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金慧,劉英杰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
兒童青少年肥胖與體力活動
嚴金慧,劉英杰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了解兒童青少年肥胖現(xiàn)狀、應(yīng)對措施及體育課教學的作用。收集近年國際上有關(guān)兒童青少年肥胖及體力活動的成果并進行綜述。研究結(jié)果表明:肥胖在全球兒童青少年人群中急劇流行,從心理、患病風險、睡眠與運動能力等多角度對兒童健康造成影響;參加規(guī)律體力活動、發(fā)展兒童青少年運動處方是管理肥胖的最有效途徑,應(yīng)以有氧運動為主、持續(xù)時間至少12周、每周至少3次、每次60min以上,以適合兒童青少年的體育項目和游戲為內(nèi)容,可反復(fù)執(zhí)行;學校體育課是執(zhí)行處方的最理想途徑,課程需由專業(yè)體育教師授課、充分執(zhí)行,并突出平衡與姿勢控制練習以提高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發(fā)展認知能力。
兒童;青少年;肥胖;體力活動
肥胖是機體能量攝入長期超過能量消耗,從而導致體內(nèi)脂肪聚積過多或分布不均、體重增加而造成的一種疾病狀態(tài)。肥胖分為外因和內(nèi)因性肥胖。外因性肥胖源于長期能量失衡及多種影響發(fā)育的因素如遺傳、行為、文化、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等。內(nèi)因性肥胖則由體內(nèi)激素分泌紊亂以及代謝障礙所導致,通常認為內(nèi)因性肥胖是罹患肥胖或其他疾病的危險因子[1]。肥胖對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關(guān)節(jié)炎及某些類型的癌癥均有影響,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認為是21世紀的流行病[2]。
近十年來,無論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肥胖已在兒童青少年人群中急劇流行起來,占全球總?cè)丝诘?0 %。體重超重或肥胖對兒童青少年自尊心有顯著負面影響,同樣使兒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影響了生活質(zhì)量并降低了兒童青少年的生活期望值[3]。兒童肥胖也與睡眠功能紊亂有關(guān),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一個主要影響因子。肥胖兒童患OSA的可能性較非肥胖兒童高4—5倍,每晚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或已經(jīng)患有OST的學齡兒童有發(fā)生肥胖的風險。有研究發(fā)現(xiàn)與體重正常兒童相比,肥胖兒童更早達到運動峰值且峰值運動對應(yīng)的運動負荷更低,肥胖兒童左心室、每搏射血量更大導致心輸出量更大且更早達到較高的峰值耗氧量,達到峰值運動水平時呼吸商更低,表現(xiàn)為肥胖兒童運動能力尤其是有氧運動能力更差,運動時承受體重更大而使身體失調(diào)并更早出現(xiàn)疲勞[4]。
應(yīng)對以上狀況,目前有兩種措施:1)采取行動阻止兒童青少年肥胖;2)對肥胖兒童青少年采取干預(yù)措施阻止其繼續(xù)肥胖,通??刹捎盟幬镏委熁蚍撬幬锔深A(yù)。非藥物干預(yù)最常用方法有外科手術(shù)、飲食、心理和體力活動干預(yù),以上手段可單獨或組合應(yīng)用,尤以體力活動與飲食組合干預(yù)為主[5]。而部分研究者指出低熱量飲食干預(yù)有難度,因為在兒童期采用低熱量飲食存在一定風險。因此,堅持體力活動或體育運動基礎(chǔ)上的干預(yù)更適合兒童青少年人群[6]。參加規(guī)律的體力活動也是管理肥胖的最有效、有趣的途徑,既能增加能量消耗又能提高最大攝氧量(VO2max),對生活質(zhì)量有積極影響,并利于兒童認知發(fā)展[7]。WHO推薦5—17歲兒童青少年每天應(yīng)累積參加至少60min中等到大強度的體力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同時為鍛煉肌肉骨骼系統(tǒng),每周應(yīng)參加力量型體力活動至少3次[2]。
肥胖兒童體適能水平低時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但正常體重兒童體適能水平低比肥胖兒童體適能水平高者更為有害。目前,國際上、各個國家不同機構(gòu)提出的體力活動推薦量在降低肥胖流行率上效果有所不同。參加有組織、系統(tǒng)的體育運動比單一的體力活動更有效。因此,發(fā)展運動處方是減少肥胖流行的一項有效措施,也有望借此徹底改變肥胖對健康、對社會造成的長期不良影響[4]。應(yīng)用運動處方治療肥胖涉及以下幾個問題:處方是否適用于兒童抑制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肥胖相關(guān)的紊亂是否能得到改善?處方中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及運動項目如何安排?目前,該領(lǐng)域的樣本研究及干預(yù)應(yīng)用復(fù)雜多樣,還難以徹底解釋清楚[8]。
有氧運動能力(VO2max)可作為心血管功能的評價指標。肥胖兒童的有氧適能和心肺耐力相關(guān)的運動成績會下降。反之,有研究指出,有氧運動以消耗脂肪燃燒生成的能量為主,已發(fā)表的運動處方中涉及項目廣泛,有步行、跑步、游泳、球類運動、球類/非球類游戲、器械運動或跑臺運動,肥胖兒童的運動處方應(yīng)以有氧運動為主,不與其他干預(yù)措施相結(jié)合,運動持續(xù)時間至少12周、每周3次、每次60 min以上,能有效提高兒童青少年的有氧運動能力。近期有Meta分析提出有氧運動對人體有氧適能有穩(wěn)健的促進作用,運動處方中有氧運動時間12周以上、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60 min有更好鍛煉效果,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的組合練習不能改善有氧適能[9]。因而,有個性化、有吸引力、適用于不同技術(shù)水平兒童青少年的體育項目和游戲組成的有氧運動可改善人體身體成分與有氧運動能力[10]。
其中Jason以比利時28名肥胖兒童(男生16名,女生12名,年齡12—14歲)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運動組(exercise group,EG,n=14)和對照組(control group,CG,n=14),探討運動訓練對兒童肥胖的獨立作用效果。不進行飲食干預(yù),兩組正常完成學校每周1次、每次60min的體育課,運動組在此基礎(chǔ)上增加每周4次(工作日放學后2次,周末2次)、每次60 min、運動強度70 %—85 % HRmax、共16周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處方中包含各種游戲與體育項目的活動,連續(xù)重復(fù)多次以確保參與者平均運動強度達70 %—85 % HRmax水平,強度與持續(xù)時間隨個體耐受力變化逐步、逐漸增加[11]。
運動處方由熱身運動、有氧運動和整理運動組成。熱身運動時,受試兒童直接慢跑與牽拉共計5 min。有氧運動處方中含跑道訓練、競技游戲與體育游戲等多個項目以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其中跑道訓練:根據(jù)跑道大小安排有氧運動1~2組,每組3~4次,每次5~10 min,并根據(jù)每次運動時間與有氧運動水平的不同加以調(diào)整,休息比為1∶1/2或1/3,休息時站立或慢走的積極性休息。競賽游戲:參考孩子們的娛樂活動設(shè)計,游戲1~2種,2~4組,跑動距離10-15m,每組運動時間5~7 min,組間休息1~2 min,休息時站立或慢走的積極性休息。體育游戲:足球、手球或籃球,分成2隊,2組,共20~25 min,游戲持續(xù)達10~15 min時組間休息2 min,運動時簡單積極性休息小于30 s,制定游戲規(guī)則以確保進行充分、連續(xù)的有氧運動,并適當修改游戲規(guī)則以適應(yīng)于不同運動水平的隊員,獲得最有效的有氧運動效果,間歇中允許教練員提供特殊技術(shù)或戰(zhàn)術(shù)指導[12]。
以上處方將短時游戲與不同體育運動相結(jié)合,保持運動方案的可變性,使運動變得有趣,全體兒童均能堅持完成大運動量的體育訓練,也充分獲得了有氧運動的好處。結(jié)果使肥胖兒童身體成分得到改善,與CG組比較,表現(xiàn)為無飲食干預(yù)的運動干預(yù)使EG組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腰圍(waist circumference,WC)顯著減少,體脂顯著下降,去脂體重明顯增加,也使肥胖兒童有氧運動能力得以提高[12]。
Kodama等應(yīng)用meta分析發(fā)現(xiàn)最大有氧能力增加1MET時可使不同原因的死亡率和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分別下降13%和15%[12]。Jason本次研究在沒有飲食干預(yù)情況下,EG組最大心率顯著下降、METmax和Wmax顯著增加,反映以上運動處方對有氧運動能力有益[11]。
BMI代表身體成分的改變,但作為身體成分的測量指標BMI卻存在一定局限性。它既反映體脂重量也反映去脂體重即瘦體重,體力活動干預(yù)可能使體脂重量下降的同時使瘦體重增加而BMI值保持不變,因此BMI值不能將體脂重量與瘦體重的變化區(qū)分開來。結(jié)果,應(yīng)用BMI時,體力活動干預(yù)導致的脂肪體積減少被同步瘦體重增加而掩蓋。盡管如此,BMI仍是身體成分中最常見報道的指標。兒童BMI增加與兒童代謝異常、冠狀動脈疾病發(fā)生有關(guān),并使兒童在后續(xù)生活中不同原因的死亡率增加[13,14]。
兒童瘦體重保持或者增加時其肥胖度下降,瘦體重下降時其基礎(chǔ)代謝率下降,而基礎(chǔ)代謝率下降又是其體重增加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治療兒童肥胖應(yīng)以降低體脂重量并避免瘦體重下降為原則,保障生長發(fā)育,阻止體重反復(fù)增加。
肥胖兒童的體脂分布狀況比脂肪總量或肥胖水平更顯重要。Treuth 等指出,青春期肥胖女生進行力量訓練后,體重、瘦體重、體脂重量和腹部皮下脂肪組織顯著增加而腹腔內(nèi)脂肪組織保持不變。有研究發(fā)現(xiàn)12周阻力運動處方使12名肥胖青少年體重、瘦體重和肝臟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而對脂肪代謝活躍的組織(內(nèi)臟、肝臟和肌細胞內(nèi))無影響[15]。
肥胖作為與脂質(zhì)類型相關(guān)疾病的風險因子,應(yīng)用運動處方同樣有效:以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甘油三脂濃度為鍛煉目標時,在有氧運動基礎(chǔ)上,應(yīng)參加至少每周3次、每次60 min、≥75%HRmax強度的運動;當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濃度為鍛煉目標時,可采用強度≥75%HRmax、持續(xù)時間60 min以上的組合運動。而對患有高血壓的肥胖兒童進行運動干預(yù)時,也有兩種運動處方:降低收縮壓時,處方以每周3次、每次持續(xù)60 min以上運動為主;降低舒張壓時,處方以每周3次以上、至少持續(xù)12周的有氧運動為主[16]。
想要改變兒童青少年人群中肥胖的流行趨勢,在體力活動尤其是運動處方基礎(chǔ)上的干預(yù)有積極作用,有氧運動處方干預(yù)對學校、社區(qū)肥胖兒童的管理也可提供可持續(xù)和再生的幫助??傮w指導原則總結(jié)有以下幾點:1)運動處方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時避免與其他運動內(nèi)容如力量、柔韌性訓練相結(jié)合,以確保充分的有氧運動;2)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60 min以上;3)運動頻率每周至少三次;4)運動處方要清晰執(zhí)行并加以指導以確保干預(yù)對象收獲成效;5)針對肥胖兒童,有必要建立模式化的有氧運動處方,兼顧個性化、趣味性并易于反復(fù)執(zhí)行;6)處方中避免跳躍性運動對肥胖兒童膝關(guān)節(jié)造成不利影響[6]。
體力活動水平低是兒童超重或肥胖的原因及結(jié)果,而學校體育課(physical education,PE)是加強兒童體力活動的最理想途徑,也有研究提出自信心、動機和身體能力是肥胖兒童開始體力活動并持續(xù)、連續(xù)堅持下去的關(guān)鍵因素。Trudeau等綜述有7項實驗研究認為花在體育課上的時間對兒童青少年文化課學習沒有任何負面影響。而Harris等利用meta分析又提出鮮有證據(jù)認為學校內(nèi)的體育課能有效抵制兒童肥胖,認為學校內(nèi)的體力活動干預(yù)對改善身體成分無效[17]。
但Richard等對澳大利亞堪培拉市29所小學進行為時2年的縱向研究,由3年級620名男、女小學生參與,全體兒童進行每周150 min的PE,符合當?shù)氐腜E要求,其中專家教學組兒童得到來訪的體育專家每周90 min的指導教學,普通教學組由普通教師完成全部體育教學,結(jié)果與對瑞士兒童進行1年以上體育課干預(yù)結(jié)果一致,隨年齡增加專家指導教學組兒童比普通教學組兒童的皮褶厚度與BMI值更低。同時提出體育課對兒童青少年學習成績與身體發(fā)育造成顯著影響需滿足以下條件:1)專業(yè)體育教師授課;2)干預(yù)時間充分、干預(yù)對象人數(shù)充足;3)能進行有效并有意義的學習評定;4)能進行有效的體脂評定[7]。
Richard在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兩組在體育活動技巧教學上并無顯著性差異,但普通體育教師更側(cè)重運動課強度,中等至大強度運動時間顯著高于專家教學組,體適能鍛煉內(nèi)容主要為跑步,而專業(yè)體育教師會組織大量時間進行力量、柔韌及靜態(tài)與動態(tài)姿勢的體育活動。兩組間不同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開展大中強度體育活動時:普通體育教師采用走、跑及傳統(tǒng)游戲的形式;專業(yè)體育教師采用游戲與小組活動的形式,并把強度安排放在課程設(shè)計的次要地位。
2)傳授技巧時:普通體育教師多介紹傳統(tǒng)體育項目如足球、籃球中抓、投、擊打與踢等技巧,再進行小組分組練習;專業(yè)體育教師較少進行動作介紹,多組織個人、小組練習球類、沙包及飛盤等活動。
3)專業(yè)體育教師多采用類似瑜伽的靜態(tài)或動態(tài)動作形式,發(fā)展肌肉力量、身體姿勢、平衡能力及呼吸能力。
4)專業(yè)體育教師能親自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而普通體育教師參與較少。
5)專業(yè)體育教師堅持鼓勵個人或小組參與課程游戲或技能培養(yǎng)方案的討論,并在下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冥想活動。[7]
近幾十年來,神經(jīng)心理學與大小腦橫斷面成像證據(jù)提出小腦具有意識功能如執(zhí)行控制、記憶和學習[18]。平衡與姿勢控制是專家教學組的主要特征,結(jié)合小腦在平衡與姿勢控制中發(fā)揮作用的特點,提示專家組體育教學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可能經(jīng)由小腦功能來介導。另有一項有關(guān)運動干預(yù)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10min常規(guī)體力活動相比,10 min專業(yè)的協(xié)調(diào)性運動改善了青少年的注意力與專注力[19]。如果專注力改善是專家體育教學對學習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的中介因素,那么兒童專注力提高可能是掌握復(fù)雜平衡能力時對專注水平提出要求并得到鍛煉的結(jié)果。
此外,兒童大腦、神經(jīng)與肌肉發(fā)育具有很強可塑性,三者間會相互發(fā)生作用。神經(jīng)生物學與體育科學領(lǐng)域的專家也共同認為自發(fā)的體力活動與體育訓練能通過促進神經(jīng)生成、神經(jīng)適應(yīng)與神經(jīng)保護過程,對大腦可塑性產(chǎn)生積極影響[20]。因而,運動可以提供一種簡單卻重要的方法來提高兒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并發(fā)展認知能力。同時,一堂成功的體育課需要有積極、訓練有素的體育教師設(shè)計好的體育課程方案,在教學中強調(diào)掌握并理解技巧,提高兒童學習能力。Richard等的研究中另一顯著特征就是,教學中分析討論動作要求與游戲方案時,專業(yè)體育教師經(jīng)常與兒童互動,產(chǎn)生一定積極影響,這也可能是專家教學組兒童數(shù)學成績較普通組平均高10.9分,具有顯著性差異的原因[7]。
全球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有氧運動處方可改善兒童青少年的身體成分與有氧運動能力,但運動處方的時間、有氧運動的內(nèi)容及運動強度的量仍需更多研究加以明確。由專業(yè)體育教師負責2年以上的體育課教學對21世紀小學生的體成分控制與學習成績有幫助,合理設(shè)計并管理體育課,既可延緩兒童體脂百分比的增加亦可提高其數(shù)學成績。目前,啟動普通教師專業(yè)化培訓能提高專業(yè)化體育課程的可持續(xù)性與經(jīng)濟可行性。
[1]SANTO DOMINGO L,SCHEIMANN A O.Over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obesity[J].Minerva Pediatr,2012,64:607-613.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M].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2000,894:i-xii.1-253.
[3]HERMAN KM,CRAIG CL,GAUVIN L,et al.Tracking of obesi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the Physical Activity Longitudinal Study[J].Int J Pediatr Obes,2009,4:281-288.
[4]HAN J C,LAWLOR D A,KIMM S Y.Childhood obesity[J].Lancet,2010,375:1737-1748.
[5]CARLA A E,HIRAN S,LOUISE A B,et al.Effect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Obesity on Exercise Function in Children[J].Sleep,2014,37(6):1103-1110.
[6]SAAVEDRA J M.Obesity-a risk factor or a disease:What can exercise do for obese children?[J].Indian J Med Res,2014,139(5):661-662.
[7]TELFORD R D,CUNNINGHAM R B,FITZGERALD R.et al.Physical education,obesity,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 2-year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Australia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Am J Public Health,2012,102(2):368-374.
[8]SAAVEDRA J M,ESCALANTE Y,GARCA-HERMOSO A.Improvement of aerobic fitness in obese children:a meta-analysis[J].Int J Pediatr Obes,2011,6:169-177.
[9]ESCALANTE Y,SAAVEDRA J M,GARCIA-HERMOSO A.Dominguez AM.Improvement of the lipid profile with exercise in obese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J].Prev Med,2012,54:293-301.
[10]LANG J E.Exercise,obesity,and asth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Pediatr(Rio J),2014,90(3):215-217.
[11]REGAIEG S1,CHARFI N2,KAMOUN M ,et al.The effects of an exercise training program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aerobic capacity parameters in Tunisian obese children[J].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2013,17(6):1040-1045.
[12]KODAMA S,SAITO K,TANAKA S,et al.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s a quantitative predictor of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ealthy men and women:A meta-analysis[J].JAMA,2009,301:2024-2035.
[13]METCALF B S,HOSKING J,JEFFERY A N,et al.Fatness leads to inactivity,but inactivity does not lead to fatness:A longitudinal study in children (EarlyBird 45)[J].Arch Dis Child,2011,96:942-947.
[14]EKELUND U,LUAN J,SHERAR L B,et al.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AMA,2012,307:704-712.
[15]TREUTH M S,HUNTER G R,PICHON C,FIGUEROA-COLON R,GORAN M I.Fitness and energy expenditure after strength training in obese prepubertal girls[J].Med Sci Sports Exerc,1998,30:1130-1136.
[16]KOOZEHCHIAN M S,NAZEM F,KREIDER R B,et al.The role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lipoprotein profiles in adolescent males[J].Lipids Health Dis,2014,9;13:95.
[17]HARRIS KC,KURAMOTO LK,SCHULZER M,et al.Effect of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on body mass index in children:a meta-analysis.CMAJ,2009,180(7):719-726.
[18]STRICK P L,DUM R P,FIEZ J A.Cerebellum and nonmotor function.Annu Rev Neurosci,2009,32:413-434.
[19]BUDDE H,VOELCKER-REHAGE C,PIETRABYK-KENDZIORRA S,et al.Acute coordinative exercise improves attentional performance in adolescents.Neurosci Lett,2008,441(2):219-223.
[20]DISHMAN R K,BERTHOUD H R,BOOTH F W.et al.Neurobiology of exercise.Obesity (Silver Spring),2006,14(3):345-356.
[責任編輯魏寧]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Physical Activity
YAN Jin-hui,LIU Ying-jie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Objectives and Methods: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 obesity,resolving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Results and Conclusion:Children Obesity is prevalent in the whole world now.And it effects children from psychology,disease risk,sleep and exercise ability.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and children exercise prescription are the most effective ways.Children should do aerobic exercise and last at least 12 weeks, 3 times per week,60 minutes per time,with exercising and repeating children sports and games.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complete exercise prescription by special PE teacher.And balance and control exercise are emphasized to develop children nervous system and cognition.
children;adolescents;obesity;physical activity
2016-03-09
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A類社科重點課題(GAS14518)
嚴金慧(1978—),女,安徽黃山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兒童青少年運動與健康促進。
G804.3
A
1007-7413(2016)05-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