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華
(黑龍江省孫吳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黑河164299)
?
分析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劉貴華
(黑龍江省孫吳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黑河164299)
摘 要:玉米生產的質量和產量與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息息相關。玉米栽培技術的先進與否決定著玉米質量的好壞和產量的高低。不同的地貌和地理環(huán)境造成了的品種不同,所以,需要根據不同的玉米品種制定不同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文章就玉米栽培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農民提高玉米產量。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 病蟲害防治 因地制宜
隨著我國農作物種植水平的提高,玉米在我國的產量也逐年增加,其在我國的糧食產業(yè)的地位也開始顯得重要。因地制宜,改進栽培技術,將有助于提高我國玉米產量,并更充分地利用土地資源,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我國農業(yè)生產水平。
苗期階段、穗期階段和花粒期階段是玉米生長過程中所要經歷的3個主要階段。苗期階段要注意給玉米苗松土和施肥,從而促進幼苗的生長。期間,間苗和定苗活動必不可少。玉米各部位的生長速度最快的是根系,隨后是葉和莖。苗期階段可以噴灑阿維辛硫磷來防止粘蟲、棉鈴蟲等蟲害。穗期階段為玉米生長的黃金階段,要在必要的時候給它施肥,為玉米的生長提供營養(yǎng)。穗期階段的病蟲害問題比較突出,需要特別注意對病蟲害問題的防治。玉米螟、玉米瘤黑粉癥、玉米大斑病等都是容易出現的玉米苗病癥。農民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癥下藥,解決問題?;F陔A段,是玉米形成籽粒的關鍵的生殖生長期,其中玉米籽粒的生長期是指花絲受精再到玉米成熟的時間段。農民應該補施粒肥,為玉米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才能提高玉米產量。
2.1 玉米栽培技術落后
雖然我國盛產玉米,但我國農民普遍缺乏在玉米種植方面的科學知識,他們只是按照祖先積累下來的經驗去種植。世界環(huán)境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已經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農民的“經驗”早已不再實用。為了追求玉米高產,有些農民一味地加大種植密度,造成玉米平均吸收營養(yǎng)成分降低。也有部分農戶不懂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土壤種植玉米,造成玉米營養(yǎng)不良生長緩慢,極大地影響了玉米的產量。此外,還有很多農民不了解玉米播種、施肥的最佳時期,錯過了玉米成長的黃金階段,玉米產量自然大打折扣。
2.2 玉米的常見植物病癥
除了動物之外,植物也會感染病毒。玉米的常見病癥有玉米絲黑穗癥、玉米瘤黑粉病、玉米斑病、青枯病、花葉病、玉米褐斑病等。玉米斑病分為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大斑病是由小斑病發(fā)展而來。
如果玉米感染了斑病,其葉子、苞片和葉鞘都會受到危害。矮花葉病在玉米病中比較常見,玉米在出苗到7葉期容易感染這種病毒。如果玉米的花葉上出現綠色的點和條,之后覆蓋整個葉片,使葉子變黃,甚至出現黃綠色的條紋,那么其必定感染了矮花葉病。感染了矮花葉病的玉米個子較矮,抗倒伏能力較差,很容易被大風吹倒或者被大雨淹沒。
2.3 玉米螟等蟲害病
作為鉆蛀性的害蟲,玉米螟繁殖較快,受它危害的玉米葉會出現整齊的洞。玉米螟對玉米的生長危害巨大。若在抽穗期玉米受到其危害,玉米的雄穗會被它的幼蟲鉆洞。如果玉米螟進入玉米的花心,會嚴重損壞雄花基部。假如它的幼蟲進入雌穗,花絲、嫩苞葉和籽粒都會被吃掉。如果玉米頸部被吃光,在遭遇大風天氣時,玉米稈特別容易被吹斷,這些都不利于玉米的生長?!按罄匣ⅰ焙汀靶±匣ⅰ币彩浅R姷挠衩紫x害,它們的幼蟲種類繁多,但其一生可以分為4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這些玉米蟲害對玉米的生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對我國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均造成了不利影響。
3.1 改進玉米栽培技術
玉米的栽培應該選擇適宜的土壤、適當的時期以及優(yōu)良的玉米品種,并且種植的密度要合理,還需要細心地整理土壤,科學合理地對玉米種子進行施肥和灌溉來保證其充足的營養(yǎng)。還要科學地管理玉米田,選擇合適的時機收割玉米等。做好這些,才能實現玉米高產。詳細地說,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和規(guī)律:考慮到玉米品種本身的特點,玉米的種植密度要合適,密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是不科學的。要把深耕、碎耕、土壤防曬等工作做好,且土壤的深度不宜超過20 cm。根據地形走勢來挖水渠,這樣有助于玉米的灌溉。玉米在不同的時期會出現不同的問題,要根據它的實際情況做好預防和處理工作。
3.2 玉米病癥的預防
選擇周邊地區(qū)干燥、溫度適宜的地方種植玉米,有利于玉米避免雨霧天氣頻繁、溫度較低時所流行的玉米大斑病、紋枯病等,選用合適的藥劑來治療也是一個有效地方法。由于玉米絲黑穗病可以選擇抗病品種的玉米,農民可以采取輪作、深耕等措施,從而控制土壤細菌數量來減少疾病。另外,還需要加強田間管理工作,保證玉米的透光通風,從而減小蟲害對玉米的危害。
3.3 玉米蟲害的消滅措施
在玉米的栽培過程中,要選用優(yōu)質的、抗病能力強的種子。另外可以采用藥劑來防治蟲害。可以在蚜蟲和灰飛虱等蟲害來臨之前提前給玉米噴灑藥劑,還可以采用抗蚜可濕性粉劑或氧化樂果來防治玉米病毒病。農民應當做好防范工作,未雨綢繆,加強管理,根據玉米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噴霧方式和驅蟲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高質量的種子,從而提高玉米的抗病蟲能力。
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也是玉米產業(yè)大國,玉米在我國糧食系統(tǒng)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栽培技術的提高和病蟲害防治措施的完善,對提高玉米的產量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用科學先進的技術栽培玉米,因地制宜,完善病蟲害防治措施,將對我國玉米產業(yè)的發(fā)展有巨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