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敬
都說值得敬畏的人,到哪里都能“刷臉”。2015年12月25日,央行發(fā)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這個《通知》也讓銀行離遠程開戶的“刷臉時代”越來越近。足不出戶,就能開卡辦業(yè)務,對于銀行來說,這不光是一次金融創(chuàng)新,更是商業(yè)銀行業(yè)務轉型和未來布局的又一助推器。
自2013年9月國內首家直銷銀行面世,到2014年底微眾銀行成立,再到2015年央行發(fā)布金融機構遠程開戶指導意見,市場一直在期待著“刷臉時代”的到來。
2015年12月25日,央行發(fā)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通知》稱,存款人可以通過柜臺、自助機具和電子渠道開立I類銀行賬戶、II類銀行賬戶或III類銀行賬戶。這是央行首次允許客戶通過電子渠道開戶。具體來說,如果用戶親自到銀行網點的柜臺開戶,或者通過遠程視頻柜員機(簡稱“VTM機”)和智能柜員機等自助機具提交銀行賬戶開戶申請,且銀行工作人員同時進行了現場核驗身份信息的,都可以開立功能最為齊全的Ⅰ類戶。而如果沒有銀行工作人員現場核驗身份信息,無論是通過VTM機,還是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申請開戶的,都只能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
在這之前,一些銀行已經在遠程開戶方面做出了嘗試,包括交通銀行、廣發(fā)銀行、北京銀行等都在布局VTM設備,客戶站在攝像頭前就可以與視頻連線中的銀行客服進行遠程視頻交流,并可辦理一些需要進行身份驗證的業(yè)務,包括自主發(fā)卡、網銀簽約、手機銀行簽約、掛失、存款證明開具等。不過,這些VTM機還是擺在銀行網點里,客戶要辦業(yè)務還是要去銀行跑一趟,算不上真正的遠程開戶。這次,最大的亮點就是可以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申請開戶了。
不過央行對三類賬戶權限做出了明確的界定,I類賬戶是全功能賬戶,存款人可以通過它辦理存款、轉賬、消費和繳費支付、現金支取等業(yè)務;II類賬戶不能存取現金、不能向非綁定賬戶轉賬;III類賬戶則僅能辦理小額消費及繳費支付。另外,央行還規(guī)定,對II類賬戶設置1萬元的單日支付限額用于消費和公用事業(yè)的繳費支付,III類賬戶設置1千元的賬戶余額,用于小額消費和繳費支付業(yè)務。央行負責人表示,由于通過電子渠道開立的賬戶核實手段相對單一,不法分子利用此渠道假冒他人名義開戶的風險相對較高,因此有必要設置限額,將資金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
未來一段時間,“刷臉”還將是開戶核實信息的一個輔助手段,主要手段仍在于銀行后臺的交叉認證。具體而言,只有現場核驗才能最安全地保證開戶申請者身份信息的有效性、本人與證件的一致性以及本人意愿的真實性。工行互聯網金融部門研究員趙飛表示,我國目前的“刷臉”技術在保證這“三性合一”上還有距離?!澳壳?,我國尚無生物特征甄別技術的基礎標準、金融標準,無法滿足監(jiān)管需求,我們仍然面臨開立匿名、假名等銀行賬戶情況,社會公眾風險意識也尚未完全形成?!?/p>
對此,央行表示,下一步將視銀行服務及風險管理情況,對Ⅱ類戶和Ⅲ類戶的賬戶功能及限額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
遠程“刷臉”開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網絡銀行。網商銀行行長俞勝法曾說過:“做銀行最核心的就是賬戶體系,如果沒有該體系,銀行可施展的空間很小。純線上銀行最大的問題就是開戶難。”據了解,盡管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早已獲批,但是由于不能遠程開戶,這兩家銀行的業(yè)務多以互聯網理財產品為主,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中樓閣”。而如今,央行正式放開了遠程開戶限制,這也預示著網絡銀行、商業(yè)銀行的互聯網銀行業(yè)務的交鋒即將正式開始。商業(yè)銀行的競爭焦點將逐漸從線下轉向線上,現有的銀行業(yè)競爭格局將會產生巨大變化。
“隨著個人銀行賬戶新規(guī)的出臺,在消費者眼里,銀行賬戶這個原來只能在線下通過面簽開立的實體賬戶概念開始互聯網化,銀行賬戶進入2.0時代。線上開立的銀行賬戶,與之前非銀行支付機構線上開立的支付賬戶,未來會同時出現在市場上。”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董俊峰分析稱。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也認為,遠程開戶的放開對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銀行來說影響最為直接,其業(yè)務范圍、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都因此得到較大擴展??紤]到遠程功能會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銀行未來想象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與此同時,傳統商業(yè)銀行也在業(yè)務轉型和互聯網戰(zhàn)略布局上不斷探索,網絡金融部的成立也說明了銀行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視。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包括民生銀行、北京銀行等超過20家商業(yè)銀行對外推出其直銷銀行品牌,其中也有不少銀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比如說工商銀行推出的“融e行”,即使沒有工行賬戶的客戶也可以通過手機號、他行帳號等信息在融e行開戶,購買工行理財、基金、保險等產品,解決金融服務更開放的問題。而2015年11月18日,中信銀行和百度發(fā)起設立獨立法人的直銷銀行——百信銀行,開辟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新時代。傳統商業(yè)銀行正試圖借助“互聯網+”探索出全新的業(yè)務路徑和服務模式,圍繞商業(yè)銀行的一場變革早已蓄勢待發(fā)。金融創(chuàng)新必將引領銀行未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