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名琛
天津市北辰區(qū)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499
?
對強奸類案件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思考
王名琛
天津市北辰區(qū)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499
近些年來,由于冤假錯案的不斷出現(xiàn),司法機關對案件的定罪標準不斷嚴格,審判機關對案件的審查更加謹慎,加之強奸類案件的特殊性,導致該類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難以被定罪懲罰,案件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情形呈上升趨勢。本文作者將重點表述強奸類案件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真實性,并以此為突破口增強該類案件定罪量刑的可能性。
強奸;犯罪嫌疑人;供述;真實
強奸類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到案初期,由于沒有時間或機會對所犯事實進行隱瞞狡辯的準備,所以辦案機關在第一次訊問時是可以收集到犯罪嫌疑人有罪供述的。得到有罪供述后,為了防止其翻供,應當將該供述夯實鞏固,歸結為關鍵證據(jù)。針對此,筆者歸結出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注重訊問細節(jié),并依據(jù)細節(jié)尋找客觀證據(jù)予以佐證。辦案人員在訊問涉嫌強奸罪的犯罪嫌疑人時,由于強奸類犯罪的特殊性,辦案人員只對案件經(jīng)過及婦女是否反抗進行訊問,并不涉及細節(jié),這樣的供述筆錄在后其是極容易被推翻的,犯罪嫌疑人會以婦女自愿發(fā)生性關系為由進行狡辯。故而辦案機關在對待有罪供述時應注重以下細節(jié):1、案發(fā)當日犯罪嫌疑人如何與被害人相遇的,為什么相遇。此細節(jié)可以證實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的時間、地點,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動,排除被害人邀請發(fā)生性關系的可能。2、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對被害人使用暴力的,被害人是如何反抗的,此細節(jié)不僅要反映出施暴的過程,還應包括犯罪嫌疑人使用暴力及被害人反抗的方式、步驟,甚至包括使用的那只手,擊打的哪個部位,細化每一個動作,盡量縮小供述中動作與動作之間的空白。從此能夠體現(xiàn)出犯罪嫌疑人及被害人動作的連續(xù)性、因果性,減小犯罪嫌疑人后期翻供的可能。3、犯罪嫌疑人是如何侮辱被害人的。此細節(jié)在辦案機關的訊問中都會有所體現(xiàn),但大多不詳細。其應當包括犯罪嫌疑人及被害人內(nèi)衣衣著、身體形態(tài)或特點(例如痦子、瘢痕)、是否撕扯衣物、性行為前的挑逗等。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之間的對話。辦案機關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大多會將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的對話轉化成一般句式展現(xiàn)在筆錄中,這樣的簡化本身就是一種轉述,很可能導致犯罪嫌疑人供述記錄不準確。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的對話可以真實的反映出案發(fā)時雙方的思想意識,能夠有效區(qū)別出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故意和被害人的有意挑逗。
第二,結合被害人的陳述,核實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對于矛盾之處要細心求證?!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條規(guī)定,對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nèi)容:(七)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與同案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以及其他證據(jù)能否相互印證、有無矛盾。這一司法解釋的目的在于還原唯一歷史,筆者認為唯一歷史是不變的,是客觀存在的,雖然在他人轉述時會出現(xiàn)偏重或偏輕的現(xiàn)象,但事實的大體結構及內(nèi)容應當是一致的。在個案中,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共同經(jīng)歷了同一案件事實,故二者對案件事實的敘述也應當是一致的,若出現(xiàn)矛盾之處辦案機關必須予以核實,力求準確無誤。本節(jié)討論的是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在此情況下其與被害人陳述應當存在以下幾種矛盾:1、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的敘述有遺漏之處;2、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對細節(jié)的描述有不同之處,例如犯罪嫌疑人在實施強奸過程中親吻被害人的細節(jié),有時雙方對于先親吻之處和后親吻之處的陳述不一致,從而影響辦案人對犯罪嫌疑人前后動作連貫性的判斷,導致犯罪嫌疑人是否違背婦女意志的認定不能;3、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的供述內(nèi)容有質疑之處,所謂質疑之處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未實施而被害人敘述其實施了的行為,或者是被害人實施了而犯罪嫌疑人敘述其未實施的行為,例如犯罪嫌疑人在實施強奸的過程中是否使用暴力或言語恐嚇、被害人是否進行反抗或不配合等。以上三點是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陳述存在矛盾的多發(fā)點,也是影響強奸類案件定罪量刑的關鍵點,但不意味著犯罪嫌疑人拒不認罪,只是人類在記憶與感知范疇內(nèi)的有限性所導致的歷史還原困難。
針對犯罪嫌疑人供述存在的謊言,筆者建議在強奸類案件中適用犯罪嫌疑人供述全面否定模式。該模式適用于犯罪嫌疑人供述存在謊言的情況下,與此同時被害人的陳述要符合實際情況,如果被害人的陳述不符合實際情況,則不適用該模式。如果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被全面否定,包括其前期投案及其后期坦白在內(nèi),均不在量刑上做從輕、減輕處罰。此舉剝奪了犯罪嫌疑人的話語權,該模式之所以嚴厲,不僅是對強奸類案件依法查辦的保證,同時也是對犯罪嫌疑人的威懾,減小其做虛假供述的僥幸,提高其拒不認罪的代價。但在司法實踐中,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全面否定不可隨意運用,筆者在此提出以下二點意見。
第一,認定犯罪嫌疑人虛假供述的標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全面否定包含四個主標準和七個附標準。主標準與附標準的區(qū)別在于,如果犯罪嫌疑人的供述違反了主標準其中之一,則可以直接被適用全面否定,而附標準需全面違反才可適用全面否定。主標準包括:1、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真實發(fā)生性關系的情況下,否認與被害人發(fā)生性關系(強奸未遂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做出否認發(fā)生性關系是合理的);2、犯罪嫌疑人否認使用暴力、恐嚇等行為使婦女違背意愿與其發(fā)生性關系;3、犯罪嫌疑人提供了虛假的個人信息;4、犯罪嫌疑人具有與他人串供,請人作偽證,隱瞞、掩飾犯罪證據(jù)的行為。以上主標準可以直接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拒不認罪或逃避法律追究的意圖,對案件的主要事實不愿如實供述,妄圖開脫罪行,心存僥幸。附標準包括:1、編造犯罪地點;2、編造犯罪時間;3、隱瞞、編造與被害人的真實關系;、4、否認使用暴力或工具傷害被害人;5、編造強奸行為的程度,例如體內(nèi)射精或體外射精、是否存在性虐情節(jié);6、編造逃跑路線及案發(fā)后逃避法律追究情節(jié);7、隱瞞強奸過程中的搶劫、盜竊等其他違法行為。以上七點與主標準相比反映拒不認罪的情節(jié)較輕,故而犯罪嫌疑人需違反以上七點才可全面否定其供述。由于全面否定犯罪嫌疑人供述是較為嚴厲的辦案模式,所以只違反其中一點或幾點不足以適用該模式。
第二,犯罪嫌疑人供述全面否定的例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全面否定是對其所述犯罪事實的否定,對于犯罪事實以外的意思表達及供述應當受到辦案機關的關注。犯罪嫌疑人供述全面否定的意義在于懲治犯罪,減少訴訟過程中不必要的雜音及查證,確保犯罪嫌疑人能夠被順利合法的定罪量刑?;谖覈鴳椃靶谭ǖ脑瓌t,犯罪嫌疑人的人權還是應當予以保障的。對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以外的供述是應當予以采納的,其中包括:1、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情況,該供述可以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是老人唯一贍養(yǎng)人,子女的唯一撫養(yǎng)人;2、犯罪嫌疑人的收入情況,該供述可以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能力對被害人作出賠償,同時也能反映出國家是否可以向其提供法律援助;3、犯罪嫌疑人的身體情況,該供述可以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是否適宜羈押,同時可以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傳染病或性病。4、犯罪嫌疑人的前科情況,該供述影響到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的結果。以上內(nèi)容是犯罪嫌疑人對事實供述以外較為重要的供述,不應涵蓋在全面否定的范疇之內(nèi)。同時,辦案機關應當對以上內(nèi)容進行查證,即使犯罪嫌疑人未供述或隱瞞,辦案機關也應予以查證。
[1]張軍主編.刑法及配套規(guī)定新釋新解[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
[2]樊崇義,顧永忠.偵查訊問程序改革實證研究——偵查訊問中律師在場、錄音或錄像制度試驗[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D924
A
2095-4379-(2016)33-0155-02
王名琛,男,天津市北辰區(qū)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研究方向:檢察理論及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