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竭生肌膏治療褥瘡62例
曹衛(wèi)華
(湖北省宜都市姚家店鎮(zhèn)衛(wèi)生院,443300)
筆者自2012年來,采用自擬蜂竭生肌膏治療褥瘡62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62例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齡48~88歲,平均67.06歲;臥床原因:腦外傷昏迷5例,截癱8例,腦卒中后遺偏癱45例,阿爾茨海默病4例;褥瘡面積:最大92.02 cm2,最小5 cm2,平均55.47 cm2。最淺至真皮下層,最深見骶骨或跟骨局部暴露。
治療方法
藥物組成:血竭50 g,煅明礬50 g,露蜂房40 g,菜籽油適量。制作方法:先將露蜂房置于炭火上煅焦存性,然后與血竭、煅明礬共研成粉,過100目篩,加入菜籽油用竹片攪拌均勻成膏,裝瓶備用。
使用方法:先將患者褥瘡部位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2次,然后用生理鹽水清洗干凈,去除膿液及壞死組織至有血液滲出,壓迫止血后,再次將蜂竭生肌膏和勻后用棉簽涂于瘡面,厚度均勻,消毒紗布塊覆蓋瘡面,以膠布固定。若膿液或分泌物多時,每日換藥1次;膿液或分泌物少時,可2 d換藥1次,1周為1個療程。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根據《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判定。治愈:褐色紅斑消退,或潰爛瘡口愈合;好轉:紅斑未全消退,或潰爛瘡面腐肉脫落,新肉生長,瘡面逐漸縮?。粺o效:瘡口增大,潰爛不止。
結果:治愈52例,占83.87%,其中1個療程內瘡口愈合30例,2個療程內瘡口愈合14例,3個療程內瘡口愈合8例;好轉10例,占16.13%,均為3個療程內瘡口好轉。
典型病例
患者,男,82歲。因患重度糖尿病,原發(fā)性高血壓并發(fā)腦出血,經外院住院治療后遺左側肢體癱瘓,臥床4年,骶尾部潰爛1月余,局部疼痛,四周紅腫,有膿性分泌物滲出,并有壞死腐肉覆蓋,其褥瘡面10 cm×6 cm,深3 cm,曾經外院給予頭孢類抗生素靜滴1周,局部常規(guī)換藥2周,療效不顯。到我院就診,清創(chuàng)后,剪除腐肉,見血滲出,經壓迫止血,給予外敷蜂竭生肌膏,使用褥瘡防治氣墊床,每日換藥1次,2周后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留有色素沉著瘢痕。
討論
中醫(yī)學認為褥瘡的發(fā)病機制,多因久病臥床,氣血運行失暢,肌膚失養(yǎng),每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1]。故對昏迷、截癱、腦卒中、外傷、腦萎縮等長期臥床患者,應做好基礎生活護理,保持床單整潔,松軟、干燥、無碎屑,有條件者,使用褥瘡防治氣墊床,加強預防措施,做到勤翻身、勤擦洗,減少摩擦,如大小便失禁、出汗、嘔吐患者應及時處理,洗凈后局部用爽身粉或六一散外撲。飲食調護:加強營養(yǎng),經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于消化食物?;颊咭蜷L期臥床,活動受限,情緒低落,悲觀失望,對治療缺乏信心,醫(yī)護人員必須經常開導,鼓勵患者壯志抗疾,杜絕褥瘡發(fā)生,提高生存質量[2]。
綜上所述,加強久病臥床患者護理,是預防褥瘡的關鍵,治療褥瘡,必須從解毒、活血、生肌三方面著手。而蜂竭生肌膏中血竭有活血行瘀止痛、止血生肌斂瘡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血竭含血竭素、血竭紅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紅素、黃烷醇、查耳酮、樹脂酸等成分,能加快血流,防止血栓;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種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
《大明本草》記載“治一切惡瘡疥癬久不合者”,故生肌皆用之。煅明礬燥濕解毒、收澀生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煅明礬能強力凝固蛋白質,可消炎、止血、止汗、止瀉和用作硬化劑,可廣譜抗菌,對多種革蘭陽性球菌和陰性菌、某些厭氧菌、皮膚癬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抑制明顯,在體外有明顯抗陰道滴蟲作用,還能促進潰瘍愈合[3]。露蜂房性走竄,通經入骨,有攻毒消腫、祛風殺蟲之功;菜籽油清熱解毒、消腫、潤燥殺蟲、止血涼血、補益氣血、營養(yǎng)血管神經,改善血液循環(huán)。諸藥合用,共奏解毒活血、祛腐生肌之功。本方藥簡價廉,無毒副作用,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鄧仕英.褥瘡的中藥外治施護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0,29(11):130.
[3]華碧春,陳小峰.袖珍中草藥彩色圖譜[M].2版.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480,699.
(收稿日期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