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呈蘢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諸多弊端。為了實現有效教學。教師應該在師生角色轉變、情境創(chuàng)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等方面進行研究,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教學模式;改進學生數學觀,關注學生數學學習時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與意識。
關鍵詞:高中數學 ? 教學優(yōu)化策略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04
一、轉變師生角色,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是作為教學的主體出現的,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單方向向學生傳輸知識,學生處在被動的地位,缺乏主動思考、親身實踐的機會。這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學習效率低下,教師教學事倍功半。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的主體發(fā)生了變化,學生成為了主體,教師的作用是主導,從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的實際控制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積極地參與到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提升,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fā) ,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發(fā)現新的知識和問題,并能夠積極探究。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高中數學具有很大的抽象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識,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在新穎帶有趣味性的情境中,學生能夠輕松地理解信息,掌握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質疑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發(fā)現新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適時地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對等比數列通項公式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估算一張厚0.1mm的報紙對折30次后和對折100次后的厚度,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將其厚度與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進行對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當然,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利用自身深厚的經驗及知識,選擇合適的情境,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的手段。它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針對特定的問題進行探究的模式。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所要探究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假設,然后再帶著自己的思索參與合作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針對探究性問題采取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還能夠通過小組討論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思考探究性問題的同時了解到小組內其他成員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通過小組交流討論能夠有效地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而且采取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相對于教師講解更有利于活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更有利于對學生思維的激發(fā),更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是一種高效的探究學習途徑。例如,在進行“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如下問題“把圓柱的側面沿著一條母線展開,得到什么圖形?展開的圖形與原圖有什么關系?把圓錐的側面沿著一條母線展開,得到什么圖形?展開的圖形與原圖有什么關系?把圓臺的側面沿著一條母線展開,得到什么圖形?展開的圖形與原圖有什么關系?思考:圓柱、圓錐、圓臺的側面積公式間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學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憑借其強大的優(yōu)勢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在要求思維縝密,抽象思維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手段,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而且還能夠將枯燥、靜止的數學內容生動化、趣味化。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有利于學生各個感官接收信息,從而增加信息量,提升教學的效率。此外,還能為學生營造一個活躍、輕松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此外,對于一些推導定理或概念的過程,習題的解題過程等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減少教師板書的時間,為學生贏得更多的時間,而且還能提升課堂教學的密度,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引導學生反思,提高學習效率
反思是一種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課后反思,并且將反思形成一種習慣,應用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合理、科學且高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和解題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指導,使其能夠及時掌握學習或解題的正確方向,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改進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的效率,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同時,教師還可根據學生出現的錯誤或問題,引導全班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如直線不存在斜率或截距為零時,直線方程可做幾類進行分析等。通過對數學學習過程進行反思,使學生領悟學習的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去,避免類似的問題出現,能夠有效提升其解題能力,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六、認真評價,做好歸納總結工作
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反思評價環(huán)節(jié),每當教材中的知識點講解完后,或者是完成了例題講解后便草草結尾,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高中數學作為一門規(guī)律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地針對教學過程進行及時的教學反思與評價,做好歸納總結工作。具體而言,在進行例題的講解后一定要及時針對例題的講解進行反思與評價,對例題中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點,所運用到的數學公式以及解題思路與規(guī)律進行歸納總結工作,引導學生對教學過程進行仔細的品味,加強學生的數學感悟。通過反思評價,歸納總結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讓高中數學教學實現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七、總結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需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多種多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使學生真正融入數學教學過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散學生思維,確保教學的高效,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淺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李燕.高中生數學應用與建模、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魅力中國,2010(4)
[2]覃玉萍,鄭慧.中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構建[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21)
[3]謝杰華,鄒娓.高等數學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對接的研究[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0(12)
(責編 ?張景賢)