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靜,苑青艷,吳金梅,汪德剛*
(1.林州中農(nóng)穎泰生物肽有限公司,河南 林州,456550;2.河南牧業(yè)經(jīng)濟學院, 鄭州,450011)
HPLC法測定枇杷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
孟文靜1,苑青艷1,吳金梅2,汪德剛2*
(1.林州中農(nóng)穎泰生物肽有限公司,河南 林州,456550;2.河南牧業(yè)經(jīng)濟學院, 鄭州,450011)
為了建立枇杷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測定方法,選用色譜柱Agilent Ecilpse plu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0.1%氨水(70∶30)磷酸調pH=8.0,流速為0.8 mL/min,檢測波長210 nm,柱溫25 ℃。齊墩果酸和熊果酸能達到基線分離,分離度R>2.5,齊墩果酸在0.20~7.94 μg、熊果酸在0.21~8.49 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試驗證明該方法操作簡單,靈敏度高,重現(xiàn)性好,可用于枇杷葉藥材的質量控制。
枇杷葉;齊墩果酸;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譜法
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 的干燥葉,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中南地區(qū)及陜西、安徽、甘肅、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四川、貴州、云南、臺灣等省區(qū)。全年均可采收,曬干,刷去毛,切絲,干燥,生用或蜜炙用。枇杷葉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列為中品。其味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肺熱咳喘痰稠;胃熱煩渴,嘔噦。枇杷葉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三萜酸類,如熊果酸、齊墩果酸、烏蘇酸等;揮發(fā)油類,新鮮葉含揮發(fā)油0.045%~0.108%,油中主成分為橙花椒醇(Nerolidol)、金合歡醇(Farnesol)、α、β-蒎烯等;黃酮類;糖苷類;以及皂苷、鞣質及維生素B1等,枇杷葉具有止咳[1]、抗炎[2]、降血糖[3]、降脂[4]、護肝[5]等藥理活性。其中三萜酸類在枇杷葉中含量高,藥理藥效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三萜酸類,2010版《中國獸藥典》[6]將枇杷葉三萜酸類中的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總含量作為質量標準。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常用的檢測方法為高效液相色譜法,參照相關文獻進行了大量試驗驗證,發(fā)現(xiàn)目前的檢測方法存在分離度低、響應值小、基線平穩(wěn)性差等方面的問題。由此,經(jīng)過不斷摸索改進流動相的組成和比例,采用HPLC法建立了枇杷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測定方法。
美國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 2489紫外檢測器;紫外分光光度計,美國PerkinElmer公司,型號LAMBDA 35;KQ3200E型超聲波清洗器;齊墩果酸對照品(供含量測定用,國家藥品標準物質,110709~201206);熊果酸對照品(供含量測定用,國家藥品標準物質,110742~201421);枇杷葉藥材(購自河南禹州藥材市場);乙腈和甲醇均為色譜純(德國默克Merck),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
2.1 檢測波長選擇 用甲醇將齊墩果酸、熊果酸和兩種三萜酸的混合標準品稀釋至一定濃度,作為對照品溶液,用純甲醇作空白對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200~400 nm對對照品進行全掃描,齊墩果酸、熊果酸和兩種三萜酸的混合標準品分別在210.39、211.85、210.50 nm波長下有最大吸收,所以將210 nm定為最大吸收波長。
2.2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Agilent Ecilpse plu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0.1%氨水(70∶30)磷酸調pH=8.0,流速為0.8 mL/min,檢測波長210 nm,柱溫25 ℃。
2.3 對照品溶液及樣品制備
2.3.1 對照品溶液配制 精密稱量10 mg齊墩果酸(含量為94.9%)和10 mg熊果酸(含量為93.8%),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線,搖勻,分別制成1 mg/mL的對照品溶液。
2.3.2 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枇杷葉粉末1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稱定重量,超聲萃取1 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失重,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過0.45 μm的微孔濾膜,即得[6]。進樣量為20 μL。
齊墩果酸保留時間19 min,理論塔板數(shù)14000;熊果酸保留時間20 min,理論塔板數(shù)15900,兩種成分的分離度為2.57,大于標準要求的1.5,達到了完全分離。
對照品及樣品的HPLC色譜圖見圖1。
a: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對照品;b:枇杷葉藥材圖1 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對照品及枇杷葉藥材色譜圖
2.4 標準曲線制備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10、25、50、100、200、400 μL置1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制成不同濃度的混標。進樣量2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上機測定,以峰面積為縱坐標,以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濃度為橫坐標,經(jīng)線性回歸處理,得到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回歸方程分別為:Y=17356X-42797(r=0.99992);Y=12368X-32442(r=0.99991),結果表明,齊墩果酸在0.20~7.94 μg、熊果酸在0.21~8.49 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5 精密度實驗 精密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各0.2 mL,置于1 mL容量瓶,制成混標。精密吸取混標20 μL,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重復進樣5次,按照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RSD分別為1.4%、0.5%。結果顯示,儀器精密度良好。
2.6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供試品溶液,分別在制備后0、2、4、8、12、24 h進樣,每次進樣量2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齊墩果酸RSD=0.7%,熊果酸RSD=0.8%,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wěn)定。
2.7 重復性試驗 稱取枇杷葉藥材1 g,共6份,按照制備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按照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齊墩果酸RSD=0.26%,熊果酸RSD=0.15%,結果表明方法重現(xiàn)性良好,
2.8 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枇杷葉藥材,共6份,精密加入齊墩果酸對照品和熊果酸對照品溶液,按2.3.2項下的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照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并計算加樣回收率。齊墩果酸RSD=1.72%,熊果酸RSD=1.86%,結果表明方法回收率良好,見表1。
表1 枇杷葉藥材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回收率試驗結果
2.9 耐用性試驗 耐用性試驗是指測定條件在有小的變動情況下,測定結果不受影響的承受程度。在對柱溫(±5℃)、流速(±20%)、流動相比例(±5%)、流動相pH(±0.5)、檢測波長(±2 nm)和色譜柱的改變進行了考察,結果顯示色譜條件小幅度的改變對色譜峰的分離度、峰面積影響皆符合要求,僅部分條件下的保留時間發(fā)生了變化,見表2。
表2 耐用性試驗結果
3.1 色譜條件考察 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為枇杷葉中含量較高的兩種三萜酸類成分,因為兩種成分為結構相似,性質相近的同分異構體,并且在植物中常以結合或游離的形式同時存在,所以分離存在一定的難度。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最大吸收波長均為210 nm,屬于末端吸收,測定時易有干擾物質,兩種物質出峰時間也相差很短,藥典規(guī)定完全分開的兩個峰的分離度需大于1.5,因此選取適宜的流動相種類和比例非常重要。
在水相的選擇上,試驗參照國內相關文獻、《中國獸藥典》和《中國藥典》[7]中對枇杷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高效液相檢測方法,采用不同比例、不同濃度的乙酸銨[8-9]、磷酸[10-12]、冰醋酸[13]、磷酸鹽緩沖液[14]等試劑及其組合體系作為水相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乙酸銨溶液作為水相雖可以改變峰形,提高分離度(R>1.5),但由于乙酸銨在210 nm處存在紫外吸收,導致基線呈波浪狀,影響主成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采用磷酸或冰乙酸溶液作為水相時,基線較平,但分離度低(R=1.2)。
在有機相的選擇上,采用乙腈作為有機相時,基線較為平穩(wěn),且響應高,峰形尖銳對稱,單獨采用甲醇或甲醇、乙腈按一定比例混合作為有機相時,出峰慢且響應低,因此乙腈較適合作為兩物質檢測的有機相。
在流動相pH值的選擇上,研究發(fā)現(xiàn)文獻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高效液相檢測方法所采用的流動相多為酸性,其pH值在2~6之間,酸性環(huán)境并不有利于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分離,而在堿性條件下,兩種物質呈離子狀態(tài),分離效果好,所以試驗采用濃度為0.1%的氨水作為水相,通過磷酸調節(jié)pH值至8.0,以延長所用色譜柱的壽命,在此前提下選擇洗脫效果較強的乙腈作為有機相,不斷調整有機相和水相的比例,使枇杷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分離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最終色譜條件確定以乙腈-0.1%氨水(70∶30)磷酸調pH=8.0作為流動相,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 mm×250 mm,5 μm)色譜柱,流速為0.8 mL/min,檢測波長210 nm,柱溫25 ℃??梢栽?5 min內有效分離齊墩果酸和熊果酸,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分離度達到2.5以上,并且基線平穩(wěn),峰形較佳。
3.2 前處理條件考察 在對枇杷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前處理方法選擇上,主要對提取溶劑和提取方法進行了研究。采用了不同濃度的甲醇、乙醇作為提取溶劑,分別采用超聲和加熱回流兩種方法處理,通過含量測定進行比較,最終選擇100%的甲醇超聲1 h為前處理條件。由于色譜圖前端色素峰響應值很高,導致后端的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峰相對偏低,因此考察了甲醇提取前采用石油醚超聲除雜對色譜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石油醚除雜后的色譜與未除雜色譜并無明顯差異,故而可以省去此步驟。
采用本方法檢測枇杷葉藥材中的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操作簡單,方法穩(wěn)定,靈敏度高,結果準確。可以為枇杷葉藥材及其相關制劑質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jù)。
[1] 葛金芳,李俊,金涌,等.枇杷葉三萜酸的鎮(zhèn)咳祛痰平喘作用[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41(4):413-416.
[2] 葛金芳,李俊,姚宏偉,等.枇杷葉三萜酸的抗炎作用[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7, 42(2):174-178,214.
[3] 謝筱琳,鐘穎. 枇杷葉乙醇提取物降血糖的實驗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 2009, 15(5): 93-94.
[4] 藺美玲,陳紅梅,張小郁,等.齊墩果酸抑制高脂飲食肥胖大鼠體重的實驗研究[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 2010, 5(1):16-20.
[5] 邱林立,羅德生,許娟,等.烏索酸對小鼠酒精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咸寧醫(yī)學院學報, 2009, 23(2):97-99.
[6] 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10年版[S].
[7]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S].
[8] 郭娜,徐榕青,林文津,等.不同來源枇杷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比較研究[J].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3, 22(22):5-6.
[9] 陳玨蓓,馬文彪,王月紅.HPLC法測定枇杷止咳膠囊中齊墩果酸與熊果酸的含量[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2,42(3):79-81.
[10]秦雯,張?zhí)m珍,石任兵.不同產(chǎn)地夏枯草中熊果酸和齊墩果酸的含量比較[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4(7):478-481.
[11]黃林杰,韋韜,林冬杰,等.山楂含片中熊果酸的含量測定[J].醫(yī)學信息,2014,(34):345-346.
[12]霍文蘭,范小芹,趙天聰.超聲法提取山楂果中熊果酸和齊墩果酸的工藝研究[J].應用化工,2013,42(10):1832-1835.
[13]徐天玲,倪開勤.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肝腎康膠囊中熊果酸的含量[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1):31-32.
[14]李蕾蕾,黃潔燕,王海霞,等.氣候及地理環(huán)境對枇杷葉質量的影響初探[J].中國藥業(yè),2013,22(22):48-50.
(編輯:陳希)
Determination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in Loquat Leaf by HPLC
MENG Wen-jing1,YUAN Qing-yan1,WU Jin-mei2,WANG De-gang2*
( 1.linzhouSinagriYingtaiBiotechCo.ltd,Henan,linzhou456550,China;2.HenanUniversityofAnimalHusbandryandEconomy,Zhengzhou450011,China)
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in loquat leaf. HPLC was carried out on Agilent Ecilpse plus C18 column(250 mm×4.6 mm,5 μm) at 30 ℃ using acetonitile-0.1%ammonium water (70∶30, phosphoric acid pH to 8.0) as mobile phase with a flow rate of 0.8 mL/min and the UV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10 nm.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can reach the baseline separation, degree of separation(R) was more than 2.5. Oleanolic acid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20~7.94 μg. Ursolic acid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21~8.49 μg. The method is simple, convenient,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loquat leaf.
loquat leaf; oleanolic acid; ursolic acid; HPLC
孟文靜,碩士,從事中獸藥新制劑方面研究。
2016-08-11
A
1002-1280 (2016) 10-0036-04
S8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