家藏書史(修訂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511.

        [5]朱祥清.江西近現(xiàn)代人物傳稿(第1輯)[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73.

        [6]《江西省志人物志》編纂委員會.江西省志人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308.

        [7]蔡鴻茹.中華古硯100講[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208.

        [8]鄭偉章,李萬鍵.中國著名藏書家傳略[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215.

        [9]鄢鶴齡.豫章史擷[M].北京:中華書局,2005:58-59.

        [10]九江市文化志編纂委員會.九江市文化志[M].九江:九江市文化局,1995:266.

        [11]李盛平.中國近現(xiàn)代人名大辭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273.

        [12]清史編委會.清代人物傳稿 (下編·第六卷)[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252.

        [13]李玉安,陳傳藝.中國藏書家辭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14]丁延峰.海源閣藏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480.

        [15]蘇精.近代藏書三十家[M].北京:中華書局,2009:25-26.

        [16]梁戰(zhàn),郭群一.歷代藏書家辭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168.

        [17]申暢.中國目錄學家辭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 8:267.

        [18]鄭天挺,榮孟源.中國歷史大辭典·清史卷(下)[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343.

        [19]劉紹唐.民國人物小傳(第4冊)[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4:112.

        [20]周家珍.20世紀中華人物名字號辭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1]邱樹森.中國歷代人名辭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1129.

        [22]李玉安,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M].香港: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733.

        [23]鄭偉章.文獻家通考(清-現(xiàn)代)(下)[M].北京:中華書局,1999:1254.

        [24]南京圖書館.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像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96.

        [25]王學莊.十種辭書工具書民國人物生卒年訂補[J].近代史研究,1986(3):283-310.

        [26]國家圖書館.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M].北京:線裝書局,2003.

        [27]秦國經.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8)[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757.

        (編發(fā):王域鋮)

        A Study on the Birth-day,Death-day and Life Story of Li Shengduo by Li's Obituary

        WU Mi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Li Shengduo is a famous politician and book collector in modern China,but his birth and death year has not been clear.This paper researches Li's birth and death year according to Li Shengduo's obituary and Republican newspapers.The punctuation of Li's memorial article attached to the obituary has a lot of detailed life information.The value of the obituary and memorial article is also briefly discussed in the paper.

        Li Shengduo;years of birth and death;life story;obituary;memorial article

        G256

        G256

        A

        2095-5197(2016)03-0125-04

        吳密(1978-),男,館員,博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史。

        2016-03-30

        猜你喜歡
        訃告藏書家李氏
        關中李氏骨傷學術流派簡介
        關中李氏骨傷學術流派簡介
        訃告
        豬李氏桿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防治
        訃告
        中國音樂學(2020年3期)2020-04-18 07:49:29
        遼《韓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補
        訃告
        風景園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清藏書家袁廷梼枉生平發(fā)覆[1]——一個蘇州家族的興衰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7:59:39
        訃告
        雕塑(2014年2期)2014-03-11 15:41:14
        《先秦至隋唐五代藏書家考略》補考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9
        欧美性猛交xxxx富婆|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av| 中文字幕精品人妻在线|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久久久精品中文无码字幕|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不卡| 美女露屁股无内裤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在线|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淫片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四房播播|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加勒比久久综合久久伊人爱|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国产爆乳美女娇喘呻吟久久|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 特级av毛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有| 伊人99re|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 浓毛老太交欧美老妇热爱乱|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1区二区三区公司|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无码人妻人妻经典| 亚洲视频99|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九九青青国产精品| 国产午夜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网页| 香蕉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