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博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
公民隱私權憲法保障制度的理論探討
王 博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22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公權力的日益擴大,以及公民個人隱私權保護理念的上升,對于隱私權的保護,越來越成為社會的熱點。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中,憲法對隱私權的保護過于原則,而其他的部門法,對于隱私權的保護又過于淺顯,這就使得對隱私權的侵犯日益嚴重。急需通過憲法的立法,以及其他部門的立法,加強對隱私權的保護。
隱私權;憲法;保護
隱私權是指個人信息得到充分的保障,任何單位組織或者個人都不能進行干涉。針對以上的定義,我們可以得知,隱私權具有以下屬性:
第一,涉己性。隱私權只是你自己個人的信息有關,與他人的事項無關,更不能與社會公共利益相關。權利人在行使權利的時候,自己單獨就能完成權力,并不需要他人的參與或者干涉。
第二,精神性。精神權與個人的精神利益相關,往往涉及個人尊嚴等一系列權利。由于權利客體是精神利益,所以對隱私權的侵犯,其實就是精神的損害。
(一)我國隱私權的保護現(xiàn)狀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行政權力的擴張,政府擁有了強大的科技力量,政府可以在公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公民的隱私。隨著人權保護理念的日益深入,對于隱私權的保護呼聲也越來越高。在我國,隱私權的侵犯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2002年的時候,某公安局接到群眾的舉報,村一住戶正在室內(nèi)播放黃色錄像。警察隨即出動,進入該居民的家中,對該居民進行搜捕。這是一起典型的國家公權力與公民的私權利之間的碰撞,我國隱私權保護的開端。警察在進入他人家中的程序上已經(jīng)視為違法,違法的前提下,再對他人的私人區(qū)域進行搜查,明顯侵犯了他人的隱私。通過這個案件,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公權力與公民的私權利之間存在的一些沖突。
2.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個人的數(shù)據(jù)越來越成為一個人最重要的隱私。個人的數(shù)據(jù)通常包含有個人的身份證號碼,個人的教育學歷,個人的財務狀況等等。由于國家機關部門掌握了公民的絕大多數(shù)個人信息,所以公權力對個人信息的侵害也非常嚴重。
(二)隱私權在我國缺位的原因
1.民法的缺位
在我國的民法通則中,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只是規(guī)定了對公民人格尊嚴的保護。在我國,公民想要獲得純正的隱私,也必須依照法律進行。在我國的法律中,公民可以進行自由的活動,但這種自由的活動只限于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在國家與自然人之間就不適用?,F(xiàn)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政府的公共權力日益擴大,政府有能力獲取公民的隱私信息,公民的隱私造成的侵犯。在這種層面上,需要從憲法上進行立法,從根本上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2.行政法的作用有限
我國的行政法規(guī)范的是國家行政部門,在履行法律職責的時候與行政相對人,產(chǎn)生的法律關系。在我國的《人民警察法》、《行政處罰法》中都對隱私權有了相關的規(guī)定。行政權對于公民隱私的侵犯,可以表現(xiàn)為抽象的行政行為和具體的行政行為對公民隱私權的侵犯。具體的行政行為就如上文所提到的黃碟案。在公民的隱私權受到侵犯之后,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我國的法院,對于這種案件一般采取不立案的方式,因為行政案件取證非常困難,同時法院無法對于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核。這就說明行政法,對于公民隱私權的保護存在重大的缺陷。
(一)轉(zhuǎn)變我國公民傳統(tǒng)的觀念
我國經(jīng)歷了五千年的封建王朝,在我國很多公民的理念中封建思想依然存在。這種思想就導致了中華民族認識的差異,也對我國隱私權的保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隱私權也越來越重視。因為只有保護好他人的利益,自身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維護。我,我國公民必須轉(zhuǎn)變思想觀念,樹立人本思想,建立現(xiàn)代的隱私權觀念。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對于一個民族的理念具有深厚的影響,因此憲法也應該在其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二)建構隱私權憲法保障的法律依據(jù)
在我國憲法的37條,38條,39條,40條中都對公民的隱私權進行了規(guī)定。我們可以看到,以上的規(guī)定都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缺乏具體的規(guī)定。故而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憲法的解釋權和憲法的修改權,加強對隱私權的解釋和修改。
(三)建立相關立法并完善配套制度
在我國,對隱私權的保護,不僅要從司法上進行保護,從其他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也要增加對隱私權的保護。作為我國的公法,對于嚴重侵犯隱私權的犯罪行為,也應當予以規(guī)制。
[1]楊開湘.憲法隱私權導論[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138.
[2]張新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M].群眾出版社,2011.52.
[3]夏勇.走向權利的時代[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125.
D
A
2095-4379-(2016)36-0270-01
王博(1987-),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