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粵詩冠冕”李黼平的“東莞印象”

        2016-02-02 15:53:58方尤瑜
        嶺南文史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東莞

        方尤瑜

        “粵詩冠冕”李黼平的“東莞印象”

        方尤瑜

        1824年(清道光四年),經(jīng)兩廣總督阮元推薦,有“粵詩冠冕”之稱的李黼平出任當(dāng)時廣東著名書院之一的東莞寶安書院山長。李黼平主講寶安書院期間,志行誠樸,潛心課士,嚴(yán)謹(jǐn)治學(xué),自重自愛。當(dāng)年,與李黼平亦師亦友的梁廷枏就嘆贊其“非慶賀不至縣署。教人學(xué)行并勖,一如其主越華時”。[1]李黼平執(zhí)掌寶安書院八年,是寶安書院兩百年間任期最長的山長。“道光十二年臘月二十二日,院左文昌祠落成,先一日率諸生習(xí)禮畢,返院坐未定,汗出不可止,醫(yī)至,氣已絕矣。”[2]為寶安書院,為莞邑的教育和文化事業(yè),李黼平鞠躬盡瘁。民國10年(1921)陳伯陶纂《東莞縣志》(下同版本)收有東莞歷代寓賢49人,李黼平作為清朝二百六十多年歷史的廣東5人(南海梁佩蘭、番禺車滕芳、嘉應(yīng)李黼平、博羅韓榮光、番禺陳澧)被載入史冊,流芳百世。他的詩作,被《東莞縣志》收錄的多達(dá)20多首,這在同時代的詩人中是佼佼者。對于李黼平,東莞雖是其客居之地,但莞邑的山、水、人、情每每吸引著他,他將這些零碎的“東莞印象”付諸于筆端,或微言大義,或酣暢淋漓,或婉轉(zhuǎn)幽秀,或雄放勁健?!叭纭囤w玉淵溫塘茅屋歌》和《趙東山海月巖石刻》皆表微之作,無愧詩史。他如《獅子嶺宋宗姬墓》、《鐵橋山人射鹿圖》、《大漁山歌》并長篇傑構(gòu),其《鎮(zhèn)口竹枝詞》亦有韻味,為邑人所稱?!盵3]詩人也以此將莞邑這塊熱土上的美麗風(fēng)光和薈萃人文鮮活地展示在人們的面前。

        一、美麗富饒的自然環(huán)境

        東莞位于東江下游,珠江口東岸,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瀕臨南海,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

        光照充足,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大自然賦予了莞邑美麗的“姿容”和富饒的生活環(huán)境:河汊沖涌星羅棋布,樹木花果常綠飄香,蟹貝魚蝦肥美常鮮??梢哉f,這是一個水鄉(xiāng),也是一個魚米之鄉(xiāng)、瓜果之鄉(xiāng)。清道光四年(1824) 正月十一日,李黼平“一棹伊鴉”,上任寶安書院,《正月十一日赴東莞》,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幅“幽靜晨鄉(xiāng)圖”:

        津亭楊柳露初干,一棹伊鴉向?qū)毎病?/p>

        山髻愛窺江鏡大,潮頭貪闖海門寬。

        全收煙水歸吟卷,肯踏塵沙負(fù)釣竿。

        此去養(yǎng)疴無別物,黃魚白蟹勸加餐。

        晨曦初露,山色空濛,楊柳依依,水域?qū)掗?,湖水清澈,山如髻,江如鏡。江山如畫春正濃,怎能不令人“全收煙水歸吟卷,肯踏塵沙負(fù)釣竿”?哪管它故鄉(xiāng)漸遠(yuǎn),“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只盼“此去養(yǎng)疴無別物,黃魚白蟹勸加餐”。

        水鄉(xiāng)的春天,春色滿溢,景色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無邊春滿水云隈”,“漁山秀插溟海洋,鏡里常搖青黛光。寒濤萬頃接蓬島,飛云一氣連昆岡?!保ā洞鬂O山歌》)

        到了秋天,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巴独|石龍口”,放眼遠(yuǎn)眺,“秋波凈涵天”,一片清秋景象,雖然秋氣“蕭疏點衰柳”,但不時仍有“宿雁響菰蒲,棲烏噪林藪”。(《石龍》)茂盛的菰蒲,蒼郁的草木,秋雁聲聲,棲烏陣陣,蕭瑟的秋色靈氣不減。

        東莞握東江和廣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扼珠江口要沖,自古就是廣州的前衛(wèi),廣東省城的屏藩,尤其是位于珠江入??谔幍哪蠂劓?zhèn)虎門,更是中國南大門的海防要塞,明代已置有軍事設(shè)施,至鴉片戰(zhàn)爭前夕,東西兩岸已建有威遠(yuǎn)、鎮(zhèn)遠(yuǎn)、靖遠(yuǎn)、永安、大虎、蕉門等炮臺。故虎門??谟小敖疰i銅關(guān)”之稱與“南海長城”之譽(yù)。遠(yuǎn)眺巍峨虎踞于茫茫珠江江心恍若昂嘯的大、小虎山,李黼平高詠“祝融祠前蹲二虎,正賴漁山塞門戶”。(《大漁山歌》)那“崔嵬”“雙虎”,“耽耽守門”,“重洋氣可吞?!保ā斗篮!罚?/p>

        莞邑,得造物之恩賜,雄麗并舉,豪約共蓄,是珠水之濱的一顆熠熠明珠。

        二、古樸淳厚的民風(fēng)民俗

        東莞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被譽(yù)為“珠三角第一村”。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使古老的莞邑保留著古樸淳厚的民風(fēng)民俗。

        嶺南水鄉(xiāng)雖沒有江南水鄉(xiāng)的靈動,卻也有著其獨到的婉麗?!瓣^西山上夕陽斜,無數(shù)漁舟纜樹椏。一陣潮來齊起汕,小鬟分艇賣梭花?!保ā舵?zhèn)口竹枝詞 》)落日西下,漁舟晚歸,人聲鼎沸,一派諧和熱鬧的景象。

        東莞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常受臺風(fēng)、暴雨等氣象災(zāi)害的侵襲,因此莞地多有占望風(fēng)色的諺語,如“凡歲一鬼打節(jié)有一颶,三鬼打節(jié)有三颶。鬼,鬼宿也。打節(jié)者,或立春立夏等節(jié)逢鬼宿也?!睆哪撤N程度上說,這是勞動人民對自然氣候的總結(jié),也是他們智慧的結(jié)晶。李黼平寓居莞地,對這里古樸的民情民風(fēng)無不耳濡目染,他既用詩歌記載下了莞地先民的才智,也描寫了莞地春光勃發(fā)、楚楚動人的美好浪漫景象,表達(dá)對風(fēng)調(diào)雨順、安好吉祥生活的向往:“無邊春滿水云隈,杏靨櫻唇次第開。打節(jié)不曾逢鬼宿,郎船安穩(wěn)看花來?!保ā舵?zhèn)口竹枝詞》)

        古代嶺南是一個蠻荒閉塞的邊陲之地。北阻峻峭高峰,南臨浩淼汪洋,主要靠開墾捕撈(莞邑主要是鹽業(yè))為生,因此更重男丁,在莞邑就有“九子”來報春、 添丁喜“開燈”的習(xí)俗。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日到十五日,莞邑各村均會在本村祠堂為新增男丁舉行“開燈”儀式。大燈懸起,標(biāo)志著該村新增男丁得到了家族的認(rèn)可和祖宗的庇佑。元宵將之,外出的人們奔走相告,紛紛歸來擎燈慶賀,分享喜慶,“一碧獅洋鏡面澂,夜航遙喚小船譍。風(fēng)光欲近元宵節(jié),歸客都擎九子鐙。”(《鎮(zhèn)口竹枝詞》)

        而跟“開燈”習(xí)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乞巧節(jié)”?!捌蚯晒?jié)”也是東莞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之一,現(xiàn)已成為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初六日夜,各村祠堂擺設(shè)貢案,陳列姑娘們精心制作的巧物,拜祭“七姐”,相互“賽巧”,表達(dá)她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李黼平在莞城,也為這種古樸而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和浪漫氣氛的風(fēng)俗所吸引,欣然賦詩:“錦筵瓜果競時新,默倩芻尼報漢津。靈匹萬家同一拜,不知將巧與何人?!薄跋以挛⒚髀栋盗?,夜香燒罷上針樓。珠簾不隔人如玉,惹起張衡詠四愁?!保ā遁赋瞧呦?二首》)

        中國社會是一個男耕女織的社會,這些民風(fēng)習(xí)俗,既是對先民傳統(tǒng)生活的寫照,也在一定程度上寄托著他們樸素而真實的生活理想。

        三、渾厚蘊藉的名勝古跡

        作為千年古邑的東莞,人文薈萃,文脈綿長,有許多渾厚蘊藉的名勝古跡,是廣東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黃旗山,居?xùn)|莞八景之首,因其“迤如展旗”而得名,唐以前有嶺南第一名山的美譽(yù)。黃旗山山麓石罅間有一清泉,水甘美。傳說只要飲一口這泉水,可以使人廉潔。宋代東莞縣令張勛令人筑亭設(shè)“廉泉”匾。美好的傳說承載著人們的美好愿望,歷史上這里是詩人墨客雅聚之地,留下了許多精彩的詩篇,成為東莞文化寶庫中的寶貴遺產(chǎn),《東莞縣志》收錄有歷代名士“廉泉”詩20多首。李黼平曾任江蘇知縣,為政寬和仁厚,廉潔自持,勤勉有加。面對寄托悠遠(yuǎn)恬淡的廉泉,無法不感懷于心,一吐為快:

        廉泉 二首

        潔清貴自好,非水能使然。

        此泉以廉呼,眾口胡為傳。

        小民無愚智,皆愿官長賢。

        望之不可得,遂以責(zé)斯泉。

        斯泉有神靈,重任恐難肩。

        不廉詎吾罪,廉亦何功焉。

        功罪兩不居,庶幾能自全。

        君看黃嶺下,日夕常淙潺。

        居貧飲咸苦,習(xí)慣成自然。何從得甘冽,此水人爭傳??灿S地勢,

        井收經(jīng)邑賢。至今山下人,結(jié)廬愛鄰泉。炎蒸救道暍,用息勞者肩。

        我來試茶具,若有余憾焉。飛流灌城野,利溥功斯全。安得鄧道士,

        駕筧通潺潺。

        與其說,詩人是在“詠泉”,毋寧說,是在代言,為百姓代言:“小民無愚智,皆愿官長賢?!毕M麨楣僬?,能以清廉為重,“潔清貴自好,非水能使然?!笨梢哉f,這是詩人自勉,也是勵人。同時,詩人也滿懷欣喜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黃嶺之下莞邑先民古道熱腸、和睦共處、相互守望、其樂融融的淳樸生活情景。

        缽盂山是莞邑的另一古老名勝。缽盂山高聳于東莞東南隅,站在山頂,遠(yuǎn)眺旗峰,近瞰全城。據(jù)宋代梁該的《重建德生橋記》載:明代徐鶴齡發(fā)現(xiàn)縣南南崗有石頭像盂,于是將南崗改名為盂山。并將與盂山相對的山峰改名為缽山。盂、缽兩山相連,因此以缽盂山統(tǒng)稱?!稏|莞縣志》記載:“缽盂二山相去百步許,俱以形得名,盂山高出雉堞,俯視全城如繪”。[4]風(fēng)景秀麗的缽盂山,當(dāng)年也是詩人墨客匯聚吟風(fēng)唱雅之佳地?;蛸澠涓呔?,或嘆其多姿,或吟其春色,或詠其秋韻。李黼平則獨辟畦徑,不作山頂歌,卻在山下唱;既不頌春也不吟秋,只為“漫興”:

        缽盂山下作

        缽盂入城來,頗厭塵埃濁。

        時于煙雨余,一露真面目。

        煙雨不常有,塵埃良可嘆。

        誰能負(fù)此雙蛾黛,真向胭脂匯畔看。

        漫興

        瀛海咸知漢相尊,錦坊高處是龍門。

        都將吐握儀姬旦,不待生徒望叔孫。

        八表風(fēng)扶鵬翮起,九逵塵襯褭蹏奔。

        缽盂山里花微笑,寂寂如公豈足論。

        煙雨過后,空氣清新,山色青黛,秀雅幽靜,令人流連忘返!而更令人贊嘆的是,小小缽盂,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管它“八表風(fēng)扶鵬翮起,九逵塵襯褭蹏奔”,“缽盂山里花微笑,寂寂如公豈足論。”當(dāng)年,周公吐哺握發(fā),禮賢下士,默默的缽盂山,其廣博胸懷不正如“都將吐握儀姬旦”的周公?官清政和,民生樂利,這難道不正是今日東莞市民之所望嗎?

        詩磚閣聯(lián)吟是盂山公園八大景中最后一景。清道光五年(1825) 著名文人簡士良在盂山山頂?shù)墓懦菈ε园l(fā)現(xiàn)一塊大青磚,磚上有七言絕句兩首,詞旨凄怨哀苦,字體清秀飄逸,末署祁瓊娘。一時間,東莞詩人無不爭相傳頌唱和。李黼平也雅興勃發(fā),三和瓊娘詩,后兩首被收入《東莞縣志》:

        步上盂山草露盈,衍波箋賦曉寒成。

        無端拾得秋閨怨,玉冷花凄望月明。

        采筆梨川一現(xiàn)花,西風(fēng)誰問美人家。

        斷腸只合詩招起,莫遣悲吟和夕笳。

        未論好好與盈盈,兩首新詞血染城。

        傳到人間吟不得,弓彎一曲太分明。

        癡情同詠折枝花,知在蕪城第幾家。

        環(huán)佩月明魂欲返,山樓憑仗莫吹笳。

        莞邑雖地僻海隅,但靈氣充盈,洵為一塊“風(fēng)水寶地”,有許多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古跡。海月巖就是其中之一。海月巖以巖前有一石井,據(jù)傳日間能見到海上來往風(fēng)帆,夜間能見到月亮倒影因而得名。宋宗室后裔趙東山,當(dāng)年曾隱居于巖洞中并親題“海月巖”三字,至今仍存,成為千年文物。李黼平在《和海月巖石刻詩》中,感嘆有志之士沉戈倒戟,唯有“厓門西望悲歌日,赍恨長鯨手未屠”。突出海月巖沉淀的歷史風(fēng)雨,“片巖猶識宋輿圖”。

        葬有當(dāng)年“趙家塊肉”的“神山”以及歷史上趙玉淵國亡后的隱居地溫塘,也是東莞聲名遠(yuǎn)揚的古跡。前者是說當(dāng)年宋高宗南渡,戰(zhàn)亂中女兒失散,后下嫁鄧姓莞人,死后葬身獅山。李黼平作《獅子嶺宋宗姬墓下作》,不但讓人仿佛看到當(dāng)年靖康事變后,“江上瑤華戴月奔,天邊秾李沖風(fēng)散。飄宕偏依珠水濱”的景象,還盛贊當(dāng)年皇姑“蹇修勸作民間婦,裙布荊釵信嘉耦”,終為后人所懷念,“千秋人識埋香處?!币蛔驳膲瀴L被賦予了濃郁的人文色彩。后者是說當(dāng)年宋朝八遺民之一的趙玉淵兵敗之后退隱溫塘,“足跡不入城郭”。李黼平感其事,寫了《溫塘茅屋歌》,慨嘆“西登大漁東甲子,歸去血染溫塘水。溫塘水咽故籬門,忠義榴花別有村。總勝鷗波亭子上,游人齒冷趙王孫?!弊屓送高^“苦竹叢蘆”,重溫當(dāng)年“五坡兵敗鼓聲死,猿鶴蒼黃鹿何擇”的滄桑歷史。

        莞邑寺觀不多。資福寺是東莞歷史上最具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佛寺,也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東莞縣志》選錄了李黼平的兩首詩《資福寺羅漢閣東坡殘碑》和《資福寺平安上人補(bǔ)植再生柏》。《資福寺羅漢閣東坡殘碑》開篇“雄筆銘高閣,先征舍利光”即突出了資福寺的雄偉及其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顿Y福寺平安上人補(bǔ)植再生柏》中,在詩人筆下,再生柏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生死等齊佛學(xué)思想的體現(xiàn)?!笆技任磭L生,終亦豈嘗枯”,但不管怎樣,詩人更希望佛祖能普度眾生,帶給百姓以安康生活,“還希大悲水,廣沃眾生株”,表達(dá)出對百姓的悲憫情懷。

        而道家山上的上清觀,歷史久遠(yuǎn)。傳說山上有鳳凰草,曾引來鳳凰。明代莞邑文人雅士多好聚集于此吟詩作對,《東莞縣志》收有三人各兩首上清觀詩,李黼平是其中之一。在他的筆下,上清觀“蘿月朧朧風(fēng)悄悄”,“高臺亦倚五云邊”,不但景色姣好,也是招賢納粹之地,相信這里藏龍臥虎,會再次誕生出像中唐著名文人沈下賢那樣的有著高潔詩格和人格的賢才:“信有人間沈下賢?!?/p>

        四、彬彬濟(jì)濟(jì)的賢士名流

        東江,孕育了東莞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這里,歷史文化淵源綿長,文化底蘊深厚,鐘靈毓秀、人才輩出。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學(xué)家、史學(xué)家、經(jīng)濟(jì)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丘浚所撰《東莞縣重建儒學(xué)記》曾指出:“嶺南人才最盛之處……在今世,則皆以為無踰東莞者。”根據(jù)《清史稿》卷116載,清同治時,“計全國縣凡千三百五十有八?!倍髑鍍纱珖鴷汗?000多所,廣東占325所,而東莞就有35所,居全國縣級之首。[5]

        李黼平推崇先賢,結(jié)交名士,用詩歌表達(dá)對他們的敬仰之情和友好之意,通過這些詩歌,處于嶺南一隅的莞邑賢士名流彬彬濟(jì)濟(jì)的人文景觀略見一斑。

        畫壇上,有明朝嶺南杰出畫家張穆。張穆以長于畫馬著稱,而作為詩人的李黼平,可以說是張穆的“知音”,就算是沒看到張穆的真跡,但只要讀到李黼平的張穆畫馬詩,都可以感覺得到,馬在張穆的筆下,是如何地“活”起來了:平坦的山谷上,一群“脫羈”“驊騮”,“眾工舐筆貌不似”,只有“鐵橋山人心獨摹”,眾馬“昂頭卓耳顧盼殊,局跳肯望虞坂趨”,(《張穆之畫馬》)可謂形神兼?zhèn)?!對于張穆來說,他筆下的馬,無一不是達(dá)到這樣的境界,“偶然掃一匹,新浴銀河瀾?!保ā妒械脧埬轮菽究庱R》)

        張穆不但畫馬,大凡筆之所及,莫不活靈活現(xiàn)。李黼平描寫張穆的畫鹿圖,“將軍臂鷹調(diào)玉鏃”,“最先一騎虓虓樣,蹄間三丈無坑谷。”“弦鳴霹靂箭叫鴟,一發(fā)橫穿兩麋鹿。”(《鐵橋山人射鹿圖》)真不知道,真見射鹿者,是畫家張穆還是詩人李黼平?!

        張穆不但畫畫,還論畫,“山人愛馬本成癖,論畫數(shù)言尤破的?!彼模ó嬹R)“肥須見骨瘦須肉”(《 張穆之畫馬》)理論可謂切中肯綮。

        在文壇,有雍正八年(1730) 進(jìn)士、選庶吉士的林蒲封。林蒲封在天文、律呂、書法等方面都有成就,經(jīng)術(shù)尤為湛深,著有《鰲洲詩草》十二卷、《讀史錄》十四卷、《文稿》十卷等。李黼平對其予以高度的評價,稱贊他為“詞林老尊宿,文筆奄群雅?!彼粝碌奈母?,為后輩所收藏,揚名于世,“珍倍百彝斝”,“茲圖賢孫弆”,“步屧隨坰野?!保ā?林鰲洲前輩西山游卷為林生榮璜賦》)

        詩壇上,有“李黼平主寶安講席”時嘗“與相唱和”的簡士良,他“愛詩如性命,五七言并工”,著有《秦瓦硯齋詩鈔》。[6]

        蔡召華是李黼平的學(xué)生,“工為詩”,當(dāng)年陳澧也“嘆其工巧”,著有《愛吾廬詩鈔》、《草草草堂草》、《細(xì)字吟》等。[7]

        在史界,有曾效力阮元修《廣東通志》的張璐,“粵督阮元重修通志,璐事采訪無遺佚。著有《海氛紀(jì)聞》、《桑梓識佚》、《漁石初稿續(xù)稿》等書。”[8]李黼平對其極為推重,稱贊張璐“肆力于古文。疲精雕肝,窮歲月不厭。”“宇宙大矣,奇侅非常之人,州列部居,而謂無能識漁石文者,何輕量天下若是!”[9]

        另外,出現(xiàn)在李黼平筆下的,還有周序鸞、龍沙僧、張山人、繆蓮仙秀才等名流。李黼平在寶安書院期間所倡導(dǎo)并力行的嚴(yán)謹(jǐn)學(xué)風(fēng),沐浴和培養(yǎng)了許多像蔡召華那樣的英才,“師屢主講席,高足生以千計,飛騰去者指不勝屈”。[10]而這些,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說,東莞歷代各個領(lǐng)域眾多的先哲鄉(xiāng)賢,他們的皇皇著述、卓卓功績、仕履政聲,成就了莞邑綿長的文脈,積淀了莞邑豐厚的文化底蘊。是東莞人文景觀中最靚麗的一筆。

        寶安書院是李黼平人生的最后一站,他筆下的“東莞印象”,絢爛多姿,魅力誘人,這對于今天宣傳東莞城市精神,促進(jìn)東莞的城市發(fā)展有著很大的意義。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黼平先生的后人李國器先生,雖古稀之年仍壯志不已,孜孜不倦于對黼平先生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本文的寫作在前期資料的準(zhǔn)備和文章框架的確定等方面也承蒙李國器先生的無私幫助和奉獻(xiàn),在此誠懇地表示深切的謝忱!

        注釋:

        [1][2][3][4][6][7][8][9]民國10年(1921)陳伯陶纂鉛印本《東莞縣志》第3696、3697、188、2748、2749、2727、2728、3372頁。

        [5〕(http://www.dgmuseum.cn/cn_asp/exhibition_show.asp?typeid=54&id=535)。

        [10]梁廷枏《奉政大夫翰林院庶吉士繡子李夫子墓志銘》,見《藤花亭散體文初集》卷八。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xué))

        猜你喜歡
        東莞
        英文摘要
        東莞,東莞
        東莞振宗機(jī)械展
        模具制造(2020年12期)2020-02-06 08:05:18
        東莞固達(dá)機(jī)械制造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0年12期)2020-02-06 08:04:34
        履 癡
        黃河之聲(2019年3期)2019-01-25 23:01:03
        東莞可園琴事
        東莞長聯(lián)
        東莞茶山鎮(zhèn)南社村
        嶺南文史(2016年4期)2017-01-07 09:12:00
        公益金救孤的“東莞樣本”
        大社會(2016年8期)2016-05-04 03:42:36
        張其淦與《東莞詩錄》
        国产激情视频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日本色噜噜| 国产三级自拍视频在线|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久久综合| 国产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99精品视频免费热播| 亚洲专区在线观看第三页| 亚洲国产精品情侣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色妺妺视频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阴唇两边有点白是怎么回事|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版| 秋霞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亚洲天堂免费av在线观看| 加勒比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久久综合色鬼|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性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国产a级午夜毛片| 92自拍视频爽啪在线观看| 国产香港明星裸体xxxx视频| aaaaaa级特色特黄的毛片| a√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日批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激情五月六月婷婷俺来也|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无码精品久久久| 操老熟妇老女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