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掐斷迎來送往的“根”
因工作調(diào)動,湖北一干部違規(guī)接受宴請慶祝,被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分。中秋假期,湖北省紀委監(jiān)察廳“廉潔過節(jié)一寸不讓”專欄對這起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
曾經(jīng)在湖北省恩施州政府工作的龐紅艷,在調(diào)任湖北省地質(zhì)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職后,湖北銀行恩施分行行長張毅、湖北銀行恩施分行舞陽壩支行行長呂某邀請龐紅艷用餐,花費的3798元在湖北銀行恩施分行報銷。
“履新酒”,顧名思義,是干部因工作調(diào)動或提拔任用到新崗位,原單位和同事以踐行之名,或新單位以歡迎之義,聊表恭賀之情所進行的宴請。因履新喝酒被處分,已不算什么新鮮事。但這次與龐紅艷一同被處分的,還有湖北銀行恩施分行的行長張毅,不僅受到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而且還被摘掉行長的“帽子”。讓吃請的雙方都受到嚴肅處理,這樣“一寸不讓”地監(jiān)督執(zhí)紀,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徹底掐斷迎來送往的“根”。
中國“酒文化”由來已久,人們常以酒作為載體,抒發(fā)孤獨、淡泊的情緒,寄托思念、別離的情懷。然而,不知何時起,“酒文化”卻成了官場上的獨特風景,不喝酒就融入不進“圈子”、拉近不了“關系”、辦不成“事情”似乎成為官場共識,干部履新上任必飲酒更成了官場中的默認“規(guī)矩”,不喝就是不給面子,喝多喝少則檢驗親疏關系。因此,不少干部履新上任之初,既不是忙碌于熟悉工作進入角色,也不是奔走于基層一線訪貧問苦,而是穿梭于各種酒局之間拉人脈、攀交情、搞關系。
迎來送往,也在中國官場積習已久。人情觀念濃厚,也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特點。一旦官員之間的迎來送往被冠以人情的“名號”,無論是邀請者還是被邀請者,似乎都能心安理得。而且對于這樣的迎來送往,許多官員還往往將之視為檢驗自己影響力高低的方式,因而也更加具有心理和情感上的“依賴”,即使面對三令五申,也依然置若罔聞。但迎來送往,慷的是公款之慨,聯(lián)的卻是私人情感之姻。因此,徹底整治迎來送往的不良風氣,也是反“四風”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
今年是集中換屆之年,履新的、離職的官員眾多,也是迎來送往的多發(fā)、高發(fā)期。各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更應該加大發(fā)現(xiàn)和查處的力度,形成強有力的震懾,阻斷這種超出了正常人情交往范疇的利益糾葛鏈條,使全面從嚴治黨真正落地生根。
對于為官者而言,要確保自己平安,關鍵還是要更新觀念、擺正對迎來送往的認識。只有秉持正確的權力觀和義利觀,才能對官場中的迎來送往保持平和、端正的心態(tài),也才不致于上任伊始就受到處分,并給黨和政府形象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