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梅
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
論臺詞在戲劇表演中的思想表達
劉梅梅*
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語言是我們人類進行日常交流的基本手段?,F(xiàn)代影視劇也都進入了同期聲時代。作為演員的訓練,現(xiàn)代高校表演專業(yè)都以話劇表演為主要教學手段。要塑造好的角色,做一名合格的演員,就一定要注意修養(yǎng)自己的臺詞基本功,正所謂再好的戲沒聲音也出不來。在戲劇表演中通過臺詞準確的表達角色的思想是至關重要的。
語調;停頓;氣息;心理因素
戲劇表演中所說的臺詞也就是舞臺上或影視劇中,人物所說的語言,現(xiàn)在的高校戲劇表演課,基本是以話劇表演為主,話在先也就是舞臺上的語言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臺詞區(qū)別于日常說話,而是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經過處理提煉的藝術化語言。對于正常的人而言說話很容易,讓別人聽懂自己在說什么,此刻想做什么,是什么樣的心情,這都能做到。因為我們每個人身處在自己的特定環(huán)境中,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墒亲鳛橐幻輪T或者說剛剛接觸戲劇表演的初學者,在演戲過程中,并不是自己在生活,自己在說話。而是所要去塑造的人物角色在說話。而且在說話的同時周圍一定會有若干的人群在注視著你。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人的思維很可能會空白,失去生活中原有的松弛和真實。所說的話會變得僵硬沒有邏輯甚至說不下去。也就無法傳遞所飾演角色的真實想法,那么角色就意味著失敗了。那么如何讓角色活起來,有思想,把角色所要說的話,要表達的意思,真實準確的傳遞給觀眾,下面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探討。
在一句話中的語句間歇稱之為停頓。停頓可以用來強調重音,瞬間的停頓看似沒有聲音,卻能讓觀眾感覺到此時此時角色心中特殊的意象,從中感受到潛臺詞。語句的停頓又可分為邏輯語法的停頓和心里感覺的停頓。停頓是否恰到好處要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內在思想感性。好的停頓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舞臺效果,而不會運用停頓則會破壞效果會顯得很平淡很滑稽。
這比起我從小受的苦,算不了什么……小時候沒衣服穿,到了冬天身上凍得直發(fā)抖,我只好把一塊破毯子裹在身上,是你阿媽,給我送來衣服,……那時候沒飯吃餓的直哭,是你阿爸給我送來糯米粑粑。寨子里的孩子都不理我,只有你葉娜……只有你不嫌我還和我玩,葉娜,你……你就是我要的女人
感情停頓取決于感受,是表演角色的內心溜漏,要完全進入劇作的核心,完全投入近角色的內心世界,緊緊地扣住主題思想,就好比是一種電流把觀眾的內心擊透。
氣息的運用及變化,是受我們人類思想感情所支配的。人的情緒或身體狀況會影響制約著我們的氣息。也就是表現(xiàn)在我們說話時的心情。
自然換氣:就是平鋪直敘的說話,在輕松地狀態(tài)下自然呼吸,不緊不慢的換氣,常運用于旁白。急切換氣:為了造成緊張急切的氣氛,表現(xiàn)不安激動連說帶喘。急切換氣往往是劇烈運動后的換氣,呼吸動作幅度會比較大。偷氣:找準時機小口偷氣,利用小動作或形體做掩飾,常利用在貫口或大段臺詞中。憋氣:話到一半就停住,常表現(xiàn)內心障礙,不肯直言說出口,憋得難受氣在胸中轉壓抑自己,孕育著感情的暴風雨。提氣:提氣是一種不出聲的吸氣,吸氣很淺感覺提的很高,常運用于甜蜜或緊張的時候。倒吸氣:在發(fā)生意外時受到驚嚇,表現(xiàn)膽小害怕,一口冷氣倒著吸了進來,久久不能說話的表現(xiàn)。抽氣:人在生氣憤怒的時候使勁用鼻孔抽氣,故意弄出響聲進行氣氛的渲染。取氣:情緒飽滿層層遞進,把剩余的氣都用上竭盡全力的說話。噴氣:先將氣息在嘴里憋足,再將氣息噴射出去,增強效果和力度,說話的語句要靠氣流,丹田和兩肋用力是基礎。抖氣:氣息在不停的顫抖,常用于體弱多病的人物或極度悲傷時。長嘆氣:深深的吸氣然后慢慢的呼出來,內心無限的感慨,一種以冷靜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內心波瀾的形式。喘氣:人物劇烈活動后的感覺,節(jié)奏變化隨時調節(jié)有區(qū)別于急切換氣。哼氣:營造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用于與看不上的人對話。演員在舞臺上或鏡頭前表演時,要學會根據(jù)劇中人物的形象和所處環(huán)境找到并運用好氣息的方式,在表演課堂上,表演教師也會經常提醒學生氣息與情感的結合,以情帶氣,以氣傳情。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鮮明。
臺詞的準確表達是建立在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基礎上的,掌握角色的心理因素,對準確表達人物的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
交流對象的因素:說臺詞時所面對的人數(shù),面對的人物類型。交流對象不同則說話的方式感覺就會不同。
語言動作性的因素:不同職業(yè),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所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語言動作性,所以在理解角色時一定要先了解角色的語言動作。
語言的目的性因素:人們嘴里要說的,要表達的就是自己心里所想的,就算有時候拐彎抹角,其實也都是有目的的。也就是從語氣出發(fā)找準角色的潛臺詞也就找到了語言的目的性。
語言的態(tài)度因素:是人就有態(tài)度,對每個人的態(tài)度是否積極,決定了對每個人的情緒表達方式。是主動說話還是被動說話,是想說話還是不想說話,是高興地還是冷淡的等等。
語言的形象因素:主要是指語言的化妝。在接到角色時,所飾演的角色由于,年齡,性格,職業(yè)等可能離自己的聲音形象很遠,這就需要臺詞技巧去拉近聲音形象的距離。
人物內心的情景因素:內心因素是說臺詞時最重要的,人在說話之前,內心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是關鍵并起決定作用的。
話在先,演在后,要塑造好的角色,做一名合格的演員,就一定要注意修養(yǎng)自己的臺詞基本功,正所謂再好的戲沒聲音也出不來。所以,在戲劇表演中通過臺詞準確的表達角色的思想是至關重要的。
[1]主編封錫鈞,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臺詞教研室編著.《舞臺影視語言基本技巧》.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85.
[2]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臺詞教研室編著.《演員藝術語言基本技巧》.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8.
劉梅梅(1995-),女,漢族,山西臨汾人,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本科在讀,專業(yè)方向:表演。
J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