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樹禮,史紋華
(涼州區(qū)柏樹鄉(xiāng)農(nóng)技站,甘肅武威 733000)
河西走廊沿山冷涼灌區(qū)金盞花栽培技術(shù)
孟樹禮,史紋華
(涼州區(qū)柏樹鄉(xiāng)農(nóng)技站,甘肅武威 733000)
文章針對涼州區(qū)沿山冷涼灌區(qū)氣候特點和土壤條件,提出適于該區(qū)域應(yīng)用的金盞花栽培技術(shù),為該區(qū)域和同類區(qū)域金盞花種植提供參考。
沿山冷涼灌區(qū) 金盞花 栽培技術(shù)
金盞花栽培適應(yīng)性強,收益高,近年來在河西走廊灌區(qū)各地都有種植。2016年,武威市涼州區(qū)柏樹鄉(xiāng)引進種植,平均產(chǎn)量4.48萬kg/hm2,產(chǎn)值4 475元,效益顯著。
選擇植株莖干粗壯,分枝性強,開花率高,花朵大,抗逆性強的大頭娃品種。
3月中旬,選擇大棚育苗。苗床土應(yīng)選擇有機質(zhì)含量高的腐殖土,在未用過長效殘留除草劑的地塊取土。床土配制比例:腐殖土50% +腐熟農(nóng)肥30% +細砂20%混合均勻,并以寬1.2 m,長5 m,厚10~15 cm作床,大田每栽1 hm2需苗床面積90 m2。床面做好后,扣小拱棚保溫,讓其充分熟化土壤,保持6~7 d。
揭開拱棚,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 g/m2,兌水500 g,均勻噴灑床面,扣棚密封殺菌,待2~3 d后,揭膜通風(fēng)。
把備好的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浸泡20 min進行消毒,然后放入25℃溫水中浸泡7~8 h,撈出晾干后,拌10~15倍的細砂,準備播種。
(1)播種時期。一般在移栽前40~50 d播種,適宜播種期為4月10日左右,苗齡達到50 d進行移栽。(2)播種方法。苗床澆1次底水,待水下滲后,用細土填平坑洼,將種子均勻撒在床面上,用細土覆蓋,以不露種子為宜。播種后,在床面覆蓋地膜,增溫保濕,待出苗后馬上揭膜,以防灼傷幼苗。
(1)溫度管理。從播種到出苗,棚內(nèi)溫度保持在25℃左右。苗長到5 cm左右高時,注意通風(fēng)防止徒長。苗床溫度保持在20~25℃,通風(fēng)時間在上午9︰00左右,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通風(fēng),以免造成閃苗。(2)水肥管理。苗出齊后,根據(jù)缺水程度適當(dāng)澆水,移栽前10 d停止?jié)菜?,進行移栽前煉苗。當(dāng)苗長出3對真葉后,進行根外追肥,可用葉芭、磷酸二氫鉀等葉面噴施,也可用三元復(fù)合專用肥隨水澆灌,育苗期切忌施尿素等氮肥。
(1)地塊選擇。選擇澆水方便、有機質(zhì)含量高,未種過茄果類蔬菜和用過長效殘留除草劑的地塊,前茬以小麥、玉米茬為好。(2)移栽時間。一般在5月20日開始移栽(避開農(nóng)歷四月初八的霜凍期),移栽苗高15 cm左右,葉片4~5對為佳。(3)整地施肥。移栽前,用旋耕機耕旋1遍,每公頃將三元復(fù)合肥450 kg(含氮磷鉀各為18%)和過磷酸鈣112.5 kg(含量12%)散施地表作為基肥,然后耙磨整平拾去殘膜、殘茬,形成疏松散碎的土壤,以利覆膜。(4)覆蓋地膜。以寬窄行覆膜平作種植,即采用規(guī)格120 cm×0.008 mm的地膜作寬行,窄行60 cm留空白行,并做好中耕、培土、采摘等操作。(5)移栽。在地膜上移栽定植3行,株距47 cm、行距52 cm,每公頃保苗平均在4.17萬株左右,邊栽邊澆水,以促成活。
(1)查田補苗。(2)中耕培土。(3)追肥澆水。除施足基肥外,金盞花全生育期,每公頃追施尿素165 kg、硫酸鉀240 kg。現(xiàn)蕾期和采花后,結(jié)合澆水分次施入,并可噴施葉面追肥,使整個生育期水肥不脫節(jié)。
(1)蟲害防治。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每667 m2用40%的毒死蜱150~200 g,在覆膜時進行地面噴霧,邊噴邊覆膜。
(2)病害防治。金盞花主要病害有立枯病、黑斑病、疫病、病毒病。立枯病防治:一般在出苗后,結(jié)合澆水,用75%的達克寧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900倍液噴灑,每隔7 d噴1次,連噴3次。黑斑病防治:避免連作,控制栽培密度,發(fā)病初期噴施50%甲基硫菌靈或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疫病可選用58%甲霜靈錳鋅或72%霜脲錳鋅錳鋅600~800倍液防治。病毒病可用2%寧南霉素或克毒寶防治。
金盞花花瓣自花蕾由外向內(nèi)依次伸出,花瓣全部展開形成花球時即為成熟期。一般在7月15日至初霜前為采收期,每隔5~7 d采摘1次。采收后,立即裝車送加工廠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