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兆亮
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安達分校 黑龍江 安達 151400
淺析《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
馬兆亮
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安達分校 黑龍江 安達 151400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咤叱風云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xiàn)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
三國演義;人物;研究
《三國演義》塑造了眾多的文臣武將,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孫權、周瑜、曹操、郭嘉、荀彧等等,他們這些人都在為變革社會而奮斗,這些人物都可以代表社會的進步力量,是作者和人們心中的理想楷模。但卻都以失敗告終、以毀滅告終。在復雜的矛盾沖突中,他們每個人身上都具有悲劇性的崇高美。下面將以統(tǒng)治者、文臣、武將中最具代表的人物進行分析,研究其特有的人物性格。
曹操的形象,既有奸詐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然而這兩方面不是機械的相加,而是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有時很難分清這是他的英雄本色,還是奸雄的特性使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他是以奸雄作為性格的主導方面。 在曹操的身上,幾乎集中了封建統(tǒng)治者所具有的全部特點:籠絡人心而又嫉賢妒才,剛愎自用而又機謀權變;刻薄暴虐而又豪爽多智,聰明過人而又愚蠢顢頇;坦誠中總帶幾分虛詐,大度中常含幾成小氣。然而,正是由于這些,才使的曹操的形象具有了極其鮮明的,不可替代的藝術獨立性,形成他活生生的復雜的性格組合基調:奸而能、真而偽、寬而猛!性格的兩個側面互相滲透各有特征,使我們不禁被曹操這復雜的、模糊的人性特征所吸引。
曹操作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典型形象,具有多側面的復雜性格、多層面的組合、獨特的個性化力量,于是,就出現(xiàn)了官渡大戰(zhàn)中的喜劇效果,就出現(xiàn)了赤壁大戰(zhàn)中的悲劇結局,于是就有了三國人物形象系譜里面的——人格判斷上被否定,美學生命上卻是不朽的人物!
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被進一步美化,成為一個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人物。他的出場就頗具神秘色彩。劉備策馬越潭溪,偶遇水鏡先生司馬德操。經(jīng)過司馬徽和后來的徐庶的推薦,劉備才知道臥龍先生諸葛亮,然后就三顧茅廬。三國演義這點十分精彩,連帶著介紹了諸葛亮的幾乎所有親戚朋友,只是留了龐統(tǒng)一家,為后文做伏筆。而神仙一般的諸葛亮,一出世就幫助劉備分析了天下大事,奠定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后,更是出神入化。在曹兵未來以前,便提前征兵御敵。曹兵來以后,諸葛亮用一套神秘莫測的辦法火燒博望,火燒新野,兩把火燒得曹軍聞風喪膽。當陽一戰(zhàn),劉備九死一生,這個時候,諸葛亮挺身而出,隨魯肅來到東吳,請求援兵。東吳諸雄,在諸葛亮的面前黯然失色。雄才大略的孫權、機智的周瑜、老辣的張昭、樸實的魯肅等等,都被諸葛亮刷的團團轉。之后,諸葛亮更是一葉扁舟離開東吳。
孫劉失和后,諸葛亮幫助劉備粉碎了東吳的種種陰謀。并且開始籌劃幫助劉備入川。從接納張松,到警示龐統(tǒng),最后自己入川,扭轉乾坤,終于收降馬超,進而得到西川。然后,幫助劉備守住漢中。
劉備死后,諸葛亮成為蜀漢的頂梁柱。當時,蜀漢內外交困。諸葛亮先聯(lián)合東吳,再南征孟獲。萬事具備,開始北伐。在北伐以前,還寫了那篇膾炙人口的《出師表》。諸葛亮在歷次北伐當中,身先士卒,足智多謀,高瞻遠矚。但因為種種原因,北伐并沒有成功。比如馬謖失街亭、孟達大意被司馬懿打敗、糧草不支、李嚴撒謊、茍安流言等等。最終諸葛亮因為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描繪相當成功,不僅僅創(chuàng)造了一個完美的諸葛亮,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爭議的諸葛亮,使諸葛武侯不僅僅是一個偉人,也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名人,這就是雅俗共賞。三國演義不僅僅使自己流傳千古,也令諸葛亮萬世流芳。
趙云作為一員勇將的形象,在民間早已深入人心?!度龂萘x》更使得這一形象更加生動、性格更加傳神。趙云的“膽”使他成就了“虎威將軍”的威名,更創(chuàng)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這不但與他超群的武藝有關,更與他的“膽”和“識”的密切聯(lián)系有關。這就促進了他形象的完美。
到了近代,人們對其人格魅力的欣賞甚至超過了關羽。為什么羅貫中在塑造關、張英雄形象之外,還要多塑造趙云這么一位名將呢?趙云看起來卻就比關羽真實得多、完美得多,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
1.真實性和藝術性完美的結合
我認為,首先是羅貫中在描寫趙云時把真實性和藝術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而對于關羽卻是懷著崇敬和對歷史真實的矛盾心境下寫的。《三國志》中對關張的評價是“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shù)之常也?!睂w云的卻是“強摯壯猛,并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這是三國志作者對趙云的贊賞。而且,到了現(xiàn)代,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評價事物的標準也不一樣了?!度龂尽防锏年P羽是有缺點的,“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演義不能脫離歷史上關羽所具有的缺點,這就導致了在演義中關羽不能再那么完美。而且,以現(xiàn)代人的觀點來看,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至少犯了幾項錯誤:如華容道義釋曹操的立場錯誤,剛愎自用等,而且,其驕傲自大的性格也不能得到現(xiàn)代人的好評。相比之下,趙云可謂完美的多。在《三國志》中的《云傳記》有趙云這樣一些事例:(1)、本屬公孫瓚后隨劉備;(2)、當陽長阪救主;(3)、攻取西川;(4)、箕谷退敵;《云別傳》則多增加了其中的許多詳細細節(jié)。雖然,《三國志》關于趙云的記載并不是很多,但也能讓我們知道歷史上的趙云是怎么一個樣子——歷史上的趙云雖然沒有演義中的趙云那么傳神、生動,但也不失為一個深明大義、忠直敢諫的勇將形象。而羅貫中更是巧妙的運用了歷史中的趙云形象并把他完美化,可信化。比如說描寫在當陽長阪時,趙云七進七出救主之勇,作者并沒有完全得把他神化,而加了曹操的贊嘆:“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彼炝铒w馬傳報各處:“如趙云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币环矫嫱怀隽粟w云的英勇,一方面也顯出了曹操的愛才,更為趙云的英勇取得了更讓人信服的理由。關羽在第二十五回中斬顏良、誅文丑之時就一個“快”字,很爽,但不精彩。更讓人苦笑不得的是,關羽死后還能斬殺呂蒙,這既不符合歷史,更使人對關羽無敵的武圣形象產(chǎn)生懷疑,從而就不真實了。同時,也因為趙云的真實,令他更接近完美,更讓人崇拜。
2.符合現(xiàn)代民間的審美
趙云作為《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武將,到了現(xiàn)代,更成為一個堪稱完美的形象。據(jù)網(wǎng)絡民眾投票顯示,趙云受歡迎的程度緊跟著諸葛亮,更在關羽等人之上。在現(xiàn)代,他被越來愈多的人所喜愛也是與他重國重義而輕私、淡泊名利謙虛平和的為人處事有關吧。再加上一些小細節(jié),如趙云仿佛從天而降的出身等,這也符合當代一些草根英雄主義審美觀。其次,除了趙云的性格受歡迎外,他的膽識用在正統(tǒng)的西蜀集團上也符合人們的心理。正如上文說過的,趙云曾多次救主,多受大家的贊賞。趙云在《三國演義》里的確算得是一個完美的武將,更深受讀者喜愛。究其原因就是以在戰(zhàn)場上英勇無懼的膽氣是基礎,政治上的遠見卓識是關鍵,再有一顆符合道德標準的心來錦上添花。
總之,《三國演義》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著驚人的成就。這部小說寫了大約四百多個人物,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諸葛亮、曹操、趙云、關羽等等,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曹操的雄心、諸葛亮的智慧、趙云的神勇,為文學史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