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道暉:法治的基礎在社會
建設法治社會,充分發(fā)揮法治在國家與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法治國家同法治社會是兩個對應范疇,二者既有區(qū)別,又存在互補互動關系。法治國家以法治社會為基礎。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社會的主體,也是推進依法治理、建設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的主體。法不只是治理社會的工具,還是社會制約國家權力的工具。因此,國家法治化不能沒有社會參與,不是脫離社會的法治化。法治社會的形成需要法治國家的支持與保障。一方面,以法治保障公民和社會組織的基本權利。這些權利包括對國家事務、經濟事務和社會事務的廣泛參與權,保證社會組織活動的安全與秩序,被侵權時有法律救濟手段提供幫助等。另一方面,社會權力也需要國家法治和國家權力的引導與約束。任何權力不受制約都可能產生腐敗,社會權力也是如此。法治是社會穩(wěn)定的“壓艙石”,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途徑。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相互支撐、良性互動,還需要發(fā)揮社會組織自治自律規(guī)范的作用。應積極培育社會主體自治能力,給社會留下自治自律的空間。在不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前提下,其他社會規(guī)范可以作為社會治理有益的補充手段。
(郭道暉如是說,《人民日報》,2016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