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勇
中共營口市委黨校,遼寧 營口 115003
?
預防國家公職人員職務犯罪的路徑選擇
王廷勇
中共營口市委黨校,遼寧營口115003
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已經(jīng)嚴重影響我國廉潔政府建設的進程,如何有效預防職務犯罪已經(jīng)成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筆者從六個方面提出有效預防職務犯罪的路徑。
預防;職務犯罪;路徑
職務犯罪,是指國家公職人員,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非法活動,或者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破壞國家對職務行為的管理活動,并依照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行為。當前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嚴重影響了中央提出的廉潔政府的建設進程,2015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40834件54249人。查辦貪污賄賂、挪用公款100萬元以上案件4490件,同比上升22.5%;查辦涉嫌犯罪的原縣處級以上干部4568人,同比上升13%,其中原廳局級以上769人。[1]通過這一組數(shù)據(jù)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是呈上升趨勢的,其中領導干部職務犯罪上升比較快,筆者認為減少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的發(fā)生加大懲處力度是必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加強職務犯罪的預防,可以通過以下路徑來預防職務犯罪的發(fā)生:
有的人敢于冒險利用職權去犯罪,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犯罪成本遠遠低于他取得收益。美國經(jīng)濟學家加里.貝克的犯罪經(jīng)濟學理論指出:犯罪成本=犯罪的直接物質成本+犯罪的直接心理成本+犯罪的機會成本+犯罪的懲罰成本x破案率。我們如果把他的犯罪成本提高了,這樣就會降低他的犯罪收益,從而就會降低他利用職務犯罪的欲望,最終達到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目的。那么怎樣提高犯罪成本?1、加大職務犯罪的道德成本。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首先是他的道德滑坡、信念喪失以及價值觀發(fā)生了根本變化,才使得他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國家公職人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和家庭責任意識,使其從思想上構筑一道防線,從思想上杜絕犯罪。2、加大職務犯罪的行賄成本。職務犯罪中的受賄犯罪率居高不下,與行賄活動猖獗是密不可分的,行賄與受賄既具有對合性,又存在互動性。從司法實踐看,相關調查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表明,對于行賄犯罪不僅刑事追訴率低,而且對行賄人的量刑亦明顯偏輕,受賄罪根據(jù)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最高可以判處死刑,而行賄罪則沒有死刑,雖然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對行賄的懲處力度,但懲處力度還是不夠,筆者認為對于行賄罪也應該有死刑,只有加大對行賄行為的懲處才會減少行賄行為,從而減少受賄罪的發(fā)生。3、增加職務犯罪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假設不從事違法犯罪,而以同等代價從事合法活動應得的經(jīng)濟收入。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國家公職人員的合法性收入從而降低其利用職務進行犯罪的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4、提高職務犯罪案件的破案率。職務犯罪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的人心存僥幸,認為自己做得很隱蔽,計劃的很周詳,不會被發(fā)現(xiàn),例如原四川省某官員在任職期間撈取大量錢財后,把證據(jù)銷毀,自認為做的天衣無縫,然后向組織部門提出調離領導崗位,妄圖逃避法律的制裁。對于這樣的行為,我們可以通過提高破案率打消其僥幸心理,從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fā)生。我認為加強對國家公職人員權力行使的有效監(jiān)督是提高破案率的一個有效手段,而且實際效果也是明顯的,有資料顯示2008年1月—2013年8月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查辦案件線索來源有32.1%源于群眾舉報。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各方面的監(jiān)督作用例如黨內監(jiān)督、人大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督、司法監(jiān)督、審計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使國家公職人員的權力行使受到廣泛的監(jiān)督,一旦其違法行權就會被發(fā)現(xiàn),提高破案率,這樣就會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fā)生。
國家公職人員的家庭財產申報制度可以使國家公職人員的財產透明度增強,有利于加強對其財產的有效監(jiān)督。我國也一直在探索國家公職人員的財產申報制度,2001年,中共中央就啟動了官員財產申報工作規(guī)定:在任副省部級干部必須申報家庭財產。江蘇淮安《淮安市關于同步公示擬提拔干部財產的暫行辦法》規(guī)定從2012年年8月1日起,對市、縣兩級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擬提拔鄉(xiāng)(科)級以上干部全部實行財產申報公示,對拒絕申報的擬提拔人選將不予提拔。然而我國目前實施的申報制度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財產申報制度例如《關于黨政機關(處)級以上干部收入申報的規(guī)定》,我們的申報還僅限于收入的申報,還不是申報家庭的所有財產,另外,我們申報的對象也僅僅局限于領導干部,缺乏普遍性,因此我們亟需建立一部科學的《財產申報法》,擴大財產申報對象,加強對國家公職人員的財產監(jiān)管。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我國要“探索實行官邸制”。官邸制就是國家為重要官員安排住房的制度,官員只有居住權而沒有產權,任職期滿后退出官邸?!拌F打的官邸流水的官”是官邸制的突出特點。官邸制是許多發(fā)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做法,如美國的白宮、英國的唐寧街十號、法國的愛麗舍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等著名官邸,都被世人所熟知。我國 一些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中,有很多職務犯罪涉及房產犯罪,可以說我們在官員住房制度上的不科學讓有些人鉆了制度的空子,使得一些官員利用職權違法占有大量住房,因此,我們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官邸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因住房問題發(fā)生的職務犯罪。
行權方面存在問題之一就是行政權力過于集中,尤其是“一把手”賦權過重?!皺嗔е赂瘮。^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盵2]中紀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指出:“在所有受紀律處分的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干部中,一把手比例占總數(shù)1/3以上,廳局級以上干部中一把手比例更高?!奔訌妼π姓嗔Φ谋O(jiān)管尤為重要,尤其是對重要崗位的領導干部的權力監(jiān)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從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抓起,要加強對一把手的監(jiān)督”。李克強總理也指出“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人,給權力涂上防腐劑、帶上緊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貪、不敢貪的反腐機制,讓權力在法治下運行,是廉潔政府建設的根本保證,辦任何事情都不能超出法律的范圍,法律的約束應要像影子一樣,時時跟隨。”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央決定對權力集中的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jiān)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 、分級授權,大力加強對重要部門和重要崗位權力行使的有效監(jiān)管。全國一些省份也通過建立制度規(guī)范重要崗位領導干部的權力行使,2010年湖南省委出臺《加強對市州和省直廳局級單位黨政正職監(jiān)督的暫行辦法》規(guī)定:廳局級黨政“一把手”要執(zhí)行三個不直接分管制度,做到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財務、工程項目;廣東省提出黨政正職不直接分管人事、財務等重要部門工作;2012年吉林省規(guī)定: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財、物、工程招標、行政審批;2013年云南省出臺《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規(guī)定》明確一把手對人事財務物資采購和工程招標等四項不直接分管,在重大項目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事項研究時需末位表態(tài);2014年安徽省實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財物項目等具體制度和末位表態(tài)制。通過一些制度的建立有效加強對“一把手”的監(jiān)管,防止“一把手”因為濫用權力而導致的職務犯罪的發(fā)生。
預防職務犯罪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從源頭上防止職務犯罪的發(fā)生,那就是做好干部的選拔,把好干部的入口這一關。首先要通過建立制度規(guī)范“裸官”。職務犯罪中存在很多“裸官”犯罪的現(xiàn)象,因為有些干部的配偶或子女在國外定居,致使一些干部肆無忌憚地利用職務大量斂財,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為了防止“裸官”犯罪,中央新修改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規(guī)定:“凡是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不得列入考察對象?!边@就從源頭上防止了“裸官”犯罪的可能性。其次,要把學法、用法、守法情況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對要提拔的干部的考核條件中。法律素養(yǎng)不高的人員堅決不能提拔。
我國在預防職務犯罪方面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對于預防職務犯罪還亟需立法制定預防職務犯罪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堅決遏制和預防腐敗現(xiàn)象。完善懲治貪污賄賂犯罪法律制度,把賄賂犯罪對象由財物擴大為財物和其他財產性利益。”因此加快預防職務犯罪方面的立法工作成為今后一個重要立法任務。
一些官員違法犯罪后有很多人逃到國外一些國家,企圖通過逃到國外來逃避我國法律的追究,這也給我國司法機關對其懲處帶來很大難度,因為根據(jù)國際法規(guī)定抓捕外逃犯罪人員要受相關國際法制約。因此,加強國際合作是有效防止違法犯罪官員外逃的有效手段。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加強反腐國際合作,加大海外追贓追逃、遣返引渡力度?!蔽覈粩嗉訌妵H合作,通過國際合作也取得了顯著效果,2014年APEC第26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的《北京反腐敗宣言》是第一個由中國主導起草的國際反腐敗宣言,截至2014年11月我國已經(jīng)對外締結39項引渡條約和52項刑事司法互助條約,2014年10月開展專項行動以來,我國已從34個國家和地區(qū)遣返、勸返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124人,“百名紅色通緝令”中26名重大職務犯罪嫌犯落入法網(wǎng)。通過不斷加強國際合作使得許多外逃違法犯罪官員被抓捕歸案受到我國法律的懲處,這就打破了違法犯罪官員妄圖逃避法律追究的幻想,有利于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fā)生。
[1]<2016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2]阿克頓爵士.自由與權力[M].侯建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D630.9;D917.6
A
2095-4379-(2016)25-0105-02
王廷勇(1971-),副教授,中共營口市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