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強 劉 暢
1.邛崍市人民檢察院,四川 邛崍 611500;2.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解析*
羅 強1劉 暢2
1.邛崍市人民檢察院,四川 邛崍 611500;2.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預防職務犯罪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檢察機關全面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能的重要內容。預防職務犯罪的重點在于防止職務犯罪發(fā)生、制約權力、監(jiān)督權力的行使。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
(一)歷史背景
孟德斯鳩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說:“立法者優(yōu)秀之處在于更多地關注預防犯罪,而不是如何懲治犯罪;更多地關注和激勵良好的品格,而不是更多地運用刑事處罰”。從孟德斯鳩的語言可以看出,打擊犯罪盡管有作用,但從根本上講,更多地應當注重犯罪的預防。
古人云:“先其未然謂之防,發(fā)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边@充分說明了犯罪預防的重要性。就職務犯罪本事而言,重要地是加強職務犯罪的預防。
(二)國際背景
2003年聯(lián)合國頒布《反腐敗公約》是國際社會打擊職務犯罪的重要標志。打擊職務犯罪是國家權力運用的重要作用力的一個方面,體現(xiàn)了國家依法治國理念。但對于職務犯罪的懲處只能起到事后預防的作用,如果對職務犯罪進行有效地事先預防才應是關鍵。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刑事治理模式,有效地遏制職務犯罪,進而找到有效地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模式成為時代的需要。
(三)國內背景
國內設立專門部門對于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進行探索和實踐始于1992年。199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反貪污賄賂檢察廳內設立預防貪污賄賂檢察處。20余年以來,檢察機關通過分析職務犯罪原因、特點,制定科學的對策與工作方法,在預防犯罪領域取得不錯成效。
(一)合法性
除了設立專門的預防職務犯罪部門,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07年通過《人民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規(guī)則》。該規(guī)則闡述了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的政策支持、各級檢察院建立專門的預防職務犯罪部門的必要性、人民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部門的主要職責、建立預防職務犯罪信息庫并收集相關信息、開展調查并形成報告、提出建議對策等。該規(guī)則為檢察機關設立專門部門進行預防犯罪工作提供法律指引。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fā)現(xiàn)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行為,應該督促其糾正。
(二)合理性
我國《憲法》第129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我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1條也作出了相同的規(guī)定。這就決定了檢察機關和檢察官的特點。檢察官天生就是公益代表人,其以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為己任。而檢察機關有權對行政行為實施檢察監(jiān)督,其角色定位是國家專門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和“最高法律秩序的代表者”。
(三)有效性
最高檢曹建明檢察長在全國檢察機關第三次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會議上指出: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黨和國家反腐倡廉建設總體格局的重要方面,是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察機關懲治職務犯罪工作的必然延伸。各級檢察機關必須準確把握和始終堅持預防工作的職能定位,努力從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健康發(fā)展。因此,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意義重大。
首先,檢察機關負責職務犯罪的偵查工作,對案件發(fā)生的原因、細節(jié)都很熟悉,因此更容易掌握職務犯罪案件的特點和規(guī)律,對職務犯罪案件的預防能夠起到顯著效果;其次,預防犯罪工作的開展,既是對已發(fā)生案件的總結,也對單位和個人起到直接的警示作用;再次,檢察機關通過對個案、類案、行業(yè)、區(qū)域的案件情況進行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與對策,更好的預防職務犯罪的發(fā)生。最后,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緊密結合執(zhí)法辦案,綜合運用檢察建議、警示教育、預防咨詢、預警預測等措施,協(xié)助發(fā)案單位、職務犯罪易發(fā)多發(fā)行業(yè)、涉及公共財政或公共利益項目的主管(監(jiān)管)部門,搞好防控治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實。因此由檢察機關進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具有十分顯著的有效性。
(一)重點
新常態(tài)下的職務犯罪呈現(xiàn)頻發(fā)態(tài)勢,面對此種情形,如果能有效施展教育在職務犯罪預防中的長處,以此強化官員個人的政治素養(yǎng),改善官員個人的權力觀念,提高其道德品質,增強其法律意識,充分發(fā)揮教育在職務犯罪預防中的重要價值,從而實現(xiàn)從源頭上防范職務犯罪的傾向,從思想上、理念上構筑一道內在的預防職務犯罪的無形長城,提高預防職務犯罪的外部效益。法律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每個善良人應有的幸福,而不是通過懲罰措施來樹立某種權威。因而,對犯罪行為進行實時打擊,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法律本身的失敗。因而,最緊要的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兵來將擋,犯罪行為來了再動用國家機器進行規(guī)約。
預防職務犯罪教育著眼于“防”,其意圖在于切斷職務犯罪滋生的源流,杜絕職務犯罪的不斷蔓延。預防職務犯罪教育,狹義地講,指的是負有法律監(jiān)督、打擊犯罪職責的檢察機關通過執(zhí)法、司法等行為讓書本上的法律條文成為鮮活的教育案例,以案說法,向廣大黨員干部敲響警鐘,對國家工作人員形成威懾,進而使他們內心確立對法律的敬畏,由外而內建立起對法律的信仰,從根源上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約束與克制。但既然是教育,實施教育的主體就可能多元化,這就引出了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廣義上的內涵。廣義上講,預防職務犯罪教育的實施主體不受限制,除卻負有法律監(jiān)督、打擊犯罪等職責的檢察機關之外,其它黨員干部培訓機構(例如各級黨校)、承擔法學教育的高校等科研院所、負責廉政建設的組織宣傳機構以及各國家機構自身都可以成為預防職務犯罪教育的實施主體。近年來的實踐也表明,檢察機關與其它有關部門協(xié)作實施預防職務犯罪教育的效果良好。各地檢察機關也積極推進“預防職務教育進黨?!边@一項制度,并努力實現(xiàn)常態(tài)化。在實踐中,多個省份的檢察機關通過與當地黨委組織部門、社會科學院或者黨校等機構進行合作,一方面極大地拓寬了預防職務犯罪教育的范圍,另一方面也是對法制宣傳教育采取的具體形式的發(fā)展,這與新形勢下反腐倡廉的要求十分契合。
通過實證調研發(fā)現(xiàn):1.檢察機關所開展的形式各樣的預防職務犯罪教育能夠幫助多數黨政干部樹立科學的權力觀、正確的地位觀和符合人民公仆形象的利益觀,從而為預防職務犯罪打牢根基;2.通過建立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推行“體驗式”學習機會,讓教育從理論走向生活,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感悟,這是對教學內容的發(fā)展,也是對教育形式的突破。這種嘗試讓多數黨政干部接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反腐倡廉教育。
(二)措施
首先,深入通過分析具體案例,接觸職務犯罪人,從來了解犯罪行為的產生與演變過程,找到犯罪的原因,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其次,加強預防工作的專業(yè)化。無論是預防方式還是人員,都必須結合實際來提出專業(yè)化的思路。設立專門的部門,加強檢察官的培訓。培養(yǎng)造就復合型知識結構和具有較好實踐經驗的專業(yè)隊伍,并具有以下特有能力:探索掌握犯罪特點、規(guī)律的能力;發(fā)現(xiàn)潛伏線索、妥善控制處置的能力;科學預測預警的能力;綜合運用預防手段、防患未然的能力。
再次,多部門配合。除了檢察機關直接進行預防犯罪工作,黨和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當出臺文件支持和參與該項工作。同時媒體也要加強宣傳,宣傳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宣傳;二是對預防成效的總結和宣傳。通過預防宣傳和警示教育,促進公職人員依法、依紀辦事。
最后,通過各種方式加強黨員干部自身的警覺性。這樣才能從源頭防止犯罪的發(fā)生。讓黨員干部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的遠離犯罪。
預防職務犯罪不僅僅需要檢察機關采用科學的方式,通過各種手段來實現(xiàn)。更需要多部門合作,從源頭防止犯罪的發(fā)生。人民檢察院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必須緊密圍繞檢察職能,結合職務犯罪案件查辦工作,針對職務犯罪行為,嚴格依法進行。在不預防干預有關部門、單位的正常管理活動、不利用預防掩蓋有關部門、單位存在的問題或者包庇違法犯罪活動、不干預市場經濟主體的自主經濟行為、不利用預防為個人或者單位謀取私利的情況下,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成效會越來越好。
*“創(chuàng)新預防職務犯罪培訓方式研究”課題組階段性成果。
D
A
羅強,邛崍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