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紅
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
淺析如何改進韓語聽力的教學方法
蔡 紅
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力的學習,韓語聽力的學習在韓語的學習中是一項最基本的能力,所有的交際活動開展的基礎都是聽懂別人的語言,這就是語言運用的基礎。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在韓語的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改進韓語聽力的教學方法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何改進;韓語聽力;教學方法
作為韓語學習中的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聽力的學習,其實就是獲得信息、語言交流兩個環(huán)節(jié)。在當前的高校的韓語教學中,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聽力理解的至關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也將聽力訓練列為了韓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但是當前在韓語聽力的教學匯總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教學方法不靈活、教材單調、大量時間利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沒有自覺學習的習慣。因此如何改進韓語聽力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韓語聽力能力,進而達到提高韓語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語言因素
韓語的學習中包含了很多,在既有實踐又有學習的基礎上,影響韓語聽力教學的因素首先就是語言因素。語言因素中有很多方面講影響韓語聽力的教學,首先語言的準確度,學生的發(fā)音的準確度將影響韓語聽力理解的程度,韓語專業(yè)的學生幾乎都是零起點,沒有什么基礎,還有就是詞匯量過于少,在韓語聽力中缺乏詞匯量將是致命的硬傷,此外就是對語法的掌握嚴重不到位,韓語是阿爾泰語系,不管是構詞造句方面都為不同于中文。學生的思維模式往往受中文影響。
(二)非語言因素
由于學生一般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韓語聽力的教學中,聽力理解能力的練習是有非常強的實踐性的。學生需要主動參與,在學習韓語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課堂教學老師的講述以及重難點的講解是不夠的,需要的是大量的反復的說、聽、寫,還要不斷實踐。雖然韓語的學習沒有好的語言環(huán)境,輔導的人也不多如果只是每周上幾堂課就想擁有流暢的韓語交際能力是不可能的。韓語的思維模式不同于中文的思維模式。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不同的文化背景會醞釀出不同的語言。我們的學生在韓語的學習中,往往將中文的語言思維習慣來影響了韓語,就對韓語的理解產生了障礙,讓人無法理解交流中的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三)沒有合適的學習方法,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好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工具,如果學習方法不合適則效率不高,要想提高韓語聽力,就要學會選擇材料,這個材料要不就是適合自己的要不就是高于自己水平的的材料,能夠吸引學生,并將精聽與泛聽進行結合,在最初的時候讓學生不看文字資料。在精聽的過程中要讓每個音節(jié)都能在腦海里回放,不清楚的地方就進行查詢,反反復復的聽,直到完全聽懂為止。只有長期堅持這樣的教學進行聽力訓練才能夠提高韓語聽力的能力,精聽以教學錄音或簡單的短文等,泛聽則可以選擇一些口語行的教材或短小的故事,以熟悉韓語的發(fā)音,并擴大知識面。泛聽是需要聽懂大概,在聽的過程中遇到生詞不需要停下來思考,停下來反而不好。
(四)文化背景、文化差異
韓國的文化背景和我國的文化有著很多的差異,語言學習是講究氛圍的,由于沒有韓語學習的大環(huán)境,我們的學生對韓國的歷史發(fā)展、文化形成等方面的知識幾乎很少了解,這對韓語聽力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影響,有時還會進行誤導。韓語學生的學習中,學生往往因為一些客觀的原因,如考試過于緊張、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夠,缺乏做題的技巧,過于去追求沒有聽懂的單詞或句子反而影響了對全篇的理解,還有甚者用中國的思維模式去理解韓國的文化這些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韓語聽力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影響聽力能力的提高。聽力其實是要求聽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充分調動自己的聯(lián)想、記憶、判斷、分析等因素共同作用,學生的這些諸多方面的能力的高低都對聽力訓練的結果產生影響。
(一)嚴打語言基礎
要想學好一門語言,首先既要打好語言的基礎,語言基礎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今后韓語學習的好壞,對于剛剛入門的韓語學生,教師一定要嚴把語言關,讓學生既了解發(fā)音的原理還要了解發(fā)音的準確位置及方法,進行不斷的反復的學習,先學好音節(jié),再學好單詞,還要學好句子,最終落實到交流上。
(二)學會分出主次
教學方法有著諸多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明確不同階段的主次點,做到主、次有序,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在基礎教學階段要以精聽作為重點。精聽就是在看材料前,對單詞、句子、段落進行一個一個聽,反復聽,在聽不懂的時候就自覺的去查閱字詞,弄清楚以后還是不堪資料一直聽,直到聽懂所有的單詞和語句。在熟記的過程中讓學生產生對知識的渴求,最終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將課堂的主導權還給學生,刺激學生的思維能力,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三)提高學生自主活動的能力
課堂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教學評價,長期以來教學評價被教師壟斷,現(xiàn)在我們將主動權放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自我評價,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評述。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活躍,這樣,學生既能夠被挖掘出潛力,又能夠促使自身思維進一步深化,形成好的學習品質。教師需要依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見縫插針,簡單又精準的對學生的發(fā)言質量進行正確的引導并評價,使得學生的聽力能力更進一步,讓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的深刻,最終完全融會貫通。
(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課堂學習只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部分,僅僅只有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及練習,來提高學生的研究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這對教師作業(yè)的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靈活性還要具有延展性,能夠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主動去學習去完成,而不是被動的完成。課后的聯(lián)系則可以以課堂教學內容作為基礎進行延展,提出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問題,學生可以利用課后時間進行分析和思索,學生可以分組進行學習,一起找尋問題的答案,分工協(xié)作,鍛煉學生的集體協(xié)作能力。自主學習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延伸,課堂上將主動權放給學生,教師的任務是引導、歸納、總結、提升,讓學生從被學到會學,最終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1]張冠萍,朱艷寧.淺談聽力教學方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0).
[2]李秀民,孫大滿.基礎階段俄語聽力教學方法探討[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03).
[3]張光軍.對中國學生韓語學習中聽力難現(xiàn)象的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05).
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