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弋(江蘇)
孩子教育無小事
文 王弋(江蘇)
星期天一大早,兒媳婦就去加班了,孫子睡懶覺,連早飯也沒吃。中午,兒媳婦回家得知后很生氣,便問孫子:“你爸爸和你奶奶沒有喊你吃飯?”
“喊了,但只喊了一聲!”孫子理直氣壯地回答道。
“喊一聲你就不問了,孩子餓死你也不管了……你這是負的什么責,還像個做爸爸的樣嗎?”等不得兒子辯解什么,兒媳婦就把心里的氣一股腦兒撒向了兒子,對我和老伴當然也有不滿,只是礙于情面,沒有公開指責。
見小兩口臉紅脖子粗地吵了起來,老伴先是愧疚地做了自我批評,說早上真的很忙,沒有在意孫子有沒有起來吃早飯,還勸他們別為這點小事傷了夫妻感情。接著,老伴又輕聲地教育孫子:“你爸爸沒有認真喊你吃早飯,你怎能當面‘出賣’他呢,你不知道你媽媽會怪罪他嗎?”
我正在書房里看書,聽了老伴說的那些話,再觀察幾個人的動態(tài),覺得事兒雖然不大,但不挑明了是非恐怕也不好。于是,我起身出去,先批評了兒子:“你喊孩子吃早飯,孩子未到就不管,這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顯然是不對的。”接著,我對老伴說:“你的教育方式也不妥,孩子說實話怎能叫‘出賣’呢?兒媳婦心疼孩子沒有吃早飯,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把責任全推到兒子身上,也不對。孩子小,不懂事,吃飯常常磨磨蹭蹭,沒人盯著催,甚至就不吃。養(yǎng)成這個壞習慣怎么行?大人要多教育,一味偏袒孩子,無助于孩子認識錯誤、健康成長,這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p>
我也毫不忌諱地告訴孫子:“你已經(jīng)9歲了,應該明白,今天家里發(fā)生的不愉快,主要錯在你身上。星期天早上,你多睡一會兒可以,但早飯不可以不吃。你爸爸已喊你了,你不理睬,還怪爸爸沒有多喊,你要爸爸喊多少遍才吃呢?奶奶洗衣做飯更忙,哪有空閑總是喊你,你說對嗎?”孫子是個懂事的孩子,站在一旁默默點頭。
打那以后,每到吃飯時間,孫子便主動上桌,即使是在玩耍,喊一兩聲即奏效。兒媳婦由此對我們也消除了隔閡,還主動向婆婆道歉,說自己性子急,讓婆婆受委屈了。
責編/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