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勤(江蘇省淮安市淮劇二團,江蘇 淮安 223200)
淮劇伴奏中主奏的演奏特點與情感表達形式
魏永勤
(江蘇省淮安市淮劇二團,江蘇 淮安 223200)
【摘要】淮劇作為我國中華優(yōu)秀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不僅體現(xiàn)了我國戲劇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還豐富了世界文化遺產,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其最初起源于目前上海市、江蘇省以及安徽省等一帶地區(qū),發(fā)展到現(xiàn)在,淮劇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是較為古老的漢代戲劇的代表形式之一?;磩⊙葑嗳缪葑喽阋羯珒?yōu)美,并且個性突出,胡琴是淮劇伴奏中使用的主要樂器,在主奏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淮劇伴奏;主奏;演奏特點;情感表達形式
在淮劇發(fā)展之初,淮劇唱腔大部分是采取“曲牌聯(lián)綴結構”的清唱,沒有樂器伴奏。到了20世紀中期,伴隨著淮劇與其他劇種的融合,淮劇大膽吸收了徽戲以及京劇等劇種的精華,并且保留了“老淮劇”獨特的淮韻,實現(xiàn)了胡琴伴奏,使得淮劇的淮韻在伴奏樂器上婉婉到來,而且還使得淮劇的曲調完美化。胡琴,就是我們俗稱的主胡,胡琴在淮劇中的伴奏,打破了傳統(tǒng)的樂隊伴奏程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與其他劇種之間的融合,在淮劇伴奏中又增添了中胡以及三弦。從此以后,中胡、三弦以及胡琴被稱之為“淮劇伴奏的三大件”。我們有必要了解和探究淮劇伴奏中主奏的演奏特點與情感表達形式,進一步感受淮劇伴奏的獨特藝術魅力。
(一)豐富的演奏手法
接觸到過胡琴演奏樂器的人們有所了解,缺乏指板、品等是淮劇伴奏樂器——胡琴自身不可回避的缺陷,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對于音準的把握主要依靠的是淮劇伴奏樂隊人員的感覺,單純依靠人為控制相對來說十分困難。以上是胡琴伴奏的缺陷。但與此同時,此方面也成為激發(fā)胡琴伴奏豐富想象力的源頭。也正是因為這一方面的缺陷,使得胡琴在伴奏的過程中給予了演奏者廣闊的二度創(chuàng)作空間,大大增強了主奏的創(chuàng)新性,演奏者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加之現(xiàn)代元素,實現(xiàn)淮劇演奏的與時俱進。在左右手演奏過程中,其演奏方法是豐富多彩、靈活多變,淮劇伴奏中主奏的演奏方法靈活,主要體現(xiàn)在手在兩根弦上可以做出揉 、抹、滑、打、壓、掂、顫、彎柱等手法,右手在弓子不解放的情況下,也同樣能做出長、短、連、頓、抖等各種運弓技巧,在靈活的演奏手法下,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音樂內容的人物性格、人物感情以及劇情內容、劇種的風味等特點。
(二)對琴師與演員之間的密切配合度要求比較高
豐富的演奏手法是淮劇伴奏中主奏的演奏特點,除此之外,對琴師與演員之間的密切配合度要求比較高則是另外一個演奏特點。從淮劇伴奏的角度來說,伴奏工作自身就是一項需要整個淮劇樂隊人員密切配合的一項工作。在淮劇的伴奏過程中,如果琴師與演員之間的配合度比較默契,那么,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此次淮劇演奏無論是在情感表達,還是在曲調上等方面表達、銜接得比較出神入化,因此,密切配合的琴師與演員能夠實現(xiàn)淮劇標準化的演奏,起到烘托化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務必要做到行腔上的嚴謹化和規(guī)范化,相比較潤腔而言,行腔過于方正,因此忽視了情感上的表達,但是潤腔就不一樣,它在伴奏的過程中,則需要從情感、韻味上與演員的默契配合。演員與琴師之間積極正向的互相合作,有助于更為深刻、形象、細膩地刻畫淮劇中的人物形象。比如在《太陽花》中“殺子”淮劇片段的演奏過程中,可以借助淮胡伴奏,抓住淮調的“#4”特點,運用二胡左手懸腕滑揉與壓揉結合的方法,再配合右手滌蕩的波弓技巧,這樣演員也比較容易配合。
(一)通過塑造準確的音樂形象來表達情感
淮劇唱腔除了新淮調、新悲調等主要唱調外,尚有南昌調、淮悲調、春調、十字調、下河調、葉子調等腔調,以及部分來自民歌、小曲的調子,如磨房調、補缸調、跳槽調、八段錦、藍橋調等?;磩“l(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淮劇不斷吸收其他劇種的精髓,并且始終堅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吸收原則,在這樣的發(fā)展下,淮劇由最先開始的清唱,發(fā)展到至今多種多樣的唱腔,一方面,豐富多彩的淮劇唱腔給聽眾帶來了極為美好的淮劇音樂享受,另一方面,也將淮劇演奏者置于不利的地位。那么,演奏者該如何生動、準確、富有韻味地展現(xiàn)不同的曲調,筆者建議演奏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演奏者要弄清楚曲調的特點以及唱段要傳達什么樣的內容以及思想情感;其次,要準確定位不同曲調以及唱段要演奏出的韻味以及使用何種表現(xiàn)手段;另外,演奏者要與所要演奏的唱段要有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能實現(xiàn)“人”與“演奏”的共融;最重要的是要以演唱者為中心,切忌不可以“自彈自演”,要發(fā)揮合作意識。
(二)學唱、會唱使得演奏更加準確地表達情感
胡琴演奏人員要想更為準確、恰當?shù)乇磉_情感,實現(xiàn)與演員的默契配合,就要自己發(fā)奮努力,不斷涉足新的領域,就比如說,演奏者親自學唱、會唱,都會使得演奏更加準確地表達情感。只有當演奏員的演奏能力充滿歌唱性時,演奏者在學習唱、學會唱的過程中,自然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淮劇所要傳達給聽眾的故事以及情感。筆者作為一名胡琴演奏人員,深知演奏不僅僅就是演奏,要想演奏出來的淮劇更為生動、形象以及富有韻味,演奏者就必須要不斷涉足新的領域,掌握胡琴的演奏技藝,仔細揣摩不同曲調的特點,這樣有助于根據(jù)音樂特點以及場合的需要熟練演奏最為切合的曲調。在新時期,作為淮劇伴奏的主奏,僅僅固守傳統(tǒng)的伴奏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遲早要被時代所淘汰,因此,在淮劇伴奏的每一位樂隊人員都要不斷學習演唱,爭取做到“唱得比演員還要好”。
淮劇伴奏中主奏的演奏具有自身的特點,對其進行發(fā)展則可以讓淮劇的演出更加具有自身特色,更加能夠對感情進行細膩表現(xiàn)。相關人員要積極發(fā)展其優(yōu)勢,讓其成為淮劇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突破點。
參考文獻
[1]袁雅麗.淺析“都市新淮劇”在唱腔與伴奏上的藝術創(chuàng)新[J].大眾文藝,2014(21):157-158.
[2]蔡仲洋.淮劇伴奏中竹笛吹奏的要求[J].劇影月報,2011(02):93.
[3]周洪明.淮劇主胡演奏之我見[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