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卓 遼寧省葫蘆島市中心醫(yī)院?。ㄟ|寧 葫蘆島 125001)
探討囊性腎癌的超聲診斷價值
崔卓遼寧省葫蘆島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葫蘆島125001)
內容提要: 目的:分析臨床上超聲診斷囊性腎癌的效果及其價值。方法:擇取本院于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收治的12例囊性腎癌患者,其經病理證實確診為囊性腎癌,對12例患者在手術前進行超聲檢查,分析超聲檢查手段的效果。結果:囊性腎癌的臨床超聲聲像圖復雜多樣,其中在手術前,超聲檢查的診斷率為83.3%(10/12),3例單房囊腫型,7例多房囊腫型,2例囊實混合型;誤診為單純囊腫的3例,誤診為囊腫伴出血的2例,漏診2例。結論:在囊性腎癌的臨床診斷檢查中,超聲檢查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現(xiàn)階段臨床上對囊性腎癌的診斷,超聲檢查是最重要的一種影像學方法。
囊性腎癌超聲診斷臨床價值
囊性腎癌也被稱為CRCC,其臨床的表現(xiàn)癥狀類似腎癌,存在肉眼可見的血尿、疼痛以及腹部的包塊,囊性腎癌一般情況下會存在完整的囊壁,較難見到肉眼可見的血尿[1]。囊性腎癌是一種并不常見囊性腫瘤,在腎癌中占據(jù)的比例為2%,其分類為多房性、單房性以及囊腫上皮起源和腫瘤出血壞死的假性囊腫。我院擇取于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收治的12例囊性腎癌患者,其經病理證實確診為囊性腎癌,對12例患者在手術前進行超聲檢查,分析超聲檢查手段的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收治的12例囊性腎癌患者,其經病理證實確診為囊性腎癌,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年齡為32至67歲,平均年齡為(55.1±2.7)歲。因腹部出現(xiàn)包塊而前來就診的患者2例,因腰部疼痛而前來就診的患者5例,因出現(xiàn)血尿而前來就診的患者3例,無臨床癥狀2例,在健康體檢中發(fā)現(xiàn)。12例患者均檢查為透明細胞癌。
1.2檢查方法
使用飛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超聲探頭的頻率范圍為2.0至5.0MHz,12例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二維超聲檢查,根據(jù)患者的病灶選擇適合的體位,依次接受二維、彩色和能量超聲檢查,對患者的病灶大小進行測量,對囊壁厚度、形態(tài)、回聲、結節(jié)、分隔和鈣化進行觀察,通過彩色和能量超聲檢查對病灶血流進行觀察。
病灶出現(xiàn)在左腎4例,右腎8例,檢查中定位病灶較為準確,病灶直徑范圍為2.4至12厘米,平均病灶直徑為7.2厘米,其中1例2.4厘米,6例5至8厘米,3例3至5厘米,2例8至12厘米,形態(tài)為橢圓形或圓形。二維圖像:①3例單房囊腫型,其圖像表現(xiàn)腎內不規(guī)則類圓形不存在回聲,囊壁增厚不均勻,蟲蝕改變,透聲差;②7例多房囊腫型,囊內有較多分隔,呈現(xiàn)輻射狀或蜂窩狀,分隔或囊壁增厚,分隔厚度在2至7mm之間,囊壁厚度在3至14mm之間;③2例囊實混合型,腎內存在混合團塊,無回聲為主,囊壁增厚。囊性腎癌的臨床超聲聲像圖復雜多樣,其中在手術前,超聲檢查的診斷率為83.3%(10/12),3例單房囊腫型,7例多房囊腫型,2例囊實混合型;誤診為單純囊腫的3例,誤診為囊腫伴出血的2例,漏診2例。
CRCC(囊性腎癌)分為多囊性腎癌、腎癌囊性癌和單囊性腎癌以及單純性癌變,世界醫(yī)療組織在2002年根據(jù)腎臟腫瘤組織學將CRCC(囊性腎癌)定義為獨立亞型的腎透明細胞癌,現(xiàn)階段,仍不明確其發(fā)病機制[2]。CRCC(囊性腎癌)的病理基礎有四種:①腎癌最開始發(fā)育腎小管的上皮細胞,一些上皮細胞的生長方式為囊性形式,漸漸生長為大小不一的多房性腫塊,并伴有假包膜;②腎癌的中心無法供給充足的血液,出血和壞死并變?yōu)榧傩阅夷[,甚至出現(xiàn)鈣化;③腎癌發(fā)病最初是囊腫壁的上皮細胞,囊腫的基底部出現(xiàn)結節(jié),少見鈣化;④腎癌會引發(fā)血管和腎小管堵塞,進而囊腫導致囊內包繞癌腫[3]。相關文獻報道,囊性腎癌內部的囊性壞死和囊性生長的具體分布情況會直接影響著囊性腎癌的發(fā)生機制。單房囊腫是因為大面積囊性壞死、內在囊性生長以及非對稱囊性生長;多房囊腫是因為內在囊性生長;囊實型是因為非對稱囊性生長和囊性壞死[4]。
囊性腎癌的二維圖顯示如下:腎部器官內出現(xiàn)囊性以及囊性為主的包塊,大多數(shù)呈現(xiàn)出橢圓形或者是圓形的狀態(tài),囊壁以及囊腔內部的分隔為均衡或者是不均衡增厚。目前,經過研究表明,囊壁分隔厚度>2mm存在意義,本組研究中囊壁厚度均處于3mm~14mm之間,分隔厚度于2mm~7mm之間不等。囊壁上可清晰可見實質性結節(jié)樣,其中增加厚度的囊壁、分隔結節(jié)以及分隔上附著,是本研究組中的主要表現(xiàn)特征。CRCC的彩超設備圖像顯示為:12例研究病例中的8例中發(fā)現(xiàn)彩色血流,占據(jù)66.67%,并且多呈現(xiàn)較為豐富的血流,通常表現(xiàn)為分隔上或者是囊壁短棒狀、點狀以及分枝狀等,其周圍組織呈現(xiàn)為:“抱球狀”的血流形狀,2例彩超設備檢測下并未呈現(xiàn)出血流信號,后行能量在彩超設備下顯示出分隔血流信號。單方囊腫類型在彩超下顯示為:分布于囊腫周圍邊緣處,呈現(xiàn)為分枝狀或者是線狀等形態(tài)。多房囊腫類型分布狀態(tài)呈現(xiàn)為:分隔以及囊壁內表現(xiàn)出條形狀或者是短線狀彩色血流。囊實性類型內部實質性塊狀可明顯呈現(xiàn)出不均衡的血流信號,囊壁可清晰可見點狀以及線狀等血流信號特征。本研究組中,病灶出現(xiàn)在左腎4例,右腎8例,病灶直徑范圍為2.4至12厘米,平均病灶直徑為7.2厘米,囊性腎癌的臨床超聲聲像圖復雜多樣,其中在手術前,超聲檢查的診斷率為83.3%(10/12),3例單房囊腫型,7例多房囊腫型,2例囊實混合型;誤診為單純囊腫的3例,誤診為囊腫伴出血的2例,漏診2例?;仡櫺苑治?0例被確診為超聲血流現(xiàn)象,病灶分隔上或者囊壁的血流速度控制在0.2m/s~0.8m/ s,5例血流速度控制在0.2m/s~0.4m/s之間,2例血流速度控制在0.4m/s~0.6m/s,1例血流速度控制在0.6m/s~0.8m/ s之間,病灶比較嚴重病例較為容易發(fā)現(xiàn)血流信號;病灶阻力參數(shù)需要控制在0.40~0.85之間,其中5例阻力參數(shù)控制在0.40~0.60之間,4例阻力參數(shù)控制在0.60~0.85之間,血流速度以及阻力參數(shù)并無明顯規(guī)律,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多普勒影像對于低速度血液流量不夠敏感,但是在本研究中,1例彩色多普勒影像并未見血流信號,造成診斷錯誤認為是腎囊腫,病灶將會與患者病灶缺血密切相關,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行超聲造影檢查,經過超聲造影對于血流準確率達到83.33%,對于腎囊性疾病的惡性特異性可達到91.67%。2例漏診發(fā)生于病灶發(fā)生在腎臟下極,與患者人體形態(tài)過于肥胖以及腸內氣體之間存在關系。
總之,囊性腎癌在彩色超聲影像下具有典型性表現(xiàn),超聲檢查對于囊性腎癌的診斷以及辨別具有重要價值。超聲檢查手段具有便捷、經濟、循環(huán)性高以及便于繼續(xù)隨訪等優(yōu)勢,是目前最為有效和重要的一種影響檢查方法。伴隨超聲彩超技術在臨床上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們的了解和認識不斷加深,超聲技術的診斷幾率呈現(xiàn)出逐漸升高的趨勢。
綜上所述,在囊性腎癌的臨床診斷檢查中,超聲檢查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現(xiàn)階段臨床上對囊性腎癌的診斷,超聲檢查是最重要的一種影像學方法。
[1] 衡偉,王艷蕓,蘇麗娟.囊性腎癌的超聲診斷價值[J].農墾醫(yī)學,2013,35(3):244-246.
[2] 林蕓,李建衛(wèi),吳松松.聲諾維超聲造影在囊性腎癌中的診斷價值[J].海峽藥學,2014,26(12):158-159.
[3] 曾紅春,王曉榮,王玉杰,等.超聲造影對鑒別診斷腎囊性病灶良惡性的價值[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5(8):1096-1099.
[4] 高軍喜,賈志瑩,曾紅春,等.病灶內分隔的超聲及造影表現(xiàn)對多房囊性腎癌及腎囊腫的診斷價值[J].中國腫瘤臨床,2014,41(14):917-921.
1006-6586(2016)03-0050-02
R737.1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