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潔(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滿洲里市博物館,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400)
?
滿洲里的紅色文化記憶
劉 潔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滿洲里市博物館,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400)
【摘要】滿洲里的具體位置為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主要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之上,與俄羅斯及蒙古相鄰,屬于一座邊境口岸城市。整座城市的面積為732平方公里,人口達到30余萬,其發(fā)展?jié)摿薮?。文章主要是對滿洲里的紅色記憶探索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幫助增強人們對于滿洲里此地域的了解度,充分感受到其所富有的紅色內涵及魅力,增強人們對于滿洲里的熱愛。
【關鍵詞】滿洲里;紅色;記憶;尋找
滿洲里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坐擁中國魅力城市、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生態(tài)示范區(qū)等諸多殊榮稱號。滿洲里屬于一種具有歷史與創(chuàng)新、沉蘊與發(fā)展、堅守及開放的城市,紅色滿洲里也正在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由于滿洲里富含極為豐富的紅色文化與內涵,加強對其紅色記憶的挖掘研究,極為重要,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
自1907年開設商埠以來,具有上百年歷史的滿洲里已成為了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被稱作歐亞大陸橋頭堡及東亞之窗。在2013年,滿洲里的生產總值達到了195億元,而其地方財政收入則達到了19.5億元,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6萬元,并獲得了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魅力城市等殊榮。而且在2010年,滿洲里被確認為國家重點開發(fā)開放試驗區(qū)。
與此同時,滿洲里還具備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被稱為“北疆明珠”。在滿洲里,人們可欣賞到幅員遼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并體會到蒙古包、綠色凈土的魅力。同時還可游覽莊重嚴肅、高聳的國門,充分領略到來自俄羅斯的藝術風采。如是冬季來到滿洲里,那么便可感受到冰封與雪飄的美景,欣賞美麗的雪景。這些藝術美景均編織成為一幅自然生態(tài)及景觀、民族文化與異域風景交融的優(yōu)美畫面,令人們心馳神往。
近些年來,滿洲里一直堅持著“貿游立市”的發(fā)展戰(zhàn)略,并將旅游業(yè)作為主要發(fā)展產業(yè),積極推動由“旅游名市”至“旅游強市”的升級,并成功舉辦了12屆滿洲里中俄蒙國際旅游節(jié)、15年中俄蒙國際冰雪節(jié)等。在2013年,滿洲里接待的國內游客數(shù)量達到了491.6萬人才,而入境游客數(shù)量達到了54萬人次,旅游收入為43.9億元,旅游產業(yè)的增加值在全市GDP中占到了23%??梢哉f,滿洲里現(xiàn)已成為我國的重點旅游目的地,內地及赴俄蒙旅游往返的中轉站?,F(xiàn)如今,在滿洲里開始建設中俄蒙零號界碑、猛犸公園二期工程、世界木屋博覽園、歐亞國際文化旅游度假城、萬達廣場等工程項目,在后兩個項目建設中,主要涉及工程內容有:高端酒店、大型演藝中心、水上世界等綜合性景區(qū)??梢韵胂蟮氖牵诠こ添椖拷ǔ芍?,會幫助有效提升滿洲里的跨境旅游休閑功能,進一步促進整座城市的良好發(fā)展[1]。
(一)滿洲里紅色鐵路交通線
滿洲里屬于一座因鐵路興建而生的城市。在1903年,鐵路正式運營,滿洲里成為了俄國與日戰(zhàn)爭的物資貯備基地。隨后,東歐、中亞等地的商人大量涌入滿洲里,促使此地成為“萬國商都”。在俄國的十月革命勝利之后,大量的中共領導人經此地出入國境,促使其鐵路成為通向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自此以來,滿洲里便被賦予了紅色記憶。滿洲里的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的遺址位于其失去以西8公里的中俄鐵路連接點國門景區(qū)內。
此條紅色秘密交通線教育基地屬于我國的100個紅色旅游景區(qū)中的一個,同時也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4A級的旅游景點[2]。在景區(qū)內的主要組成為紅色交通線遺址、紅色旅游展館,在其中展現(xiàn)出了我國早期中共領導人,如陳獨秀、李大釗、劉少奇、周恩來等,并在中共發(fā)展史中留下了極為光輝的一頁。
在建黨早期階段,為了進一步加強與共產國際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中共沿著中東鐵路建立了一條從滿洲里至蘇聯(lián)的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路。在該線路之上總共設有5個交通站,其中密山及哈爾濱各設有1處,其余3處均位于滿洲里。在1937年,由于受到叛徒出賣影響,滿洲里地域中的紅色國際交通線遭到極大的破壞。此紅色線路自修建以來,經歷了18個春秋,屬于我國革命歷史上,留存時間最為長久的秘密交通線路。
(二)滿洲里紅色后代展覽
在二十世紀的三四十年代,中共早期的創(chuàng)始人及領導人一直為推翻舊制度,積極建立好美好新社會而努力奮斗著。而這些創(chuàng)始人及領導人的后代卻不得不被送去異常遙遠的蘇聯(lián),進入莫斯科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在異國他鄉(xiāng)生活。為了在滿洲里推廣這個極為獨特的紅色展覽,相關籌辦人員前往至北京尋找各個紅色后代,了解熟知其早年及現(xiàn)今的生活狀況。與此同時,展覽籌備人員還前往了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詳細收集與“紅色后代”相關的資料信息。
滿洲里的紅色后代展覽館在2008年的9月25日正式開館。館內工作人員采用多種渠道積極收集了60余位紅色后代的資料,其中包括蘇河清、毛岸青等人[3]。在一系列的照片及模型面前,實在難以讓人想象到在1941—1945年間,蘇聯(lián)爆發(fā)了一場極大的保國戰(zhàn)爭。為了給支援前線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超過11歲的紅色后代經受住對于戰(zhàn)爭的恐懼考驗,男生制作彈藥木箱、伐木及反坦克燃燒瓶等物,并做好類進入戰(zhàn)場殺敵的準備。而女生則需做好護理傷員工作,制作棉衣、背包等物。
(三)滿洲里紅色旅游業(yè)
現(xiàn)如今,在滿洲里的紅色旅游館內展出了多張紅色老舊照片,并記錄了中共領導人借用商戶、記者等身份從滿洲里進入蘇聯(lián)開展革命工作的紅色歷史。據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表明,從1931年至1934年,在滿洲里的紅色交通線上迎送了多達70余名的同志出入國境。而在莫斯科召開中共六大會議時,所有參會代表均從滿洲里紅色交通線上通過。
而在2005年年初,滿洲里開始對紅色旅游點開始修復、擴建處理,對當?shù)厮N含的豐富紅色內涵予以全面挖掘,并進一步增強了紅色景點的故事性及參與性。其中,對于紅色國際交通線相關教育基地的投資額達到了1.27億元,主要投資建設工程有:紅色秘密交通線紀念廣場、交通線陳列館、滿洲里秘密交通站、蘇聯(lián)紅軍烈士陵園、二卡紅色秘密交通線舊址等歷史遺址,大范圍重現(xiàn)了滿洲里秘密交通線的原有面貌。
而在2007年,為了進一步豐富滿洲里的紅色旅游內涵,在其室內開啟了紅色旅游展廳的進一步擴建活動,積極建設出了紅色旅游展廳,將紅色后代作為核心內容,實現(xiàn)了滿洲里紅色旅游資源的全面豐富。
在國門景區(qū)內部,可尋找了早期革命前輩為我國革命事業(yè)奮斗的組織。而在景區(qū)外,又可看見滿洲里將紅色旅游作為主體,帶去相關旅游產品開發(fā),將其余一些紅色旅游產品作為支撐后盾,進一步推動滿洲里當?shù)氐募t色旅游業(yè)發(fā)展。
(四)滿洲里紅色驛站
滿洲里市委組織部為了廣泛開展“北疆黨旗飄”轟動,為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與邊防部隊一同在滿洲里的國門景區(qū)建立了與流動黨員相關的紅色驛站。自此驛站建立以來,多次組織開辦了“讀黨史、明志向”“十分鐘黨課”等活動,積極采用多種靈活且富有實用性的組織生活形式,為黨員管理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及資源流通共享提供了極大的助力。另外,滿洲里邊防部隊還將紅色驛站設立作為主要依托,積極設立出了服務先鋒崗,其主體為黨員官兵,為國門限定地段的安全性提供保障[4]。市委部還結合全市一同開展了黨員志愿的服務活動,在紅色驛站內容設立了志愿服務崗,并積極開展驛站傳真情活動,采用周活動形式,由滿洲里的各黨工委指派志愿者,在景區(qū)內為游客提供向導服務,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的紅色旅游資源宣傳活動,同時也可提供游客糾紛處理、照顧弱勢群體等服務,充分發(fā)揮出了黨員模范先鋒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了解到,滿洲里幅員遼闊且自然風光極好。與我國其他城市相比不同的是,該地與俄國、蒙古相鄰,進一步拉近了中俄蒙三國之間的距離,加強相互之間交通往來。與此同時,滿洲里也被打上了極為明顯的紅色烙印。另外,對于滿洲里紅色記憶的尋找,主要是從紅色鐵路交通線;紅色后代展覽;紅色旅游業(yè);紅色驛站等方面入手,促使人們充分了解到了滿洲里所具有的悠久紅色歷史,并充分感受到其魅力與內涵,為紅色歷史沉淀提供助力,促進滿洲里紅色文化得到廣泛且正面化的宣傳,進一步推動整座城市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成之.紅色滿洲里[J].江河文學,2014(4):36-37.
[2]李文博.在滿洲里追尋紅色記憶[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5 (7):56.
[3]文穎.滿洲里邊境旅游發(fā)展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 (7):184-190.
[4]王曉梅.滿洲里旅游業(yè)經濟發(fā)展研究[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2(9):75-76.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