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四川文化藝術(shù)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談歌劇《女人心》中三位女高音角色的人物形象塑造
王 婷
(四川文化藝術(shù)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女人心》這部歌劇當中的三位女主角都是女高音形象,因此充分了解女高音聲部劃分是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本文所研究的《女人心》當中的三位女高音形象分屬于不同的女高音聲部類型,聲部的選擇前提必須是先了解角色的定位,從而判斷該角色更適合哪個聲部的演繹。其次通過對三位女高音人物各自詠嘆調(diào)的研究,探析莫扎特如何用音樂語言塑造了三個性格迥異、活靈活現(xiàn)的女性形象,為之后研究演唱者的角色把握做鋪墊。
莫扎特;女人心;形象塑造;角色分析
(一)角色定位
費奧迪莉姬(Fiordiligi)是古列爾摩的未婚妻,與多拉貝拉是一對美麗的姐妹花。通過對費奧迪莉姬人物脈絡(luò)的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女性角色的內(nèi)在情感非常的復雜。她是端莊高貴的貴族小姐,更是古板道德主義者,但她在面對新愛情時首先考慮的不是道德問題,而是來自社會的輿論壓力,因此她又表現(xiàn)出了年輕人在愛情觀前的輕浮本性,所以這個角色本身就具有著戲劇性。
(二)聲部選擇
該詠嘆調(diào)出現(xiàn)在第二幕第25曲的位置,費奧迪莉姬因忘不掉自己的愛人,而在阿爾巴尼亞追求者深情表白之后言不由衷地拒絕了他的示愛。但其實她已經(jīng)對追求者動了心,因此她內(nèi)心感到十分的矛盾與痛苦。她祈求上帝原諒她的輕浮,也希望為愛人守住貞潔,由此唱出了《憐憫我吧》這段詠嘆調(diào)。該曲的詠嘆調(diào)部分分為慢板和快板兩大部分。從這首詠嘆調(diào)中不難看出,莫扎特用音樂刻畫出費奧迪莉姬掙扎的人物內(nèi)心,跌宕的旋律線條和完美的情感融合為一體,從音域的跨度到戲劇性的張力表現(xiàn),費奧迪莉姬都是戲劇抒情女高音的典型角色,而結(jié)尾處的花腔部分最是出彩,莫扎特再創(chuàng)作這一段時不僅僅是炫技,更是通過這樣一種音樂表現(xiàn)手法,準確地刻畫出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
(三)角色把握
費奧迪莉姬身份高貴,在外人看來她端莊美麗,沉穩(wěn)冷靜,但面對愛情她猶豫不決,患得患失。莫扎特為這一角色創(chuàng)作音樂的形象,富有戲劇性的張力,又有柔美的抒情。因此在演繹這一角色時,必須把握角色本身的矛盾個性,在音色上要善于收放,“收”即是在表現(xiàn)她的成熟穩(wěn)重,而“放”就是要表現(xiàn)她的內(nèi)心糾葛。菲奧迪莉姬在本劇中的情緒變化非常的大,糾結(jié)、悲傷、矛盾的心理沖擊一直貫穿著整部歌劇。因此,演唱者必須充分理解到費奧迪莉姬在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例如在演唱《我們堅如磐石》時,無論從聲音色彩、力度,到表情語言、肢體語言,都必須是堅定不移,不可動搖的。而到了《憐憫我吧》又必須刻畫出她內(nèi)心的脆弱與彷徨。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戲劇性的表現(xiàn),強大的花腔駕馭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需要強大的氣息掌控能力??偟膩碚f,只有掌握了菲奧迪莉姬前后的情緒差異與性格特點,才能夠更好地演繹這個角色。
(一)角色定位
多拉貝拉這個角色比起費奧迪莉姬少了一份矜持,多了一份俏皮。因此在愛情的選擇題上她并沒有糾結(jié)得太久。她禁不起新鮮浪漫的誘惑,很快被阿爾巴尼亞追求者馴服。所以說多拉貝拉這個角色的戲劇性并不像費奧迪莉姬那么強烈,但她的個性卻十分的鮮明。
(二)聲部選擇
多拉貝拉的人物性格是屬于天真俏皮,思想單一,膽大心卻不細。這首詠嘆調(diào)是該部歌劇的第28曲,此時的多拉貝拉已經(jīng)接受了阿爾巴尼亞追求者的示愛,費奧迪莉姬質(zhì)問妹妹怎么會變得這么快?多拉貝拉輕浮地回應:我們是女人?。∵€試圖說服姐姐費奧迪莉姬和自己一樣接受新的追求者,于是唱起了這首詠嘆調(diào)。在這首詠嘆調(diào)中,莫扎特在幾處都采用了再現(xiàn)的表現(xiàn)形式,使得多拉貝拉的說辭顯得更有說服力,用音樂表現(xiàn)了語氣上的遞進。到了91小節(jié),演唱旋律與伴奏織體組合在了一起,形成強大的推動(譜例3-9),這里的歌詞是不斷重復了三次,對于抒情女高音來說,演唱時除了要注意咬字,更應當會使用風趣的表演態(tài)度來進行演唱,因為這里是在說服費奧迪莉姬轉(zhuǎn)變心意,對于不順從愛情的結(jié)果,多拉貝拉會描述得非常嚴重,因此這里的重復演唱設(shè)計是非常恰當?shù)?。雖然在這段詠嘆調(diào)中,速度是以小快板為主,但不可忽視它的抒情性。因為全曲的音高跨度并不大,當中存在跳躍性的唱段,卻也是在平穩(wěn)的遞進關(guān)系中強調(diào)情感的攀升,因此抒情女高音對于多拉貝拉這一角色的詮釋更能夠體現(xiàn)其性格特點,更符合這一形象。
(三)角色把握
多拉貝拉比起姐姐費奧迪莉姬,少了一份多愁善感,而且由于年齡偏小,所以更加得活潑。因為經(jīng)歷的少,在面對新的誘惑時,她很輕易的就改變了初衷,變化很快。因此在表現(xiàn)多拉貝拉這個角色時,一定要表現(xiàn)出這種快速的心理轉(zhuǎn)換。她不像費奧迪莉姬那樣糾結(jié)憂郁,前一刻還在深情款款得吟唱著對愛人的不舍,后一刻便接受了別人的追求,并還鼓勵姐姐一起享樂。在這個角色的把握上,絕對不能忽略多拉貝拉這多變的性格,甚至可以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來演繹她的善變。從聲音色彩來說,演唱者需要柔和飽滿的音色來表現(xiàn)多拉貝拉的青春單純,也需要用輕松甜美的音色來表現(xiàn)她的俏皮善變。
(一)角色定位
黛絲皮娜是費奧迪莉姬和多拉貝拉家的女仆。從表面來看,她身份卑微,并不可能有什么話語權(quán),而實際上在勸說兩位女主人勇敢接受新愛情的問題上,她推波助瀾,是整個事件的關(guān)鍵性人物。其實,作為仆人,完全沒有必要參與到這樣一出鬧劇當中,因為結(jié)果不一定是好的,黛絲皮娜可能還會受到牽連。但她被阿方索用金錢買通,在并不知道阿方索讓古列爾摩和費奧多假扮阿爾巴尼亞追求者的情況下,積極將阿方索帶來的兩個富有的年輕人引薦給兩位情傷的女主人,不停向她們灌輸著迎接新愛情的美妙與快樂,最終導致了費奧迪莉姬與多拉貝拉對往昔情人的背叛,踏入了畸形的愛情漩渦。黛絲皮娜雖然是生活在封建社會的第三階級的小人物,但她聰明、狡猾,主意很多又巧舌如簧。她生活在社會底層,有對生活的不滿,渴望得到公平的對待,但又能自得其樂,一點小小的快樂便可以讓自己很滿足。這是莫扎特喜歌劇當中小人物個性上的共性。往往是這樣的角色,更能引起社會共鳴。
(二)聲部選擇
黛絲皮娜的女仆角色是《女人心》當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推動著整部歌劇的發(fā)展與走向。她的種種特性都非常符合輕型抒情女高音的特點,即喜劇女高音。因此運用此聲部來演繹黛絲皮娜這個角色是不二選擇。透過黛絲皮娜的詠嘆調(diào)《年輕姑娘應該懂得》,來看莫扎特對這個人物的音樂形象塑造。 這首詠嘆調(diào)是《女人心》第二幕第19曲,黛絲皮娜被阿方索利用,極力想要解開費奧迪莉姬和多拉貝拉兩人堅定的愛情觀念。她熱烈地歌唱著年輕的姑娘應該懂得消遣愛情,像女王一樣讓男人們俯首稱臣,于是便有了這段詠嘆調(diào)。由這段詠嘆調(diào)可以看出,莫扎特在用音樂創(chuàng)作這個人物形象時,從人物的內(nèi)心開始著色,所反應出來的人物形象擁有著非常豐富的心理層次,而通過喜劇女高音的演繹,更能充分體現(xiàn)這種小人物的喜劇色彩。
(三)角色把握
作為一個喜劇女高音角色,首先是一個女高音,其次帶有喜劇色彩,黛絲皮娜顯然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她是服侍女主人的能手,同時也有自己的小心機。因此在演繹黛絲皮娜這個角色時,需要演唱者充分體現(xiàn)黛絲皮娜思維上的靈動與行為上的豪放。她由始至終都在誘導著兩位女主人,并用一張巧嘴成功說服了她們。這個對全劇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小角色,必須由一個擁有著透亮討巧音色和狡黠眼神的女高音來演繹才更能體現(xiàn)出莫扎特的音樂塑造形象功力。莫扎特啟用女高音演繹了三個具有不同性格特點的女性角色,每一個人物都拿捏得恰到好處。他并沒有過分地使用音樂創(chuàng)作技巧,而是使用最樸實的音樂語言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三個女性人物形象。她們具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與內(nèi)心情感,而莫扎特正是抓住了她們的個性所在,才能通過音樂塑造出性格不同三位女性,成為該部歌劇成功的基礎(chǔ)之一。
[1]趙鑫珊,周玉明.莫扎特之魂.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12).
[2]周星華.談歌劇表演藝術(shù).四川省群眾藝術(shù)館,1984.
王婷,助教,聲樂碩士,四川文化藝術(shù)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師,主要從事聲樂表演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