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云*
河南師范大學,河南 新鄉(xiāng)453007
?
淺談人情腐敗及其治理措施
胡敬云*
河南師范大學,河南新鄉(xiāng)453007
摘要: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人情”仿佛成了這個社會運轉必不可少的代名詞,人情往來,屬人之常情,然而,就是這個曾經(jīng)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標簽卻在如今的社會下異化為了某些官員腐敗的溫床?!耙远Y代賄”便在所謂的“人情”往來中應運而生。那些由百姓納稅養(yǎng)活的政府官員,本應按照其承諾盡心盡力的承擔責任,為民服務。然而,在誘惑面前,他們也淪為了“人情”俘虜,走向了腐敗,踏上了罪惡的深淵。
關鍵詞:人情往來;腐敗;法律法規(guī)
有人說,有國家就有政府,有政府就難免不會有官員腐敗。那么當人類步入文明社會,國家政權開始運轉伊始是不是就有了腐敗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國家政權作為一種工具,在實現(xiàn)社會秩序有序運轉的同時,也將官員的腐敗現(xiàn)象帶入了文明社會。直到今天腐敗問題仍然是我國面臨的一大難題。雖說政府官員的腐敗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但“人情”往來給腐敗異化成的溫床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話題。[1]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情往來”,重視禮節(jié)的國家,中國社會講究人情世故,崇尚“禮尚往來”逢年過節(jié)探親訪友是很正常的,正所謂“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霸谥袊说墓逃兴枷胍庾R中禮尚往來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褒義詞,甚或可以提升為文明禮貌的重要表征,它的本質在于平等基礎上的崇尚人情交往”。[2]因為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所以中國人一向講重禮節(jié)、尚人情,在生活中常常講究人情往來,認為要有禮義和禮節(jié)才有人情味。
然而,在社會經(jīng)濟高速運轉的今天,這個我們曾經(jīng)崇尚的人情禮儀卻異化成了滋生官員腐敗的“溫床”,某些官員們也在利益的驅使下,忘記了當初為民服務的誓言,淪為了“腐敗”的俘虜。
當下,我想在所有老百姓的思想里,“找關系”,“走后門”,“送禮請客”恐怕成了辦事成功的最佳途徑。在這個重視禮節(jié)的國度,人情依然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重要籌碼,由其產(chǎn)生的收送禮品及衍生的腐敗現(xiàn)象也愈演愈烈,不管有“理”沒“理”但絕對不能沒“禮”,這種理念致使人們對官員收禮的行為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反而認為沒有這樣行為的官員是個稀奇古怪的人,在這種人與人交往的理念影響下,吃喝收禮,拉關系、走后門等現(xiàn)象已然成風。一些領導干部在“人情往來”的謊言下,接受他人賄賂,利用手中的權利為自己謀取私利,“收禮”儼然成了官員的第二收入來源。節(jié)日是走親訪友、人情往來的高峰期,往往也是人情腐敗的高發(fā)期,一些人企圖打著“人情往來”的幌子,利用某些“免疫力”差的領導干部立場不堅定的心理,借機“以禮代賄”,往領導口袋里塞“禮品”,某些領導干部也以節(jié)假日走親訪友為掩飾,企圖蒙混過關,漠視法規(guī)法紀,做出一些違背黨規(guī)黨紀的不法行為,在腐敗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那些由百姓納稅養(yǎng)活的政府官員,本應按照其承諾盡心盡力的承擔責任,為民服務。然而,在誘惑面前,他們也淪為了“人情”俘虜,走向了腐敗,踏上了罪惡的深淵。
人情往來下帶來的官員腐敗就像一顆毒瘤一樣時刻威脅著國家和人民的合法利益,阻礙著政治文明的發(fā)展建設,“綜觀一些黨員干部走向犯罪的軌跡,都有一個思想蛻變的過程,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很多人原本并非壞人一個,他們也是從收取一瓶酒,一條煙而開始,進而墮入權錢交易的泥淖”。[3]以“拉關系”、“走后門”為目的人情往來,嚴重影響了政府的權威,官員的不自守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有機可乘,墮落的領導們在腐敗的魔爪下無法自拔?!案瘮∥幕敝饾u地侵蝕人們的思想以及價值觀。在此情況下,嚴控政府官員的“人情往來”行為已經(jīng)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因此治理由人情帶來的官員腐敗,在嚴厲懲處的同時,必須要建立健全制約和監(jiān)督體系,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打造一系列治理人情腐敗的強化措施和預防人情腐敗的防火墻。
其一、加強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及違法懲治力度。當前我國對于官員收受禮品的行為雖說有一些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但由于震懾能力后勁不足,以至于以“人情往來”為幌子的行賄和受賄現(xiàn)象仍舊層出不窮,腐敗是一種雙向行為,我們在嚴格限制官員行為的同時,也要規(guī)范公民的社會行為,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所以,我國應該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強化官員及民眾的遵法守法意識,加強法制建設,加大法律普及力度,“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保?]另外,對逢年過節(jié)收取禮品,婚喪嫁娶收取禮金等屬于非法行為部分做出嚴格規(guī)定,對違反法律法規(guī),執(zhí)意假借“人情往來”的名義進行錢權交易的官員加大處罰力度。
其二、健全和完善防止人情腐敗的監(jiān)督機制。監(jiān)控不力也是人情腐敗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監(jiān)督機制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僥幸心理”成了滋生人情腐敗的土壤。而健全的監(jiān)督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人情腐敗行為扼殺在萌芽之中。因此,在人情腐敗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必須構造全方位的監(jiān)督機構體系,增強社會、機關、民眾等方面的監(jiān)控合力,建立統(tǒng)一、獨立的監(jiān)督機構,專門負責公職人員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領域違規(guī)收禮與人情腐敗行為的監(jiān)督工作,同時,還要積極動員網(wǎng)民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曝光官員和進行所謂的“人情往來”的不法分子不法行為,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其三、提高官員的的政治素質,增強“免疫力”?!叭饲橥鶃怼笔怯呻p方共同形成的,如果官員在誘惑面前能夠堅守本心、堅定立場,那么腐敗自然不會沖破土壤在他們的心中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為此,要遏止人情腐敗不僅要完善法律體系,健全監(jiān)督機制而且也要加強對官員的政治素養(yǎng)的要求,加大官員的社會責任教育,敦促官員時刻謹記為民服務的責任,正確對待“人情往來”的交際方式,在誘惑面前時刻保持清醒的認知。
我國是個重視人情的國度,在當前的情況下,“人情往來”是客觀存在的,在加緊人與人聯(lián)系的同時,也應該清楚的認知它的本質作用。官員們也要明白國民把自己的信任交托給自己是希望自己能夠為他們謀取利益,而不是與人民背道而馳??v觀當前局勢,我國的反腐敗工作仍舊任重而道遠,作為公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白自己的社會責任,懂法、學法、守法、用法,為杜絕腐敗獻出自己的一份責任。
[參考文獻]
[1]許春華.防止人情異化為腐敗溫床[J].觀察與思考,2013(36).
[2]蔡寶剛.豎立人情與腐敗之間的法律界碑——以官員“禮上往來”的法律規(guī)制為例[J].求是學刊,2011(04).
[3]王延高.都是“人情”惹的禍[J].黨的生活,2005.3.
[4][美]伯爾曼,梁治平譯.法律與宗教[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1.14.
*作者簡介:胡敬云(1993-),女,河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3級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yè)在讀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5-0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