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錦州醫(yī)科大學醫(yī)療學院 遼寧省錦州市 121000
免疫組化染色和細胞塊切片用于胸腔積液患者診斷的臨床分析
陳 靜
錦州醫(yī)科大學醫(yī)療學院 遼寧省錦州市 121000
目的:分析胸腔積液患者運用免疫組化染色與細胞塊切片診斷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胸腔積液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制作細胞塊檢測,對照組常規(guī)細胞涂片檢測,分析其診斷率與表達性。結果:制作細胞塊組檢出率100%顯著高于細胞涂片組75.6%(P<0.05),CD15、CK7、CEA、BerEP4、MOC-31、TTF-1為肺腺癌的高表達,WT-1、Desmin、Calretinin、CK5/6為間皮性腫瘤的高表達。結論:免疫組化染色細胞塊切片診斷率較高,可有效辨別肺腺癌與間皮性腫瘤,臨床應用價值極高。
胸腔積液;免疫組化染色;細胞塊切片;診斷效果
臨床鑒別胸腔積液的性質常用細胞涂片檢測,但由于肺腺癌與間皮性腫瘤的細胞形態(tài)極為類似,細胞涂片難以對其進行辨別,而免疫組化染色細胞塊切片診斷相對較高,應用性更強。本次選取80例胸腔積液患者進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討免疫組化染色細胞塊切片診斷對其診斷效果的影響,結果所獲頗豐?,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腔積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颊咚蜋z樣本全部為胸腔積液,按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0例制作細胞塊,男24例,女16例;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46.5 14.5)歲。對照組40例常規(guī)細胞涂片,男25例,女15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46.3 14.4)歲。兩組基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1)采集標本。采集患者清晨的50ml新鮮胸腔積液,分作3至5個試管在轉速3000r/min下離心10至15min;完成離心后,運用移液槍吸出清液,在沉渣之中選擇部分用以常規(guī)涂片檢查;將剩余的沉渣與戊二醛2.5ml相混合后固定,在轉速3000r/min下離心5min,移液槍將清液吸出后,取出的沉渣運用濾紙包好,給予脫水后運用石蠟包埋切片,行HE染色。(2)免疫組化。染色方法為Maxvision快捷S-P法,福建邁新有限公司的DAB顯色試劑與Maxvision試劑盒,自基因公司的CEA抗體、CK7抗體、Wr-1抗體,染色操作均遵照試劑盒的說明書而進行。
1.3 診斷標準
陽性:CEA與CK7于胞漿、胞膜上為棕黃色;胞核上的WT-1呈棕黃色顆粒;Calretinin在胞膜、胞漿或飽核上為黃色;腺癌細胞與間皮細胞在10%以上。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胸腔積液患者的檢出率為100%,對照組為75.6%,實驗組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CD15、CK7、MOC-31、TTF-1、CEA、BerEP4為肺腺癌的特異性抗體,WT-1、CK5/6、Desmin、Calretinin為間皮性腫瘤的特異性抗體,諸抗體可于間皮性腫瘤細胞與腺癌細胞中交叉表達。詳情見表1。
表1:兩組病理診斷結果分析 (n)
胸腔積液的標本采集不是很復雜,尤其細胞涂片的應用之后,胸腔積液的病理診斷越來越簡便。常規(guī)的細胞涂片在胸腔積液檢測中僅有50%~78%的敏感度,原因是轉移性癌癥與漿膜腔原發(fā)性間皮性腫瘤的細胞形態(tài)極為類似,因此細胞病理診斷缺乏準確性[1]。這些相似形態(tài)的細胞經(jīng)HE染色以及離心涂片后,判斷其積液性質時的難度也非常大,臨床無法對轉移性癌癥、間皮性腫瘤的細胞涂片作區(qū)分,因此對患者治療方案的決策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
在本次研究中,有6例不能確定為良性胸腔積液,可見細胞涂片HE檢測仍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因為細胞塊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檢測胸腔積液的檢測率為100%,明顯高于常規(guī)細胞涂片的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間皮病變呈WT-1、CK5/6、Desmin、Calretinin高表達,肺腺癌呈CD15、CK7、MOC-31、TTF-1、CEA、BerEP4高表達,充分說明制作細胞塊檢測水平高于常規(guī)細胞涂片。其原因是細胞塊分布均勻,可將脫落細胞形態(tài)結構充分保持,有利于檢驗人員清楚的辨別細胞形態(tài)。此外,免疫組化染色細胞塊切片診斷可避免假陽性的出現(xiàn),在觀察陽性表達時可準確的判讀,而且標本能夠長久保持,可用于回顧性研究,極具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部分抗體組合中應用免疫組化染色細胞塊切片診斷間皮性腫瘤、肺腺癌,檢出率較高,符合胸腔積液病理診斷患者的診斷需求,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余衛(wèi)東,蔡育波,劉瓊茹等.細胞塊切片免疫組化染色在胸腔積液病理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12(04):127-129.
[2]李中祥.細胞塊切片免疫組化染色在胸腔積液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04(03):88-89.
陳靜(1977-),女,滿族,吉林省九臺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為臨床醫(yī)學,從事實驗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