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梅
?
不同體育選項課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踐研究
——以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孫永梅
體育運動不但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還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狀態(tài)。但是,不同項目對學生不同的健心效果,目前還沒有值得借鑒的相關成果。本文對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學院90名學生進行了三個項目的分項鍛煉實驗,結果表明:籃球項目在1、4、5、7、8維度變化明顯;羽毛球項目在2、3、7、8、9維度變化明顯;而武術項目1、2、5、7、9維度變化明顯,可見,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效果是不同的,學生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課。
體育選項課;心理健康;實踐研究
隨著行業(yè)競爭的日益加劇,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業(yè)壓力也隨之加大[1]。高職階段的學生,身心都處于敏感期,他們不但要正視社會帶來的就業(yè)壓力,還要合理處理人際關系和個人感情問題,面對以上種種的紛擾,許多心理健康問題也隨之而來[2]。眾所周知,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有很好的協(xié)調和促進作用。但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學生有哪些不同的促進作用卻少有人研究。本文正是基于這種思考而研究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相互關系,這不但有利于指導學生按需選課,也有利于實現(xiàn)高職體育的因材施教。
2.1 文獻資料法
圍繞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效應的相互關系為中心,以市、院兩級圖書文獻資料和互聯(lián)網查閱為資源,重點查閱健康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等方面的著作,以及2000年以來與之相關的高質量論文,以拓展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研究思路。
2.2 實驗研究法
2.2.1 實驗對象
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級學生90人,其中男生45人、女生45人。
2.2.2 測試項目
項目包括籃球、羽毛球、武術,每項目30人,其中男女生各15人,以每周一次體育選項課為重點,外加一周兩次課余體育鍛煉為補充,實驗周期為十五周。
2.3 研究工具
以大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張向奎版)為主要研究工具。在此基礎上,設計自編體育鍛煉調查問卷,共35道題,問卷內容已經過有關專家評判,最終修改完稿,重測信度為0.92。
2.4 數(shù)據統(tǒng)計法
運用軟件spss11.5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并用t檢驗法對相關數(shù)據進行對比分析。
3.1 各項目實驗前后學生心理健康情況
3.1.1 籃球班實驗前后學生心理健康差異性檢驗
模板質量控制之一就是要求底面模板的曲線精度符合內拱底緣坐標要求,而且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保證在安裝鋼筋及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不會變形。為此,首先在模架系統(tǒng)上方鋪設10 cm×10 cm方木,在其上方安裝底模。底模安裝完成后,由測量員對底模高程、曲度進行校核定位,將調整后的拱肋底模進行加固,防止變形。
從表1可以看出,統(tǒng)計的9個維度中有2個維度差異顯著(*),5個維度差異十分顯著(**),說明籃球運動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具有較好的調節(jié)作用。這是因為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性項目,為了提高集體競爭力,學生在鍛煉中必須遵守比賽規(guī)則,齊心協(xié)力,密切配合,在克服各種困難的基礎上,發(fā)揚“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團隊精神,以“勝不驕、敗不餒”的作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tài)度,磨練個人堅毅的意志品質和堅韌性格,籃球運動的這些特點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這種健康心理也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生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3]。
3.1.2 羽毛球項目實驗前后差異性檢驗
從表2可以看出,羽毛球班學生實驗前后在自我尊重感、人格結構平衡感、自然親切感、信仰價值、理想超越感五個維度上的差異性十分明顯,而在身心合一、自我協(xié)調、人際親和以及角色適應方面沒有明顯變化。羽毛球是一項趣味性很強的隔網對抗性項目,其運動特點是快速、靈活、多變[4],羽毛球教學本身就是學生從無基礎到掌握一定技戰(zhàn)術水平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隨著學生技戰(zhàn)術水平不斷提高,尤其在多次的教學比賽中,每一次勝利都能贏得同伴的認可和贊許,同樣,每一次失利也能得到隊友的寬慰和鼓勵,這在無形中加強了超越自我的信念,被人尊重程度也得以提高,進而使人格結構逐漸趨于平衡。
3.1.3 武術項目實驗前后差異性檢驗
從表3可以看出,武術班學生實驗前后在身心合一感、自我尊重感、人際親和感、自然親切感和理想超越感五個維度上的差異性非常顯著,在人格結構平衡感、自我結構協(xié)調感和信仰價值感三個維度上的差異性較顯著,在角色適應感方面變化不明顯,說明武術項目對學生心理健康整體影響明顯。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健身防身、修身養(yǎng)性、娛樂欣賞等方面有著重要價值。如武術中的太極,它強調的是心靜體松、輕靈沉穩(wěn),這對性情暴躁的人具有很好的心理調節(jié)作用,能加強自身修養(yǎng),改善人際關系,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排解內心壓力、舒解不良情緒,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清晰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中親近自然,進而達到身心合一,超越自我[5]。
表1 籃球班學生實驗前后數(shù)據統(tǒng)計表
注:P≤0.05(*),差異顯著,P≤0.01(**),差異非常顯著,以下相同。
表2 羽毛球班學生實驗前后數(shù)據統(tǒng)計表
表3 武術班學生實驗前后數(shù)據統(tǒng)計表
4.1 結論
高職院校學生在經歷高考考驗順利進入大學后,大部分學生都是第一次遠離親人朋友,面對這種相對清閑的陌生環(huán)境時,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發(fā)生較大變化。利用高職體育健身健心的特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將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通過對籃球、羽毛球、武術三個實驗班為期15周的分項訓練,發(fā)現(xiàn)三種運動項目對學生心理健康各維度的影響變化各有不同。其中,在身心合一方面,籃球和武術的影響效果要好于羽毛球;自我尊重感上,羽毛球和武術的影響效果略好于籃球;人格結構平衡感方面,羽毛球效果最明顯;自我結構協(xié)調感上,籃球效果明顯;人際親和感方面,籃球、武術效果最好,而羽毛球效果不明顯;角色適應感上,籃球有一定的效果;自然親切感上面,三種項目效果都十分明顯;價值信仰方面籃球、羽毛球影響效果明顯,武術影響效果一般;理想超越領域,籃球、羽毛球有明顯效果,而武術影響效果不明顯。
高職學生在校時間僅有三年,且大部分院校的體育課只開設2-3學期。為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體育鍛煉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高校自上至下都應重視體育教育,合理規(guī)劃體育課程,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
4.2.1 體育教育應在增強體質健康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①利用體育課堂,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深刻理解體育鍛煉不但可以健身,而且還能健心。
②合理利用高校豐富的體育資源。高校體育教師人數(shù)較多、專業(yè)門類豐富,且教學設施條件先進,充分發(fā)揮這些優(yōu)勢條件,為學生開展種類多樣的體育選修課,以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定期輪流派送體育教師參加教學研討會、業(yè)務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使教師思想與能力與時俱進。
4.2.2 加強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合作力度,建立學生個人癥狀檔案。
高校一般都開展心理健康課程,并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體育教育應與心理教育相關人員通力合作,將心理健康癥狀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分類匯總建檔,并對不同心理癥狀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運動康復兩方面的綜合訓練,將康復療效記錄歸檔。
4.2.3 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營造和諧氛圍。
現(xiàn)代學生眾多的心理問題是由缺少良好的人際關系造成,學生除了學習,大部分時間都被浪費在電腦和手機上,因此,發(fā)揮各類體育社團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大眾體育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這種積極向上、和諧友愛的校園文化,不但有利于學生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也有利于擴大和豐富人際關系。
[1] 陳鵬.大學生心理健康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5-20.
[2] 王婷,馬寅生.近5年來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研究綜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3):267.
[3] 龍斌東.籃球運動對中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0.
[4] 韋金亮,龍斌東.羽毛球專選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時代教育,2010,12(15).
[5] 楊劍,季瀏,田石榴.不同鍛煉方式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3):80-83.
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學院2014年度院級一般課題“不同體育選項課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項目編號:DF201414)。
孫永梅(1977-),女,漢族,青?;ブ耍T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和體育產業(yè),副教授,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學院。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