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策
公安文學的橘子說
文/張 策
公安文學像一只飽滿的橘子,有誘人的金黃色外皮(吸引人?。?,也有豐富而多汁的內(nèi)涵(誰能否定公安文學的社會性呢?只能說,公安文學是一部社會的百科全書)。橘子是大眾水果,人人愛吃,也四季皆有,不會想念它的時候看不到它的倩影。這一點也有些像公安文學,永遠是創(chuàng)作的豐收狀態(tài)。
何況,橘子還有那么多的衍生品。橘子汁、橘子糖、橘子粉,是橘子生命的多種形式。橘子就是人們生活里一種不可或缺的小東西,不經(jīng)意地時時閃現(xiàn)在你或我的眼前。想不起離開它,也說不出和它有多親近??措娨晻r掰一瓣放進嘴里,甚至都不會多看一眼。
這是公安文學的現(xiàn)狀嗎?我看是。
可就算這樣,橘子也是培植出來的。種植它的時候,澆水、除草、剪枝、打藥、收獲,不比種更高貴的水果省什么力氣。也就是說,寫公安文學,不比寫那些高不可攀不知所云的作品省勁兒。甚至,由于它的嚴肅和嚴謹,更費腦子。橘子也有地域特色,四川的、福建的、湖南的,據(jù)說味道是不大一樣的。橘子按說不金貴,但也不是摔不爛的鐵疙瘩。那年,據(jù)說某地的橘子里有蟲子,大量的橘子滯銷,爛在地里了。當然,這情況更多的不是出于天災(zāi),而是人禍。
公安文學的起起伏伏也多出于人禍?,F(xiàn)在公安題材的電視劇上不了電視臺的黃金檔,原因當然多多,但最主要的,是曾有些個“橘子”里真有了蟲子。
這一點盡管我們不愿承認,但也是事實。所以,搞公安文學的,也得學會自己捉蟲子,捉自己這只橘子里的蟲子。
蟲子之一是粗糙,蟲子之二是媚俗。
當然這些蟲子不僅僅禍害橘子,蘋果、鴨梨、香蕉,什么水果也不放過的。但正因為如此,除蟲的事才不可掉以輕心。堅持正確的文藝導向,不僅是宣傳主管部門的口號,也是公安文學自身的必需。何況橘子的需求量是大的,愛吃它的多是平民百姓,這也是個民生問題。
還有個與時俱進的問題。橘子也是需要不斷發(fā)展自己的。種群的退化現(xiàn)象好多,像某地的西瓜,今年甜得還黏牙,來年已經(jīng)像是淡而無味的棉花套了。要想讓橘子永遠甜美下去,就得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許有一天,新品種的橘子像籃球一樣大,別驚訝,要歡呼。
當然,更重要的是內(nèi)容。要甜,也要有點兒酸(要感動出人的眼淚),也要有些苦(人生況味嘛),還要有充滿戰(zhàn)斗性的一點兒辛辣(公安文學必須的社會責任感)。
有人說,辣,還是橘子嗎?這么較真兒就沒意思了。我說橘子只是個比喻呀,公安文學的內(nèi)涵,遠要比這豐富得多。
其實我用橘子來比喻公安文學,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說:公安文學永遠是人們生活里不可匱缺的東西,值得我們用全部的心血,傾注。
(本文作者系全國公安文聯(lián)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