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蘭*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與多樣性辯證關系淺析
楊菊蘭*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同時,我國文化思想也日益包羅萬象,教育活動的方式方法也越來越豐富,推陳出新,也大大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產生了重大影響,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與多樣性問題漸漸凸顯出來。本文主要從討論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多樣的含義入手,淺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及其統(tǒng)一性的實現(xiàn)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辯證關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的含義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首先,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其他工作具有指導作用,引導并且領導其他各領域的工作,起到理論統(tǒng)領的作用和影響;其次,僅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色會主義理論的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導性,尤其是指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上的主導作用[1]。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主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在人們心中起主導作用,使人們的思想觀念積極健康的發(fā)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多樣性
思想政治教育多樣性要具有廣泛性,深入到各大領域,深入并結合到各項事業(yè)之中。要具有先進性,與時俱進緊跟社會發(fā)展的步伐,與時俱進地與多樣化的社會實際相結合[2],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和核心內容的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特定內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性。[3]教育主體的多樣性、教育目標的多樣性、教育內容的多樣性、途徑、方法的多樣性為主要內容。本文主要著重分析其目標、內容、方式方法的多樣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和多樣性的統(tǒng)一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和多樣性的理論依據相同都有相同的理論基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表明: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個性,共性寓于個性之中,個性包涵共性。這個道理,貫穿于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和唯物辯證法其他原理之中。因此,普遍性和特殊性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和多樣性的理論依據。
其次,雖然主導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中起著核心的地位,但其主導性是離不開多樣性的,兩者相輔相成、不容分割,緊密相連。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性也離不開主導性。主導性離開多樣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就會變得單一,乏味。多樣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繽紛多彩,萬花齊開。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和多樣性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性以它的主導性為基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處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領導地位。它的主導性會制約多樣性的作用的施展,可能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偏于理論化,單一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不能只是為了實現(xiàn)目的而進行教育活動,因此,其主導性和多樣性的統(tǒng)一需要二者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與多樣性的對立性
首先,其主導性和多樣性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主導性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和發(fā)展的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導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性的發(fā)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保證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性,基于主導性的前提下,處于被指導的地位。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和多樣性之間這種辯證關系,使得兩者作用和地位不同。
其次,兩者含義不同。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對其他社會各個層面的工作具有指導、引導、領導、統(tǒng)領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意即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導作用,是指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學目標、授課內容、講課方法與教學途徑上的主導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應走進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加強和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工作,組織類似于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四進四信等的教育實踐活動。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只重視校內得學習,應該是全民性的教育。進行社會考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通過認識和考察社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思想認識及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多看新聞,多討論,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方法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與多樣子那個的統(tǒng)一。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應呈現(xiàn)針對性和層次性。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把受教育者的學與思作為活動的主體,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講解是次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時候不能把自身講解或宣傳時間占滿,要不受教育者會失去興趣。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在活動中活起來,就要求教育者的教學目標要定得有層次性和針對性。因為教學的內容決定教學目標。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層次性,更容易加強受教育者的接受度和信任度。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順利進行。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應注意民族性和傳承性。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政治層面的教育也包括德育層面的教育。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淵遠流長,中國在長達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tǒng)。辯證的看待它的精華糟粕才是對待文化傳統(tǒng)應有的態(tài)度。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也出現(xiàn)了許多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越來越重要,不只是在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應該是全民性的教育。
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具有中國特色。一個國家道德的進步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只重視智育,更應該重視德育。正因如此,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要根據我國文化習俗和背景,制定相應的方針、政策和政治路線。要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和多樣性的關系,兼顧主導性與多樣性的發(fā)揮,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發(fā)揮時效性。
[1]張耀燦,鄭永廷.《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7.
[2]陳寶松.《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與多樣性的新思考》[D].2013.
[3]宋偉玉.《中西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較淺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
楊菊蘭,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生。
G641A
1006-0049-(2016)16-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