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萍
摘要: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一上作文課就頭疼,一寫作文就出現(xiàn)無處下筆,無話可說的情況。還有些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空洞無物,缺乏某些細節(jié)性的描寫。三年級作文教學如何起步,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寫作,怎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尋找適合學生的寫作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關鍵詞:作文教學 ? 閱讀模仿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26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考查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新的《語文課程標誰》在課程目標部分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的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達自已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但是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一上作文課就頭疼,一寫作文就出現(xiàn)無處下筆、無話可說的情況。還有些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空洞無物,缺乏某些細節(jié)性的描寫。而三年級的學生,他們的作文訓練是從簡單的寫幾句話,到有中心,有具體的命題作文的一個過渡階段,既是作文的起始階段,也是中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三年級作文教學如何起步,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寫作,怎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這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根據我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覺得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良好習慣——多讀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挥袑W生讀的書多了,他的語言積累豐富了,這樣才能在不同的寫作中用到不同的、精準的詞語,甚至是語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書,有讀就要有思考。在讀書的過程中,不僅要讀,更要積累,要琢磨,要想作者為什么要用這個詞,這句話來說,只是為了優(yōu)美嗎?不,還可以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和環(huán)境。這樣不僅積累了優(yōu)美的詞句,更能讓他們獲得豐富多彩的知識,加深學生的生活體驗,提高他們的思想認知水平。只有積累的多了,準確理解意思了,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得得心應手。平時,我們要引導學生讀好課文,揣摩作者的思路和語言表達,為自己的習作奠定基礎。并由此擴大,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一定的需要,去閱讀相關的報刊雜志和書籍,這樣我們的閱讀天地就寬了,就廣了。 在作文教學中,多讀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閱讀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也不可忽視,因為這些作文都出自年齡、心理特點和生活體驗大致相同的學生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啟發(fā)性,最能引起學生自己的共鳴,是學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鑒;同齡人的習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選材、構思和語言等方面的啟發(fā)。
二、激發(fā)表達興趣——多說
即是把所見、所聞、所思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能說會道的學生,一般都能準確地遣詞造句,寫出來的作文比較優(yōu)美。因此,培養(yǎng)學生好說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我發(fā)現(xiàn),平時不善于說話的學生,他們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自己想要敘述的事情、要說清的道理,有條理、有中心地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說話的能力。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在作文教學中特別注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在指導《 的一件事》這篇作文時,讓學生介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親自參加的各種活動等等,在訓練過程中,先讓學生用固定的詞語造句說話,如“難忘”一詞,先造句說說,然后說是什么事讓你難忘呢?接著列出簡單的提綱來引導學生先說什么,后說什么,然后按說的順序有條理地寫下來。寫完之后,讀給大家聽,別的學生評議,什么地方還不夠細致,能不能加入心理描寫,準確把握人物心理的變化。能不能加入環(huán)境描寫加以烘托。最后,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這樣做,由易到難,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話可寫,胸有成竹,自然寫起來比較順手,這時,學生對作文感到不是太難,而是把它當成一種樂趣,把自己認為有趣的事情表達出來罷了。
三、學習別人優(yōu)點——多模仿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特別是學習成績中下的學生)來說,有了豐富的詞匯,不一定都能寫出生動、形象的作文來。因此,模仿成了這些學生寫作的階梯。
我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明白,教師不用擔心學生抄襲作文,而是要教會他們怎樣去模仿別人的習作,模仿什么。讀了一篇好的作文,要知道這篇作文好在哪兒?哪一點適合自己去模仿,先找到別人的優(yōu)點,由淺入深,從字詞到句段,這樣才能采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模仿切不可放任自流,莫讓他們名為模仿,實為抄襲!只有這樣,到高年級時,大部分學生才能真實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寫出自己的文章來!
比如,我在指導學生“可愛的小動物”這篇作文時,我先挑選幾篇優(yōu)秀的習作在班級中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結合具體的作文,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然后引導學生要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具體。描寫的時候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也可以用到比喻句、設問句等修辭手法使作文更加具體、更加形象。然后找到一篇相關的描寫小動物的作文,兩篇對比來讀,看看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模仿,把作文和閱讀有機結合起來,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動筆寫作。結果在批改這篇作文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學生寫出來的小動物各不相同,表現(xiàn)的手法也各不相同。這就使模仿有了生命。
實踐證明,小學階段的作文起步,只要堅持多說、多讀、多寫、多鼓勵,就能使小學三年級學生順利跨進“作文大門”,就能使學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馳騁、高奏歡歌。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尋找適合學生的寫作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已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
參考文獻:
[1]楊樹芳.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M].語文出版社出版.
[2]秦訓剛,宴渝生.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3]張貴新,侯國范.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4]殷淑平. 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J].成功:教育,2008(12).
[5]李旭東.農村學校作文教學與鄉(xiāng)土情感培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12).
(責編 ?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