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杰
中共蓬萊市委黨校,山東 蓬萊 265600
?
法治社會背景下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策略
孫杰
中共蓬萊市委黨校,山東蓬萊265600
在當前法治社會背景中,公眾的法治觀念存在部分狀況與弊端,例如:公眾責任觀念不受重視;沒有著重監(jiān)管最需看重守法的執(zhí)法人員;當前宣傳法律的形式中存在不足等。對于這類弊端,提出了有關應對策略,例如促進整個社會建立全面的法治觀念;多方面的社會整治和公眾法治觀念的全面提升相互聯系;促進城鄉(xiāng)法律服務的平等,建立完整的法律服務;建立與完善依法維權與調節(jié)爭論制度等,使得所有弊端都應當與合理的方式相結合,促進構建和諧安定社會。
法治社會;全民;法治觀念
建設法治社會主要目標是整體提升公眾法治觀念,對促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作用??偠灾?,在法治社會中,提高公眾的法治觀念存在很多發(fā)展的空間,普法工作必須在各種方面進行完善。下文為在法治社會背景下所出現的法治問題給出有關方法,希望為廣大讀者提供有益參考。
(一)公眾責任觀念不受重視
法治的所有意義不僅僅只有依法維權,當前公眾具有較高的法治思維,但是絕大部分是單方面注重維權,在公眾遇到維權困難時,通常都把法律當作是工具,隱藏對自身不利的觀點,公眾對法律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宣揚過激的思維,導致不重視責任觀念。
(二)沒有著重監(jiān)管最需看重守法的執(zhí)法人員
法律是面對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進行法律教育方面,注重執(zhí)法人員守法的作用比勒令公眾守法的作用要大得多,很大一部分公眾提出執(zhí)法人員不守法的問題,需加強他們對法律的認識,讓執(zhí)法者不再犯法,對其進行教育和培訓,才能最大限度保護執(zhí)法公平。
(三)當前普法的形式存在不足
基層的普法模式不合理,機制不規(guī)范,有些基層單位和人員自顧自地宣傳,不考慮群眾的需要,普法工作有些只是應付檢查,跟風,流于形式,效果平平。媒體平臺是傳遞法治信息的主要方式,但是有些媒體為提升觀看率,著重于懸疑,刺激的離奇案件,隱藏主要目標。特別是對有關案情過程的詳細描述,公眾從中得不到維護自身權利的方法,更有一部分人從中了解怎樣逃避法律,普法形式存在很大不足。
(一)促進整個社會建立全面的法治觀念
普法宣傳要注重全社會全方位法治觀念的培養(yǎng),作為法治社會建設中占有基礎地位的公眾,公眾在需要權利維護的時候,必須增強責任理念。在宣傳法律的過程中,必須注重法律權利和責任的平等,不管是執(zhí)法人員還是公眾,都必須加強法律觀念與責任意識。尤其是執(zhí)法人員,如果其不遵守法律,在公眾的法治教育中會產生不利影響,對法治社會的建設具有不利作用。因為媒體成為當前法律傳播的主要方式,所以必須全面利用媒體將法律意識培植到公眾以及社會中去。
(二)多方面的社會整治和公眾法治觀念的全面提升相互聯系
廣大公眾在構建法治社會中具有重要的主導作用,所以,想要對社會進行高效的治理,一定得依賴于公眾。多方面的社會治理著重社會主導的自身控制能力。想要提升社會治理的法制化局面,確保不同社會主體的自身控制一定得構建在廣大公眾科學合理的法治思維構建基本中,不然自身的控制必定會與法治相脫軌。與此相關,利用提升整個社會主導參加法治事業(yè)過程的主動性,推進公眾法治理念的合理性,整體性。廣大公眾參加治理時,利用自身的控制,有利于提升法治的效率與思維。
(三)促進城鄉(xiāng)法律服務的平等,建立完整的法律服務
構建法律服務體系必須依據當前形式,全面涵蓋城鄉(xiāng)的公眾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必須減小城鄉(xiāng)法律服務的差別,面對經濟相比較弱的西北部以及鄉(xiāng)村地域的律師人數少,專業(yè)知識不充足的狀況,需要探究促進城鄉(xiāng)法律服務的共同發(fā)展。加強律師的專業(yè)知識水準,提升律師職業(yè)品質,對評估法治發(fā)展情況具有重要作用。調查分析表明,絕大部分的農村人群對律師的認識不夠全面,通常會產生差異,遭遇輕微問題不能合理的認識律師以及基層法律人員的結論,還有部分人員覺得律師是個不正當的職業(yè),所以,必須提升律師的專業(yè)水準與職業(yè)認知,從而提升律師在公眾心里的地位,轉變對其的看法,增強公眾的法律意識,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四)建立與完善依法維權與調節(jié)爭論制度
所有級別的政府與執(zhí)法人員必須貫徹完善信訪變化政策,依據法律講涉法以及涉訴的信訪歸類到訴訟途徑中去,從而使得所有利用不科學、不正確手段獲取的權利與利益不能獲得維護,促進公眾建立正確合理的依法維權形式。解決爭吵問題不是法治社會的主要目的,在于注重所有爭論的消除必須科學守法,不僅確保公眾的問題、困難的立刻消除,同時也確保消除問題的方法遵守法規(guī)。拒絕過往解決問題的形式,不但要建立領導消除矛盾的法治理念,還要建立公眾找尋法律援助的法治觀念。
為了促進公眾依法維權的法律理念獲得建立與完善,必須利用不同的規(guī)則與體系作為屏障,必須隨著法律體系改革的助力以及法律獨立的保護與建立具有威信的法律;政府部門與法律相關部門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提升政府與法律的威信。執(zhí)法人員在進行問題處理中,必須利用法治的理念與方法,在執(zhí)行法律的過程中必須公平對待,從而能夠達到普法效果,促進形成社會全面學習法律、遵守法律、運用法律、相信法律的和諧現象,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1]徐良.李德強.法治社會背景下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策略[J].文化學刊,2015,07(07):144-146.
[2]王曼.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J].奮斗,2014,11(11):34-35.
D920.0
A
1006-0049-(2016)18-0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