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韓翔
當Amelie返鄉(xiāng)變成了麗娟,Jack回家變成了志強,在“來都來了”和“差不多得了”的自我暗示下,這些有為青年們也開始把自己的審美水平手動調到“家鄉(xiāng)level”。
一年一度活體大遷移的人間奇觀——春運又即將拉開序幕,各位的返鄉(xiāng)票都訂好了嗎?先祝大家幸福。
家鄉(xiāng)據(jù)說應該是每個人的情結,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溫情版的描述:父母永遠的關愛,好吃的家鄉(xiāng)菜,濟濟一堂的親情,發(fā)小之間的敘舊,學校后門和妹紙鮮肉的約會記憶,淳樸的人情世故,車慢人慢連水好像都流得更慢一點兒的小城風光……
但肯定還可以有一個更真實的版本對嗎?每年這個時候,各種回老家怎么對付親戚朋友的攻略就層出不窮,恨相親的,恨逼婚的,恨打聽收入搞攀比的,恨熊孩子的,恨壓歲紅包入不敷出的,恨同學聚會太狗血的——神州大地處處風俗各異,惟獨在這一類問題上能達成共識,我們都認為應該用“關你P事”和“關我P事”來結束所有討人厭的春節(jié)式社交,當然能真正踐行的人很少,更多人只能在朋友圈里吐個槽,還得迂回。
此外,對所有奮斗在時髦一線大城市的小鎮(zhèn)青年來說,內地家鄉(xiāng)還有一個共存的隱秘特征,那就是永遠讓人吐槽無力的故鄉(xiāng)審美,以至于每次回家都類似穿越到了另外一個時空次元。從路邊廣告牌、家里的deco到親戚們的dresscode,每一樣都夠勁爆,然后我們自己呢?基本上也都得經(jīng)歷一個從OMG到自暴自棄加入其中想著反正7天回去又是一條好漢的心路歷程。于是,當Amelie返鄉(xiāng)變成了麗娟,Jack回家變成了志強,當街邊不斷出現(xiàn)“麥肯基”與“心巴客”的招牌,鄉(xiāng)親們近在眼前,所謂接地氣的設計觸手可及時,大家都得收拾好白領麗人和商界精英的日常人設,做回淳樸的小鎮(zhèn)青年。
和父老鄉(xiāng)親說話也不能再夾雜英文了,城市里那些大冬天不怕冷的露腳踝boy和秀長腿girl,紛紛變成了穿貂的大哥大嫂。返鄉(xiāng)的行李也變得輕巧了許多,和你其他長假去日本去巴厘島去馬爾代夫休(自)假(拍)比起來,回家就是一兩件大衣可以搞定的事隋——更何況你父母可能還要在電話里叮囑,“不用帶那么多衣服回來哦,你高中那堆衣服還能穿呢!”
在“來都來了”和“差不多得了”的自我暗示下,許多返鄉(xiāng)的有為青年們也開始把自己的審美水平手動調到“家鄉(xiāng)level”。和父母在反復播放著劉德華的《恭喜發(fā)財》或者“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的背景音樂當中,逛超市也有一種莫名其妙地幸福感, 一年也難得幾天回來嘛。
畢竟也不太可能再為家鄉(xiāng)的審美事業(yè)作出什么貢獻,那倒不如以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微笑+白眼)過完這7天。大過年的萬事和為貴,實在沒什么事做?把手上這本雜志多讀幾遍呀。
時髦的外表?
紅色賽高
過年的dress code是什么?除了紅你還想要什么!在老一輩群眾的價值觀里,紅色大概象征一切吉祥如意好運降臨喜氣洋洋。大年初一走街串巷,你會看到各種“春節(jié)紅”的羽絨服、棉褲、圍巾、帽子……也不排除有人一身紅,生怕別人不知道這位大姐48歲本命年要當美猴王。
迷の穿搭
對不起,實在很難找到什么詞語去形容這種穿衣風格——或許就沒有什么風格。比如女生喇叭褲配白色超高跟運動鞋,男生則土黃色立領風衣內搭黑色超長修身毛衣,紅白配色的籃球鞋也是必不可少,好像要在山間隨時來一場NBA總決賽。而且他們手中必須拿著一杯香精沖泡成的珍珠奶茶。也是有洋氣一點的,大概就是淑女屋、阿依蓮和歌莉婭之類的混搭水準(男生則是海瀾之家與馬克華菲的中西合璧啦)——你不要假裝不知道這些牌子。
中年女性巍峨的發(fā)型
美發(fā)店大概是網(wǎng)吧之后第二個在小城市里面流行起來的連鎖行業(yè)。大媽大嬸們紛紛開始走進美發(fā)店,在各種Peter和Tommy的妙手下回春,他們用在藍翔技校之類的地方學來的手藝,演繹著煙花燙、陶瓷燙或者離子燙……當然還要染頭發(fā),以棕黃色和棗紅色居多。效果嘛,“非常的蓬松立體,卷曲的頭發(fā)均勻而且富有層次感(省略10句廢話)……阿姨你看起來年輕好幾十歲了呢!”Peter這么說。而真實的情況是,如果阿姨胖一點的話,遠遠看去還以為是《哈利·波特》里面的海格,瘦一點的話大概就是10年之前《超級女聲》的海選群眾吧。
家居審美穿越
低調的奢華
一定是《交換空間》這檔節(jié)目太火了,嚴重影響了中國二三四線城市裝修隊和業(yè)主的審美。二舅媽家的廁所墻壁上貼滿亮閃閃的馬賽克,三姑媽家的客廳一進去就好像走進了麥樂迪KTV包廂……而歐洲風格你簡直不用擔心見不到,水晶吊頂燈啊,棕色真皮沙發(fā)啊,電視墻一定要做出凱旋門般的雄偉才可以哦,床頭一定是花紋錦緞軟包而成,窗簾呢也一定要留著流蘇邊邊才洋氣。如果你非要問他們?yōu)槭裁聪矚g這樣的風格,答案可能只有一個,“低調的奢華”。不過為了禮貌,進門時你至少也可以學著節(jié)目里的業(yè)主,捂住嘴巴,露出驚訝的表情“Wow!舅舅你家也太夢幻了吧!”沒準會得到一個紅包。
大富大貴的門貼
如果是做設計的應該要暈倒在自家門口吧,甲方和老板反復強調的簡潔呀,less is more呀之類的已經(jīng)留在公司電腦里了。貼在門口的春節(jié)門貼似乎是有一批神秘設計師在地下默默干著鏤空、燙金之類的工作,從綿羊畫到猴子,孜孜不倦,年復一年。如果不是電梯房,一口氣爬五樓,腰不酸腿不疼,但眼已瞎——巨大的福字沾滿金粉,旁邊配以3D效果燙金著“猴年吉祥”幾個字,左右裝飾兩只化著濃妝的猴子頗為妖艷地看著你。
詭異的發(fā)財樹
也不知道是誰受到西方圣誕樹的啟發(fā),開始在中國推廣起什么發(fā)財樹、吉祥樹之類的東西(站出來我保證不打你)。春節(jié)走親訪友你必定能看到這些系著紅絲帶,上面掛滿了紅包,甚至還有小橘子的綠植。平時你隨便可以在花店里叫出各種花洋氣的名字,眼下你只好啞口無言。這些誰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學名的物種,被冠以“吉祥樹”“發(fā)財樹”“轉運梅”“會錢竹”之類的稱呼,出現(xiàn)在上述歐式風格的家中,供人觀賞以及祈?!?
貂+金鏈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東北男性沒有東北女性那么執(zhí)著于穿貂?有個大哥回答:因為我們有大金鏈,“東北人民膽氣豪,男戴金鏈女穿貂。”據(jù)說以前穿貂是富貴人家的象征,但隨著大家都有錢了,穿貂就變成了一種新(東北)時尚。至于金鏈子,的確是在內地小城的出鏡率明顯高于一線城市——大家都想把錢花在明處。
可憐的小朋友們
網(wǎng)上隨處可見年輕的父母吐槽小孩一旦交到父母手里就秒變非主流,那么過年回家你滿眼都是這樣的非主流啊!小朋友們其實都蠻可憐的,雖說都是手心里的寶貝,但寶貝們并不知道自己正被大人的審美傷害,我們這種第三方看了根本不敢計算當事人心里的陰影面積,還得夸可愛。
生活方式審美穿越
方言
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時候,是不是發(fā)現(xiàn)鄉(xiāng)音已經(jīng)有那么一丟丟鄉(xiāng)土氣息?已經(jīng)習慣了外企腔的你,和父老鄉(xiāng)親溝通還順暢嗎?“我不太喜歡這個schedule誒,真的不想去social啦,我只想enjoy自己的personal space好嗎?”當你媽逼你說人話的時候,你也只能乖乖地翻譯給她聽:“哎喲媽呀!俺可不去俺大舅家串門兒,這外面老冷了,凍得我嘶嘶哈哈的!”
各省市的生活頻道
生活頻道才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倳幸粰n叫做《新聞直通車》或者《都市夜話》的節(jié)目,一到9點所有老人家就會搶過遙控器換到生活頻道——一般在下午播的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也是他們的最愛。這些節(jié)目通常會播一些不是新聞的新聞,比如小三被抓,家里漏水和物業(yè)吵架,保姆離家出走,買iPhonem被騙買到了hiPhone之類的故事……在全家人目不轉睛之中,你心里那種康熙微服私訪感到民生艱難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了吧?
超市里的賀年音樂
簡直是洗腦神曲的存在!從劉天王的《恭喜發(fā)財》,到什么“新年好”,再到宋祖英老師的《好日子》,“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嘿!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哈!”是不是逛個超市都要手舞足蹈歡慶國富民強?!但是也有點過于朗朗上口,導致隨便買盒餅干或者牛奶都要跟隨節(jié)奏舞動哼唱起來,“恭喜,恭喜恭喜你呀~喲喲切克鬧?!?/p>
神一般的手機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前景大概只有回家過年才能感受出來,在一線城市被蘋果占據(jù)之后,三四線城市才是真的百花齊放,vivo、金立或者OPPO之類的國產(chǎn)手機隨處可見,再配上各種爛俗網(wǎng)絡歌曲作為鈴聲,簡直隨時讓人斃命。你的父輩親戚可能還會隨便拍一張風景照,然后非常得意地給你看,“你看我這個手機的攝像頭牛不牛?!”然后你也只能對這一張像素和色調渣到爆的照片點頭稱贊。至于喜歡用自己的非主流照片做手機屏保的小表妹們,你可以拒絕支付壓歲錢哦。
相親對象
呵呵,不解釋。祝你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