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苑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
校園暴力視野下我國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及解決對策
宋 苑*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大學校園本該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文明的象牙塔,但近年來卻充斥著校園暴力,危害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校園暴力背后顯示的是現(xiàn)代大學生對生命的漠視及高校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本文將對我國高校中的校園暴力和生命教育做簡單概述,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對高校校園暴力產(chǎn)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做了了解,探尋解決措施。
大學校園暴力;生命教育;解決對策
駭人聽聞的“馬加爵案件”、震驚全國的“復旦投毒案”等高校校園暴力近年來層出不窮,引起了全社會的極大關注。校園暴力不僅是施暴學生心理的不健康,更會對受害人和其他師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進而影響高校教育機制的穩(wěn)定,最后甚至導致社會秩序的破壞。高校校園暴力之殤,傷了教育,也傷了社會,因此讓大學生尊重生命、包容他人,避免悲劇的重演尤為重要。
(一)生命教育的含義
對于大學生命教育的界定主要是以學校為依托,以教育工作者、心理專業(yè)人員等為主體,以在校大學生為對象,促進大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感悟與體會,培養(yǎng)其正確的三觀,引導其對生命重視的態(tài)度。近年來,大學生行兇等校園暴力事件越來越多,大學生對生命的漠視折射出學校對生命教育的缺失。
(二)校園暴力的概述
大學校園暴力廣泛是指在校園內(nèi),由教師、學生或校外人員對學生身體或精神造成一定程度的侵害的事件。主要為語言暴力、力量暴力、心理暴力等三種形式,表現(xiàn)為言語侮辱、孤立學生、校園兇殺、打架斗毆、搶劫錢財?shù)确矫?。校園暴力的發(fā)生與學生的心理特征有著密切聯(lián)系,其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甚至破壞社會法制秩序。
(三)校園暴力與生命教育之間的關系
校園暴力的產(chǎn)生與學生的心理特征,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等有莫大的關系,經(jīng)研究表明,家庭背景、社會暴力文化、校園風氣等是學生產(chǎn)生暴力的重要因素。由于長年的應試教育,我國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嚴重缺乏人格關懷、生命教育。因此很多大學生即使是以高分進入高校,其人格素養(yǎng)等方面還有待加強。高校對此又缺乏重視,導致校園暴力屢次發(fā)生。因此加強生命教育是杜絕校園暴力的根本,高校對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校園暴力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一)外部原因
學生的成長主要受外在的環(huán)境所影響,當下社會存在許多不良風氣,社會上的一些“功利主義”,文化上的一些“暴力游戲”等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另外很多父母寵溺孩子,讓現(xiàn)在的大學生養(yǎng)成驕橫的性格,做事目中無人,不計后果。又或者父母對孩子期望太重,導致大學生們壓力過大,產(chǎn)生焦慮等不良情緒。而學校對學生管理不當,缺乏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得很多大學生嚴重缺乏法制意識,漠視生命。當大學生進入高校遭遇一些挫折,現(xiàn)實與理想產(chǎn)生落差,心理承受不住,又不知如何排解時,校園暴力也隨之產(chǎn)生。
(二)內(nèi)部原因
校園暴力產(chǎn)生最主要原因還是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多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現(xiàn)實,沉迷于“理想”的社會生活中,當“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矛盾時,許多大學生由于自尊心過強,會長期積累失落、抑郁等負面情緒,從而產(chǎn)生心理障礙,為校園暴力埋下隱患。從中也可以看出高校缺乏對學生生命的教育,又或者說對此類教育呈現(xiàn)片面化,不能全面深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一)學校加強開設生命教育相關類的公選課
學校要盡可能多開設有關生命教育類的公選課,構建生命教育公選課的平臺,彌補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將有關生命價值的教育融入知識的傳授中,使大學生深刻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從源頭上呼喚大學生的生命意識。生命教育課程的內(nèi)容必須全面多樣深刻,首先要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給大學生奮斗的精神支撐。同時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挫折和死亡教育,使學生能正確面對挫折,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正確深刻的認識生與死,從而學會尊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開展生命教育實踐類的活動
在開展生命教育類的相關課程同時,應該組織學生開展參與一些生命教育類的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在理論與實踐中真正領悟生命的價值,喚起他們的生命意識。例如有針對性的舉辦各種關于生命教育類的專題講座活動,可以請相關教育專家來講座。或開設相關辯論活動,比如對“馬加爵事件”進行探討辯論。舉辦相關社團公益活動,大家到勞改所進行服務,深切真實的感受暴力下的生命案例,從而得到警醒感悟。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的工程
心理健康障礙,缺乏排解通道是導致大學生校園暴力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對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詢工程的建設。大學生在學校中往往會產(chǎn)生憤懣、焦慮、抑郁等來自考研、人際關系、感情等各方面的壓力不良情緒。如果得不到排解疏通便會造成心理障礙,誘發(fā)悲劇。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計劃的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控制,心理咨詢也能幫助進行心理疏導,從而使大學生擁有正確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
大學生作為校園暴力的主體,他們的暴力行為與他們的暴力心理特征及他們這個群體所處的特殊成長階段有極大的關系,而家庭教育的偏頗、學校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不到位更是影響大學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學校、家庭、社會應該加強大學生對生命重視的教育,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動向,幫助大學生減少暴力的傾向,助其健康成長。
[1]傅象喜.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缺失與構建[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0(3).
[2]姜顯華.高校校園暴力及其思想政治工作對策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
[3]朱林.淺析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缺失的原因與對策[J].學理論,2012(36).
[4]朱林.當前高校大學生生命關懷教育的實證分析[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3.
宋苑(1994-),女,遼寧普蘭店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專業(yè)。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