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青 李菲菲
東臺市人民檢察院,江蘇 東臺 224200
微表情的職務犯罪偵查實用性探析
柏青李菲菲
東臺市人民檢察院,江蘇東臺224200
摘要:微表情是人在受到有效刺激時,瞬間出現(xiàn)的不受其意識控制的反映人的真實情緒的面部表情。微表情應用于職務犯罪偵查具有理論和實踐基礎,具有識別謊言,擴大案件線索和摸清犯罪嫌疑人真實情緒的作用,在職務犯罪偵查中具有可操作性。
關鍵詞:微表情;職務犯罪偵查;實用性
微表情,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時,瞬間出現(xiàn)不受其意識控制的,反映其真實情緒的面部表情。著名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在其著作《說謊》中指出:“說謊者的面部表情變化、呼吸加速或者聲音變調(diào)等等,往往由不得人?!雹儆捎谌嗽谌鲋e時往往伴隨著面部微表情,近年來微表情被學術界和相關部門關注,本文試圖對微表情的職務犯罪偵查實用性作淺顯探析。
一、微表情應用于職務犯罪偵查有其理論和實踐基礎
(一)微表情具備的基本屬性,構成其應用于職務犯罪偵查的理論基礎
研究表明微表情具備自發(fā)性,反應性和特定性。微表情是人在受到外在刺激時產(chǎn)生的自發(fā)性應激反應,它不受人的意識所控制。保羅·艾克曼教授認為:“情緒一旦波動起來,某些變化就自動發(fā)生,自己既做不了主也控制不住,而且都是短短一瞬之間的事?!彪m然微表情產(chǎn)生的生理學和心理學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微表情的產(chǎn)生有其生物學基礎。微表情能表現(xiàn)出人的真實情緒和心理,即使人在說謊時欲掩蓋真實情感的情況下,也可根據(jù)其微表情判斷其真實的內(nèi)心情緒,這就是微表情的反應性。根據(jù)保羅·艾克曼教授的研究,每一種特定表情都表達一種特定的情緒,不論種族、民族、國家等背景的不同,表情的表達具有特定性,微表情作為持續(xù)時間較短的表情,也具有特定性。比如,一個人在害怕的時候,眉毛會不由自主地上揚;高興的時候,嘴角上揚,眼瞼收縮,眼部形成魚尾紋。
(二)微表情在國內(nèi)外被應用于多個領域,這為其在職務犯罪偵查中的應用提供實踐基礎
在美國、英國等國家目前微表情已應用到國家安全、司法系統(tǒng)、臨床醫(yī)學和政治選舉等領域在國內(nèi),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信息中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組長姜政宇與多家檢察機關合作,將微表情原理應用于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形成一套輔助偵查新技術。這表明微表情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于實踐中,微表情應用于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有實踐基礎。
二、微表情應用在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中的功能分析
(一)識別謊言,甄別供述真?zhèn)?/p>
犯罪嫌疑人出于趨利避害或者僥幸的心理,在審訊中都會為了掩飾自己的犯罪行為而說謊,但是“說謊的破綻可謂比比皆是:表情變化、身體行為、聲調(diào)變化、口水的頻頻吞咽、呼吸的深淺變化、說話停頓或打結、口誤、微表情、肢體動作的失誤等,都會泄露說謊的蛛絲馬跡”②。犯罪嫌疑人在面對偵查人員的審訊說謊時,會竭力掩飾其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操控自己的情緒和表情,但是仍然會出現(xiàn)假笑、表情不對稱、瞳孔擴張、眨眼、大口吸氣、假裝清喉嚨等表情和動作,也會出現(xiàn)臉部抽搐、臉紅升溫等說謊微表情,通過是被微表情可以識別犯罪嫌疑人的謊言,甄別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真?zhèn)巍?/p>
(二)擴大案件線索
新刑訴法確立的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和非法證據(jù)排除等原則給查辦職務犯罪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zhàn),檢察機關面對挑戰(zhàn)需要將辦案重心前移,強化職務犯罪初查。初查中必須搞清初查工作的側重點,必須搞清案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同案嫌疑人、賬據(jù)存放地點、贓款贓物的去向等。在初查中通過對證人微表情的識別和破解可以幫助偵查人員發(fā)現(xiàn)未被掌握的案件情節(jié),從而有助于外圍調(diào)查取證,引導初查的重點和方向;另外在面對緘默不語的證人時,通過給予證人適當?shù)拇碳?,捕捉在其面部出現(xiàn)的微表情來判斷哪些人或物與其存在利害關系,從而拓展了案件的線索。
(三)摸透嫌疑人真實情緒
準確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真實情緒,適時調(diào)整訊問方式和策略,對于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至關重要。微表情可以揭露隱瞞的情緒,識別犯罪嫌疑人的微表情,可以準確判斷其內(nèi)心的擔憂、畏懼或者敏感的人和事。如,在拒不交代犯罪行為的嫌疑人面前,當談到其自身問題導致其女兒在學校受影響時,該犯罪嫌疑人會動容落淚,說明女兒是其心理的敏感區(qū),訊問人員結合其女兒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制定相應的訊問策略,春風化雨促使其交代相關違法問題。
三、微表情應用于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具有推廣的可行性
由于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微表情能夠被捕捉和固定,這使得微表情在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中的推廣具有了可行性。檢察機關需選用高清的錄像設備,調(diào)整好設備的位置和角度,保證客觀清晰地記錄犯罪嫌疑人或者證人的臉部表情及變化。在能夠清晰完整地記錄犯罪嫌疑人表情的前提下,偵查人員需具備識別和解讀微表情的能力,檢察機關通過組織對偵查人員開展微表情的識別和解讀的培訓,提高偵查人員準確識別微表情的能力,達到偵查人員在審訊及時揭穿犯罪嫌疑人或證人的謊言,擊潰其構筑的心理防線,獲取他們的供述,幫助突破案件的效果,發(fā)揮微表情在職務犯罪偵查中的重要作用。
[注釋]
①[美]保羅·艾克曼.說謊[M].鄧伯宸譯.北京:北京隆昌偉業(yè)印刷有限公司,2014.3.
②[美]保羅·艾克曼.說謊[M].鄧伯宸譯.北京:北京隆昌偉業(yè)印刷有限公司,2014.3.
[參考文獻]
[1][美]保羅·艾克曼.說謊[M].鄧伯宸譯.北京隆昌偉業(yè)印刷有限公司,2014.3.
[2]姜振宇.微表情——如何識別他人臉面真假[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161-01
作者簡介:柏青(1988-),女,漢族,江蘇鹽城人,研究生,江蘇省東臺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