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芹
應用題作為小學數學的一部分,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重點難點之一,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體系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可以說,應用題的教學關系到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為了更好地改進應用題教學,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進而深化數學教育改革,小學數學課堂上應該把應用題的教學過程變成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抽象推理及正確判斷等思維方法的訓練過程,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的目的。
日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常常讓老師覺得難教,學生覺得難學。找到一種適合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成為了一線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的方向。筆者從加強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培養(yǎng)、聯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學生動手能力三個方面,提出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希望可以推動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進步,提高應用題教學質量。
一、加強學生邏輯分析能力培養(yǎng)
應用題作為教學中的難點,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理解能力。應用題相對于其他數學題型,具有文字量大、前后聯系強等特點,這就要求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準確把握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要求,并圍繞問題進行分析。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要把零散的已知條件前后串聯,找出其中的邏輯性,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解答,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平時教學中,不難發(fā)現許多學生將應用題中的整體分割開來進行理解,這就違背了應用題的整體性,對于學生的理解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整體意識,在引導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于題目的理解。在加強學生邏輯分析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可以適當運用開放性教學法,在課堂上,讓學生結合實際,將生活帶入到應用題中,用生活情境來設計應用題,并讓其他同學進行解答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嚴謹的地方,這樣既鍛煉了出題同學的邏輯能力,又強化了解題同學的分析能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聯系實際
傳統的應用題往往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很遙遠,對于學生來說,不免會產生陌生的感覺。在新課標的理念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應該加強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索能力。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地設置學生熟悉的情境,例如將應用題的題型與去超市購物主題相結合,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不失應用題的教學本質。在教學中可以發(fā)現,適當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引導學生更快地理解應用題題目,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質量,推動應用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應用題多是單純的文字和數字的表述,難免讓學生感覺枯燥,長久面對,學生學習興趣會逐步下降。針對這一問題,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應用題題目,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親自實踐,增強對應用題的理解。數學應用題題目大多來自生活,如涉及到圖形面積的應用題,教師可適度引導學生動手畫圖,或者找來實物進行觀察、測量,幫助學生加深對題目的理解,通過動手實踐,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體驗,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安排適當的實踐活動,會讓學生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全身心地參與到知識的獲取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對于應用題的理解和感知,提高應用題教學的質量。
應用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應用題題型豐富,題材廣泛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實踐、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式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引導學生把握題目的本質,不斷增強邏輯分析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實踐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斷推動應用題教學的發(fā)展。由于時代的進步和教學要求的提高,數學應用題教學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加強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研究,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應用題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磚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