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梅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蘇連云港222000)
介入治療在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趙一梅
(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蘇連云港222000)
目的探討介入治療在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情況;方法選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剖宮產手術出現(xiàn)兇險性前置胎盤的9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49例(介入治療)和對照組49例(常規(guī)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子宮切除、并發(fā)癥等方面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介入治療可以有效的縮短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手術時長,明顯降低產婦術中及術后的出血量,并且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障患者機體完整,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意義。
介入治療;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
胎盤前置是很多孕婦在懷孕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至于不得不將孕婦的子宮切除,更有甚者可能會對孕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隨著近年來剖宮產的不斷增加,前置胎盤的隱患越來越嚴重。臨床上可以通過早期對孕婦進行全面檢查,來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避免孕期發(fā)生危險。因此,本研究選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剖宮產手術出現(xiàn)兇險性前置胎盤的9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效果差異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資料共計98例,均為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進行剖宮產手術出現(xiàn)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產婦,年齡24~39歲,平均(28.6±0.5)歲,孕周30~42周,平均(34.9±0.8)周,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49例(介入治療)和對照組49例(常規(guī)治療),兩組在基礎資料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通過產前彩色B超和核磁共振檢查、剖宮手術后病理學診斷和術中觀察的醫(yī)學方法進行臨床診斷,產后出血量為自然生產后24 h內的失血量大于500 mL或者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失血量大于1000 mL。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通過宮腔內填埋紗布條和對子宮動脈支進行結扎手術等非介入性的手術對其進行治療。觀察組:通過血管科介入性治療對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前需要糾正產婦的貧血病情,并準備相應的血袋,充分做好手術過程中的輸血輸液準備工作之后再對產婦進行剖腹產手術。完成打開產婦子宮下段的切口工作之后對胎兒的胎盤進行打洞,只將胎兒取出,暫時不取出胎盤[1]。借助止血鉗夾住胎盤邊緣,用醫(yī)用紗布條填充產婦子宮下段進行強制止血。在對產婦雙側子宮動脈進行栓塞手術之后,將胎兒的胎盤與子宮進行剝離并將其取出,對無法取出的胎盤進行局部縫合止血手術,并且需要在栓塞部位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2]。
1.4 觀察指標: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產婦進行比對觀察,分別統(tǒng)計出兩組產婦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手術完成后24 h內的出血量、進行手術所需的時長、子宮切除情況、住院時間和產褥期以及發(fā)生胎兒窒息等并發(fā)癥的情況。
1.5 統(tǒng)計學處理:經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無子宮切除情況,手術時間為(70.8±5.9)min,術中出血量為(2426±249)mL,且僅有2例患者的新生兒發(fā)生窒息情況,對照組患者子宮切除率為14.29%,手術時間為(109.8±6.8)min,術中出血量為(2978± 283)mL,有9例患者出現(xiàn)產出感染病、新生兒窒息等并發(fā)癥。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子宮切除、并發(fā)癥等方面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在妊娠期最常見且危害較大的并發(fā)癥之一就是前置胎盤,通常發(fā)生在懷孕晚期。胎盤附著的孕婦子宮下段肌肉纖維組織相當薄弱,收縮能力比較低,不容易將其和附著胎盤分離開是其主要的臨床癥狀,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臨床治療,將會對孕婦及其腹中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臨床上有前置胎盤引起的胎盤植入幾率高達40%[3],胎盤的植入率隨著近年來剖宮產幾率的提高而增加,同時也大大的增加了孕婦產后的出血量,切不可預見,相當難以控制,進而使得子宮切除幾率增加。據(jù)相關資料顯示,高達90%的前置胎盤患者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大于3000 mL,甚至有10%的孕婦在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高達10000 m L以上,對孕婦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4]?,F(xiàn)階段,臨床上主要通過注射縮宮素、止血藥,縫合手術和經宮腔填塞紗布等方法來控制前置胎盤孕婦在剖宮產手術后的出血量,對于比較嚴重的患者通常切除其子宮來保全患者性命。
通常對兇險性前置胎盤的孕婦進行剖宮產手術是需要在多個科室醫(yī)務人員的合作下進行的。在進行手術前醫(yī)務人員需要準備800~1000 mL的血液以備不時之需,并且準備合適的紗布和子宮切除器具等,對于不足月的孕婦需要做好吸氧插管的工作。手術中待胎兒取出后,手術人員需要繼續(xù)保持頭腦清楚,全面冷靜的進行后續(xù)手術工作,以保證產婦的生命安全。
臨床上將產婦分娩出胎盤前進行的子宮動脈栓塞手術稱為介入治療,通過介入治療可以避免切除患者的子宮,同時避免了切除子宮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因此介入治療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大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本研究選取98例在我院進行剖宮產手術出現(xiàn)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子宮切除、并發(fā)癥等方面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說明通過產前對產婦進行全面的臨床診斷,為進行剖宮產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通過各個科室的合作,并在手術中采用介入治療的方法,可以控制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和生產后的出血量,并且可以縮短手術時長,降低產婦的子宮切除幾率,為產婦機體和心靈完整提供的重要保障,得到了廣大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意義。
[1]劉雁,郭曉玲,曾萌,等.兇險型前置胎盤并胎盤植入的診治研究[J].中華產科急救電子雜志,2015,2(1):31-33.
[2]李曉云,曹永利.兇險性前置胎盤20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4,24(12):1823-1824.
[3]羅靜,呂毅,羅亞彬.剖宮產致產后出血經介入治療失敗后行子宮全切術9例報道[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4(11):97-101.
[4]朱玉蓮.介入治療產后大出血及胎盤植入15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7(5):797-798.
R458+.8
B 學科分類代碼:32031
1001-8131(2016)06-0661-02
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